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吾乃大明天子
繁体版

第三章 见招拆招三回合

    一夜过去。

    昨天皇帝把客氏赶出宫的事情早就传开了。

    魏忠贤是第一个知道的,骤闻崇祯皇帝的这一个举动,真把他吓了一身冷汗。

    下定决心要给客氏求情,还没出门,一个太监就到了。

    崇祯皇帝赐给他一块金书铁券,只要不是谋逆,犯下任何罪都可以免死。

    因此,他没有给客氏求情,在京城买了一套别院,哄着老相好搬离了皇宫。

    “千岁,不要让陛下给骗了。”

    大儿田尔耕已经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

    魏忠贤的心中也有些惴惴不安:“明个儿早朝,让王体乾上奏,提交辞呈,再试一次。”

    计议已定,分头行动。

    又是例行早朝。

    曹操打着哈欠,练习站桩姿势,进行了半个时辰,腰部到现在都还疼。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还是老样子的喊话,曹操最喜欢后面这一句。

    可有人偏偏不愿意早退朝,早回家。

    站出来的这位是司礼掌印太监王体乾。

    “陛下,臣有奏。”

    曹操看了这个老宦官一眼,心道:昨日赶走客氏,今日就有人跳出来了,不知是想死还是想活。

    王体乾并不知道接下来的这番话将决定他的生死,他按照九千岁的指示,夸夸其谈道:“陛下,臣感觉近日身体抱恙,吃了药也不见好。臣想如果生了病,就伺候不好陛下了,所以请求辞官回家。”

    一开口曹操就懂了,这位是阉贼的心腹,又派来试探他。

    “不允。”

    曹操只说了两个字,然后挥手:“散朝!”

    文武百官都有些懵,新皇上朝简直敷衍了事,听不了几句就宣布退朝。

    不过,还是有几位聪明人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一位是右副都御史杨所修,另一位是吏科给事中陈尔翼。

    两位都是阉党,但不是什么重要人物。

    通过蛛丝马迹,杨所修推断,认为皇帝可能要铲除阉党。

    他不确定,所以找他的好友陈尔翼商议。

    “尔翼兄,你有没有感觉到,陛下最近的行为有些耐人寻味?昨天还把奉圣夫人赶出了皇宫。”

    “感觉到了,陛下最近上朝没有精神。想必夜里十分操劳。都说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臣十分担心陛下的龙体。”

    驴唇不对马嘴。

    杨所修知道陈尔翼就是故意的,继续说:“尔翼兄,你不要跟我胡扯!说正事,陛下赶走客氏就是一个暗示!”

    “什么暗示?”

    “收拾九千岁啊。”说这句话时,他压低了声音,低得如同蚊子嗡嗡。

    “所修弟,大点声说,咱们是在我家藏酒的地窖里,锦衣卫和厂番不可能听得见。”

    杨所修为何如此惧怕厂卫,是因为有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据说有四个人在一起吃饭,有一人说了魏忠贤的坏话,紧接着锦衣卫就冲进去拿人,那个人被割了舌头,活活扒皮而死。

    “尔翼兄,你不会向厂卫告发我吧?”

    “盐很贵,我不咸(闲)。再说口说无凭,除非隔墙有耳。”

    “你又打岔,刚才说到哪儿了?”

    “说到暗示。”

    “对对对,我猜测这是陛下给我们的一个暗示。”

    陈尔翼问:“什么暗示?”

    “让我们弹劾九千岁。”

    “然后呢?”

    “陈大人,你别总打岔!看在我们同窗同乡又同飘的份上,我跟你谈正事。”

    陈尔翼终于端正了态度:“假如,我说假如,你的推测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弹劾九千岁。接下来怎么办?如果陛下扳不倒九千岁怎么办,我们不得像六君子一样惨死?”

    杨所修吓出了一额头冷汗:“酒窖里真热。”

    陈尔翼道:“我刚进入正题,

    你别总打岔!这件事情我们不能盲目去办。”

    “那该怎么办?”

