无限道途
繁体版

第三章 道法自然

    “这就是你说的三清…宫?”

    张以诚面色疑惑的站在一处崖边,向着身侧的道引问道。

    他是在挤过一处狭窄山缝后,才发现了这个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地方。

    山崖下的盆地三面被连绵起伏的群山环绕,只余一面开口,处于一处山谷中,像是一处隐秘的世外桃源。

    谷内古树参天,溪流潺潺,更兼有三个大水池,片片碧绿草地与各色奇形怪状的岩石点缀其中,宛如一副天然的山水画卷。

    而盆地南部,一座简陋的小木屋隐约可见。

    “正是,这便是三清宫。”

    道引神色肃穆,目光深远,他注视那座小木屋,语调依旧保持着那种不急不缓的节奏。

    “……”张以诚一时无言。

    他唤出道引的本意,是想看看自己离目的地还有多远,这老道虚影是否还有新的变化。

    却是没想到这一下子就完成了任务。

    只是…

    原本自己想象中的三清“宫”,应当是人声鼎沸的修炼圣地,古意盎然,仙气缭绕。

    不说宫殿巍峨壮丽,气势磅礴,也应该是亭台楼阁,连绵成群。

    暂且不论自己前路在何方,好歹可以好好沐浴洗尘,再美美饱餐一顿。

    他再次仔细看去,有些迷茫。

    眼前这个破旧小木屋…

    “三清宫已至,张道玄,请入三清宫。”道引声音缥缈,打断了他的思绪。

    暖阳照着身子,谷中微风吹过,轻柔而又温暖。

    周遭的一切,似乎带着魔力一般,正在慢慢的抚平他的焦躁。

    张以诚回过神来,不由问道:“既然我已经找到了三清宫,那么能否告诉我,这里,到底是哪里?”

    “此处乃是三清山,三清福地。”

    他本没指望有回答,耳边却意外传来了道引平和的声音,不由的望了过去。

    “此地位于三清山中部,其地势奇特,由古冰川时期形成,冰川遗迹极尽奇妙,山高林密,自带自然道韵,悟之颇有益处。”

    道引用拂尘遥遥指了几处,继续说道,“自古以来,此地均为有道之人朝圣之所,福地内风生水起,可藏风聚气,乃修行悟道的绝佳之地,世间不可多得,曾是葛仙翁修炼之所。”

    听着好像导游介绍。

    “那么为什么要找这三清宫,进去了之后又会怎样?”他追问道。

    “此处乃是三清山,三清福地。此地位于…”

    “停!”张以诚连忙打断了道引机械式的重复。

    思索片刻,他又问道:“既然这里是三清山,是不是说明我还在国内?”

    当时为了报名活动,倒是仔细研读了下网站上给到的三清山景区人文介绍。

    他记得那个征文活动中描述的三清山是在JX省SR市。

    如果真是这样,只消数天,依着现在这副莫名其妙越来越抗造的身体,做好方向辨认,自己随时就能走穿这片山林回去。

    “…三清宫已至,张道玄,请入三清宫。”

    看着卡顿的道引,张以诚心头苦笑。

    ‘算了,还是先过去看看吧。’

    做下决定,他探头看了眼山崖下方,又四下张望了会儿。

    山崖陡峭,没办法直接爬下去。

    周围也没有合适的缓坡。

    ‘看来又得绕路了。’

    叹了口气,张以诚默默转身,离开了悬崖。

    周围杜鹃盛放,姹紫嫣红。

    微风拂过,花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

    眼前的小木屋静静地伫立在山谷之中。

    木质的墙面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屋顶的茅草也显得有些稀疏。

    “吱呀…”

    陈旧的木门被人轻轻推开。

    屋内弥漫出一股淡淡的松木香味,一个人影小心翼翼的踏入了房门。

    折腾半日,张以诚终究是到达了这名不副实的“三清宫”。

    屋内陈设简单,光线略显昏暗。

    中央是一张木桌,数个东倒西歪的木凳散落在地。

    东北方有个开口,应该是作为木屋的窗户,窗下是简陋的木床。

    他走到木桌前,扶起一把木凳坐下。

    木桌古朴,呈现出琥珀色的光泽,桌面上还有着一些让人不着头绪的纹路,传递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厚重感。

    “道引,我到三清宫了,接着呢?”

    张以诚伸手摸了摸那些纹路,开口问道。

    屋内却是一片寂静,没有任何回应。

    “道引?”

    声音在木屋中回荡。

    但这些天随叫随到的道引仍然没有出现。

    “道引,快出来!”

    心慌意乱下,张以诚立刻站起身来。

    回声渐息,木屋寂静如初。

    他左右环顾了一圈,除了自己,别无他人。

    ‘既然叫我到这儿,总有原因吧…’

    心中烦躁不安,张以诚略微思索片刻,开始细细地打量起了屋内。

    没有任何特别的东西…

    不…这是…?

