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画心
繁体版

第九章:斗画

    金陵城是大安国的都城,人口众多,繁华异常,城民里不仅有当地人,也有从各地迁居而来的人。

    城民们对于热闹事件、精彩人物也是屡见不鲜,见怪不怪了画斋的徐掌柜便是土生土长地金陵城人。

    这日徐掌柜刚刚吩咐小伙计打开铺门,便走进来一位公子,青衣黑发,俊美异常,一旁书童打扮的少年也是清秀脱俗。

    那书童进来便道:“掌柜的,你们这儿最好的纸笔拿来看看。”

    徐掌柜闻言便快步迎上去,道:“两位客人,请往这边来看。“说着,便引着两位到了里间,拿出了一套文房四宝,打开了盒盖。

    那青衣公子只一眼便移开了眼睛,书童马上数落起来,道:“你这掌柜,我都说了,要最好的纸笔,你拿这套俗物来糊弄谁?“

    徐掌柜笑向二人,道:“两位,这已是上品。“

    青衣公子缓缓道:“墨香,看来这大安国的金陵城也不过如此,连套像样的文房用具也没有。“

    徐掌柜听了这话,便拉长了脸,道:“两位请随我来。“说着,便走上墙边的楼梯,二人随着徐掌柜来到了二楼。

    原来这里有一处书阁,临窗便是金陵城的主街道,两边满是书柜。

    只见徐掌柜从一边的侧柜里取出一套文房,青衣公子打开一看,这笔头似尖笋,这墨色泽漆黑,神气完好......的确是佳品。不过,他目光又看向书柜里的另一套,笔墨更胜,便道:“这一套不错,就要这一套了。“

    徐掌柜顿时面露难色:“公子,这恐怕不行。“

    书童急道:“为何不可,多少银子,我们付钱来买不就是了。“

    徐掌柜道:“这套文房四宝是当今太子太师韩大人府上定的,说是今日便要来取的。“

    这书童看了一眼青衣公子,道:“我们公子只爱这套笔墨,不拘多少银子,你收了银子再为他们定做一套便是。“

    徐掌柜为难道:“公子,我们是生意人,买卖要以诚信为本,说好的人家今日来取,我怎好再卖与公子?“

    几人正僵持不下,只听得楼下脆生生的姑娘声音:“小哥,我们来取定好的笔墨。“

    随着声音,伙计小心翼翼地将两位姑娘带上了楼来:“掌柜,韩府来取笔墨了。“

    青衣公子看向小伙计身后,一位俏丽的小姑娘正说道:“掌柜,我们之前定的笔墨备好了吗?今日我家小姐还要来选一些青绿颜色。“

    小姑娘身后是一位头戴斗笠的女子,淡青色的轻纱遮住了眉眼。

    徐掌柜立即笑道:“姑娘,早就备好了。“说着,便将手中的文房套装递过去。

    不料,那书童横手一档,道:“姑娘,我们公子也看中了这套笔墨,我们可以多出银子,请问姑娘能否割爱?“

    那俏丽丫头立时拉下了脸:“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奇怪?东西是我们定的,你们喜欢自己定嘛!做什么来抢夺我们的?“

    “你怎么这么说话,我们付银子,并没有抢夺.......“两个人正兀自争吵不休。

    那个戴轻纱斗笠的女子开口向青衣公子道:“你要这套笔做什么用?“

    那书童正要开口,被青衣公子止住:“姑娘,在下远道而来,要参加马上要召开的丹青赛。由于路途遥远,没有带足需要的工具。而姑娘所定之笔墨,气色完好,正是上乘之作,实在不愿错过。所以斗胆请姑娘割爱。“