    “先从九千岁身边的人开始,看看陛下的反应,走一步看一步,看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妙!妙!妙!”

    两人又大声密谋了一番,然后吃饭睡觉上早朝。

    他们都已经背好了腹稿,准备在陛下面前露一手。

    一旦入了陛下的法眼,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只是,让他们失望了——陛下今天没来!

    王承恩喊道:“陛下身体抱恙,今日不早朝,退!”

    文武百官陆续退朝,杨所修和陈尔翼面面相觑。

    ……

    翊坤宫。

    袁贵妃剪了一对鸳鸯窗花,问曹操:“陛下,臣妾剪的好看吗?”

    “好看。”

    曹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把剑插进剑鞘。

    “陛下以前可是不喜欢舞刀弄棒的,这几天是怎么了?”

    “朕感觉总有乱臣贼子想害朕,朕只有学会了剑术,才可以保护自己,才可以保护好你啊!”

    “陛下说话真好听。”

    “你喜欢听吗?”

    “喜欢。”

    “那好,和朕练一套棍法。”

    “陛下,臣妾不会。”

    “朕教你。”

    ……

    一夜又过去了。

    早朝。

    杨所修这三天都快要憋死了,一天背一遍,背了整整三天,今天总算见到陛下了。

    一上朝,他就开始按照腹稿,滔滔不绝列举罪状,弹劾了四个人,分别是兵部尚书崔呈秀、太仆寺少卿陈殷、延绥巡抚朱童蒙、工部尚书李养德。

    曹操看着这位右副都御史,心想:有点聪明但不多。

    一上来就弹劾四个人,而且其中一个还是崔呈秀。

    崔呈秀可是阉党的中坚力量,在局势不明朗甚至还是弱势的时候,怎么可能动的了呢?

    所以,曹操冷哼了一声,突然提高了嗓音:“陈殷、朱童蒙、李养德三人,贪墨银两,败坏朝纲,立即革职查办。”

    随后,他又看向崔呈秀:“崔卿对朕忠心耿耿,这一点朕是非常信任的。”

    “杨所修!汝不要信口开河,胡乱诽谤。朕念你慷慨谏言,就不罚你了,回去好好反省,散朝!”

    杨所修愣住了,告不倒崔呈秀,倒下的人就该是他了,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

    崔呈秀刚才被弹劾,听见前面的三位同飘好友被拿下,心都跌到了谷底。

    但是,陛下接下来的一番话,又让他重新“雄起”了。

    散朝后,他经过呆立木鸡的杨所修的身旁,用一种看死人一样的眼神轻轻撇了一眼。

    就是这一眼,杨所修极力控制住,才没有湿了官服。

    完了,完了!

    杨所修急忙找到了陈尔翼,钻进了地窖。

    “尔翼兄,救我啊!”

    陈尔翼很淡定:“今日一试,证明三点。”

    “哪三点?”

    “一,陈殷、朱童蒙、李养德三人下狱,说明你的推测是正确的,陛下确实想动手。”

    “二,陛下比我俩聪明。”

    “三,……”

    杨所修急问:“三是什么?快说啊。”

    “三,我比你聪明。因为我没有当出头鸟。”

    杨所修无语。

    “莫慌,现在还有补救的办法。”

    “什么?”

    “说一些好话,求求情让崔呈秀不再杀你。”

    “这……”杨所修刚在朝上骂了,明天再赞美,就好比当了那什么再立牌坊。

    “放心,我们是好飘友,这事交给我。”

    两人在地窖里又大声密谋了一个时辰。

    这次轮到陈尔翼准备腹稿了,他连夜写了奏疏,并且背熟。

    第二天早朝。

    杨所修和陈尔翼都打好了腹稿,准备演一场双簧。

    可是,陛下没来上朝!

    “陛下今日腿脚不适,退朝。”

    听见王承恩传达的口谕,杨所修和陈尔翼傻眼了。

    魏忠贤现在很高兴,他最喜欢的就是不上朝的皇帝。

    像熹宗帝,那就是一个被皇帝耽误的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