    他的目光再次落到了那扇进出的木门上。

    上面用草绳挂着什么东西。

    他走上前,伸手摸索,取下了一本泛黄的古籍。

    古籍灰黄色封皮,以细绳装订,薄薄一册。

    末尾像是被人撕开过,那痕迹蔓延到封皮,整本书看起来破损不堪,落满灰尘,自带一股陈旧之意。

    张以诚拂去灰尘,只觉入手毛糙,页角泛着毛边。

    仔细看去,书名已是无法辨识,隐约可见两个模糊的字。

    “李***随**…?”

    看不出大致年代的残本。

    小心翼翼地将其捧在手中,他坐回到了木桌旁。

    翻开封面,只见书页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墨迹虽有些扩散褪色,但仍依稀可辨。

    ‘或许…这就是下一步的指示。’

    张以诚眯起了眼睛。

    光线暗了下来。

    山间雾气缭绕,道氤缥缈,如同人间仙境。

    葛洪与李允文并肩站于炼丹炉前,身影在炉火的映照下,若隐若现。

    两人互为好友,结庐炼丹修道于此。

    火光映照着葛洪的脸庞,他轻轻拨弄着炉中火焰,突然开口劝道:“李尚书,炼丹之道,非一日之功。需心无旁骛,持之以恒,方可窥得其中之奥秘。”

    李允文虽以好文著称,但对炼丹修道亦颇有研究。

    此时闻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葛道长,”他接口道:“炼丹如同作文,需精心构思,不可增减半分。火候、药材、天时,无一可疏忽,妄者或药性变化,或无法成丹,功亏一篑。”

    说完他向着炉口随手递进柴木,火势瞬间又旺盛几分,照的二人脸色泛红。

    葛洪颔首微笑,自怀中取出一本札记,小心翼翼的交于对方。

    “尚书所言极是,此乃贫道多年研究所得,其中记载了诸多丹药的配方与炼制之法。然炼丹之道,非纸上谈兵可得,终需亲自动手实践,方能体会其中之精妙。”

    李允文顺手接过,见册上写有《抱朴子》三字,知是葛洪心血之作,心中热流上涌。却忽又想到一事,一时之间竟是无心翻阅。

    葛洪见其心不在焉,神思不属,于是不再说话,耐心等待。

    李允文斟酌半晌,突然开口问道:“时下修道之风盛行,然真正能悟得大道者寥寥无几,不知葛道长有何高见?”

    “心如止水,不为外物所动。顺应自然之道,与万物共生共息,此乃修行之道。”葛洪见状,虽有不解,但仍郑重回复,“但修行亦非闭门造车,需广结善缘,互通有无,方能略有所得,如此循序而进,终有悟道之机。”

    “葛道长所言甚深。”李允文连连点头,轻捻胡须,“吾以为,修道首要,清心寡欲,排除杂念方能专注修炼。道因应深入人心,洞察万物,以天地为师,以自然为友。”

    说到这儿,他迟疑了一下,而后再次开口,“然寡欲非无欲,除念亦非无念,欲念起则业障起,何以解。”

    “哈哈哈哈哈,尚书此言迂腐。”此时炉中有清香飘出,丹药似有所成,葛洪红光满脸道,“人非草木,岂能无欲无念?”

    “更何况草木亦有欲念,”心中舒畅之下,他继续向李允文解释道,“老道有炼丹之欲念,有丹济世人之欲念,有悟道之欲念,亦有服丹成仙之欲念。”

    李允文闻言随即向葛洪郑重躬身行礼,“葛道长乃是心系……”

    “不必拘礼,”葛洪一把架住李允文,“世人皆是如此,成道亦是如此。何以解?为何解?”

    李允文一时之间竟是哑口无言。

    葛洪见状,复又问道,“尚书以为…何为道?”

    “得道成仙…长生不死?”李允文看着眼前的葛洪,突然有些迟疑。

    “此乃吾之道,非世人之道,亦非成道之道。”葛洪神色郑重。

    李允文并不是什么蠢人,闻言似乎明白了什么,“大道三千,以何为道?”

    “道法自然。”

    看到李允文理解了自己的意思,葛洪笑意盈盈回复道。

    “何为自然?”李允文又问道。

    “随心所欲不逾矩。”

    “何为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道至简,殊途同归。”李允文叹道,心结已去,当下决定“法一法自然”。

    于是他不再纠结,自袖袍内翻出一本小册子,递给葛洪,“逾矩当又如何。”

    “那便是入了魔,堕了妖,魔道妖道皆出于此,此自有自然之道惩之……”

    葛洪双目灼灼,本仍是盯着丹炉,他顺手接过小册,随意翻阅间,却逐渐面色严肃,眉头紧锁。

    炉火依旧熊熊,气氛却突然间冷了下来。

    稍顷,只见葛洪怒目圆睁,沉声问道,“李尚书此事可实?”

    “自是千真万确,葛道长可自行确认。”李允文与其对视,肯定的回答道。

    “贫道自会查证。”

    葛洪深吸一口气说道,随即挥袖径直大步离去,竟是不再看那炉已耗费数月心血的丹药。

    “道长,丹尚未成。”李允文背对丹炉,躬身拱手提醒。

    炉中火烧正旺,木柴劈啪作响。

    “修道自应心如止水。”

    葛洪脚步不停,洪亮的声音遥遥传来,“吾心已动,不复止水,正当应自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