    那女子道:“公子要参加丹青赛,那画工一定了得。不知敢否与小女一赛,若能胜出,便将此笔墨送与公子。“

    书画斋的二楼,两人面前都有一张素白的纸,面对“秋意“这个赛题,一个凝眉静思,一个望着窗外发怔。

    而琉璃和墨香二人,都不敢怠慢,一旁屏声静气。

    二楼的人倒是沉着,倒把徐掌柜忙坏了:看来今日的两尊大神要在他这书画斋里斗法了,两边他都得罪不起,只得打起十二分的小心,仔细伺候着。

    他一边听着二楼的动静,一边忙着让伙计泡着上好的茶水,预备着。

    过了许久,才见几人缓缓下楼,那青衣公子向那女子抱拳深深一礼:“多谢姑娘的能够割爱。薛某素来自视甚高,今日看了姑娘的画作,才知写意逍遥的意味。“

    那女子也款款回礼,道:“公子太过谦了,公子之画不固守传统,另辟蹊径,真正剑走偏锋,小女子甘拜下风。“

    说完便带着那小丫头缓缓离开。留下那位公子,久久出神,半日才喃喃道:“墨香,这金陵城,果然卧虎藏龙......“

    韩府识微院里,亦君正绘声绘色地跟月影讲着今晨的比试。

    “没想到那位外域公子竟会如此别出心裁,他画的秋湖竟将水留白,只用小舟渔夫才来衬托,真正是妙极。“

    月影听了也是好奇:“哦,这么厉害,我也很想看看。“

    说着,笑看向亦君,道:“看吧,人外有人,虽然你的确在画工上有很多的长进,但参加这个丹青赛能够使你看到更多画师的特色与技法。“

    亦君听了也不由神往:“那师傅,我若画不好岂不是给你丢脸了吗?“月影微笑地看着她:“对师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脸面,而是你的长进。来,我来给你讲一讲这留白的妙处......“

    当晚的书画斋二楼,一位身着华服的公子正凝视着墙上的两幅画,半晌才问向一旁喝茶的红衣公子:“玮州,你觉得这两幅画怎么样?“

    陆听寒正坐着品尝,笑道:“殿下,你知道我一个粗人,哪里懂得这种风雅?“

    华服公子微笑道:“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玮州你吗?你是外表不羁,心有锦绣,别跟我搪塞,快过来看。“

    陆听寒不得推脱,只得上前。墙上两幅画,第一幅上有一片孤舟,上面坐着一个渔翁,正拿着钓竿钓鱼,两眼直直望着钓线尽头,顺着钓线,竟然没有水.....虽是无水,却从渔翁的神情和孤舟的描画中感到了水,单薄的几笔却更显出秋的寥落和清冷。

    再看另一张,画着夜雨中的几只枯荷,枯荷深墨淡墨交错,枝干高低交错,秋雨朦胧,却看到池塘上的点点涟漪......

    看到这张图,陆听寒笑了起来,华服公子奇道:“玮州,你笑什么?“

    陆听寒道:“这个画者一定是一位贵族子弟。“

    “此话怎讲?“

    陆听寒道:“殿下请想,能这么准确画出一个园子里的池塘的,说明此人家里一定是有池塘的,再看这池塘的大小,便可想象这家园子的大小,看园子的规模,一定是清贵或是商贾人家。再看此人的画意:“枯荷、秋雨“,这是文人那套秋意韵味,以此便可推出此人多半不是商贾人家子弟,整个金陵城里有这样园子的清贵人家就这么几家......“

    “打住打住。”华服公子气到:“玮州啊玮州,我让你品画,谁让你推理打官司了?“

    陆听寒嘿嘿笑了:“殿下,我说我不懂这些,你偏不信。“

    华服公子看着他摇摇头:“哎,有一点,你说对了,此画的枯荷与秋雨正是有说不尽的秋意,除了秋寒之外,此画还有幽幽的秋夜的逍遥与浪漫,可以看出此话的主人是个很会生活的人......“

    陆听寒听了,心里一动,忙摆手道:“殿下,另一幅画你不喜欢吗?“

    华服公子又看向那幅画,道:“看到这幅画,我想的是,一定要好好会一会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