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皇朝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章、如何对待后金使团

    自从皇太极继位之后,为了消除背后蒙古这个隐患,皇太极先后采取了联姻、劝诱、征讨一系列的软硬兼施的策略,而且由于林丹汗受到西藏红教喇嘛沙尔巴呼图克图的影响皈依红教,引起了信奉黄教的众多蒙古部族的不满,使得这些部落不断的疏远林丹汗。

    同时在后金军优势兵力的不断打击下,漠南蒙古的部落迅速的土崩瓦解,纷纷的向皇太极投降,在后金的压力下,林丹汗逃到了漠北蒙古喀尔喀部,然后喀尔喀部不愿意收留他,林丹汗又只得继续西逃,终于逃到了大草滩一带安营扎寨,就是李自成势力甘肃北部的草原上,林丹汗也终于坚持不住了,在崇祯七年的时候病逝,林丹汗一死他的部族迅速崩溃,一部分套入甘肃境内归降了李自成,大部分又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带领投降了一直追击的后金,据说还献上了元顺帝离开大都时候带走的传国玉玺。

    自从崇祯元年皇太极开始对林丹汗作战以来,先后在锡尔哈、锡伯图、英汤图一线击败林丹汗,一直到崇祯五年,后金军越过兴安岭突袭林丹汗背后致使其大败,丢失整个漠北蒙古,一路撤退到归化城,到崇祯八年的时候,后金的势力范围已经和李自成的大顺军接壤了。

    在后金军推进到归化城现在的呼和浩特的时候,高立功不甘一直驻守在黄河沿岸,不断的书信向李自成请战,得到允许之后,命令李过、李琦、潘国俊、侯拱极、李昌龄、刘廷杰等统军四万出榆林直入河套地区,攻占东套袄尔都司,占领黄河几字行的河套地区。与黄河沿岸和后金军形成对峙,后金军此时也已经是强弩之末,双方稍有接触,后金军就撤回了归化城。河套地区归了李自成部。

    西北镇守军杜弘域,也集结各族联军两万骑兵,攻占夹在甘肃和宁夏之间的一块地域,顺势还向西套袄尔都司发起攻击,迫使林丹汗的部分部族并入了李鸿业设立的西北议事会管辖之内。西边派出官员积极和青海归属大明的鞑靼土默特部沟通,邀请其参与到西北议事会之中。土默特部和西北议事会暧昧不清,甚至还投入了部分兵力加入各族联军,基本上算是归李自成势力了。

    各项战事直到明、顺签订合约才逐渐的停止,此时大顺的地盘和军事实力虽然在三方之中还是最弱的,但是地域范围也是东起黄河,西至青海,南到汉中、北至归化城附近。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治下人口约千万,控弦之士三十余万,虽然真正能打硬仗的不超过二十万,少了一些。但是已经足够能让大明和后金的任何一方,认真对待了。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八年八月,后金使团鲍承先部,奉后金大汗皇太极的命令,经蒙古越过黄河进入顺军境内。

    鲍承先此次出使,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确认双方边界,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可以共同对付大明;其二,希望双方可以签订双边贸易合作,使得双方互通有无。所以这次使团的规模还是相当庞大的,上千人的使团不仅包括了后金官员、护卫还有大批的商人。携带着各种礼品、货物。

    使团一越过黄河,就被高立功部在游弋的骑兵发现,得知是后金使团到西安觐见李自成的,李过等也不敢做决定,首先派出兵马一路护送南下,又快马报与西安。

    西安还在为了能和大明朝廷签订停战协议,而高兴的李自成君臣,怎么也想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皇太极会派出使团来出使大顺。

    接到李过的飞马传书以后,李自成还感觉有些不可置信,仔细得又阅读了一遍,才将书信递给李鸿业和常明仁、王绍徽等人传阅。

    “诸位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理啊?”等众人看完书信之后,坐在承运殿王座之上的李自成问道。

    “回禀主公,依臣之见,当隆重接待,后金皇太极既然派出如此大规模的使团,那说明其承认了我们的地位,我们现在确实也需要一方势力来正名分,而且后金在东我们在西,如果双方能够合作的话可以有效的遏制大明的进攻,也可以分散压力。”王绍徽出班拱手说道。

    “非我族类必有异心!我看这使团不见也罢,直接驱逐出境!后金野蛮残暴,顽固不化,时常有寇边劫掠之举,更是屠戮了不少百姓,若与其合作,定会遭到百姓士绅的唾弃,造成不利的影响!”李鸿业从心里很是反感后金这个势力,不只是作为之前读书是时常听到和后金的战事消息,而且脑袋里一直有个声音在回想,大清入主中原屠戮百姓无数,还造成了百年的磨难。

    所以在李鸿业的心里,首先就是和后金处在了对立面上。对于后金的使团是持有拒绝态度的。

    众人先是一愣,没有想到对大局把握很强的李鸿业会出现这种状态,片刻之后,对李鸿业了解最深的常明仁开口说道:“二爷怕是着相了!为何对蒙、藏、回、维吾尔等族二爷都持宽容态度,唯独对辽东女真怨念深重呢?”

    “后金女真,这些年戕害了我多少汉族百姓,如后征讨大明,势必还要和其有一战,如果我们现在跟其合作,壮大了其的实力,岂不是间接坑害了我更多的士兵和百姓嘛?”李鸿业接着说道。

    “二爷,三方之中我们势力最小,如果没有后金牵制大明的精锐军团,那么我们就危险了,不是臣看不起山西的义军,他们确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以托付,短时间之内或许会拖住明军,但用不了多少时间,义军就会被朝廷剿灭,到时候我们就要直接面对大明军队了,在此情况下更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两国交兵,百姓损伤再所难免,现在不能因为后金入寇大明,劫掠百姓,我们就与其断绝往来,这是对我们治下的百姓不负责任,到时明军进犯,我境又会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啊。难道二爷愿意看到这样的情景吗?”常明仁接着说道。

    这下李鸿业陷入了沉思,王绍徽接口说道:“二爷其实也不必太多忧虑,即使我们日后和后金有一场大战,那么也是大败大明之后的事情了,大敌当前要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三五年之后待我们羽翼丰满,便可以纵横天下了。还请主公、二爷三思!”

    李鸿业的内心也在交战,理智告诉他和后金合作对大顺现在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可内心的意识却告诉他后金以后会霍乱中原,最好趁着他还不是那么强大限制他,抵御他甚至消灭才是最好的。

    “主公、二爷是想偏安一隅还是想鼎定乾坤夺得天下呢?”这时候有一个声音响起!

    “此话怎讲?”李自成和李鸿业众人定睛观瞧,群臣之中李岩走了出来。

    “现在后金的势力已成未来争夺天下的必有其一,如果主公只想偏安一隅,那大可以驱逐后金使者,之后我们固守天堑,看大明和后金争夺天下,到时无论是谁取得最后胜利,我们归顺过去,主公做个异姓王还是大有希望的!”停顿了一下之后李岩接着说道,

    “如果主公想要争夺天下,那就势必要东出和南下,如果有一盟友牵制大明兵力,我们则可以更容易的占领土地,别看我们现在是最弱小的,但是我们的地理优势突出,可以直接攻击大明腹地,只要稳扎稳打成功希望要比后金大上不少,现在与其结盟又有何惧?最后能够将他们双方都击败我们才有资格有能力坐得稳这万里江山。”

    “说得好,我们最后要将他们都击败,才有资格坐江山,如果现在合作都怕对方壮大,哪有什么资格逐鹿中原,内政部准备隆重接待后金使团。”李自成拍板说道。

    “臣等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