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外史
繁体版

第48章 处境之难

    提及徐知县所为,陆涛苦笑连连,“他连林知县的死因都不肯耐心调查,我还能指望他做出什么好事来?”

    到任后的徐知县不仅不思如何造福百姓,此地简直成了他独断专行的所在,鱼肉百姓,强征赋税,贪污受贿,无所不能。

    陆涛不堪忍受徐知县的种种贪污行径,更不愿帮着他欺压百姓,一气之下辞去了捕快一职。

    徐知县大力修建育婴堂之际,富商梁润昌主动出资,以示支持。

    此举颇得人心,徐知县顺应百姓呼声,推举梁润昌为育婴堂的主事人。

    恰逢黄河水患,两岸百姓流离失所,朝廷也未能及时妥善安顿灾民,许多灾民携家带口一路南下,逃难至江南一带。

    梁润昌大发善心,收留了那些灾民的孩子。灾民们见有人愿意收留孩子,便拿出了身上仅存的全部家底,央求他务必照顾好自己的孩子,等将来他们有了落脚之地,再来认领孩子。

    梁润昌来者不拒,满口应下饱受天灾之苦父母的殷切嘱托。

    从此,梁润昌的善举名传万里,被当地百姓尊称为“梁大善人”。

    陆涛对这座两次中断建设,又内藏秘辛的育婴堂深感好奇,他一直于暗中观察育婴堂的一举一动。

    他发现,很多被送进育婴堂的孩子,无论或大或小,都很少见过他们露面。

    为厘清真相,他混入育婴堂,做了一名打扫的下人。

    经过几日的观察,一些活蹦乱跳的孩子都会被安排到环境较好的后厢房,而有的孩子进来时还是好好的,住了几天就开始生病。

    他亲眼看见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被进去,却再也没有看见他们出来,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

    他无意间发现,厨房把发霉的米面馒头都给了孩子吃,这些不堪下咽的食物,连狗都嫌弃。

    看不下去的陆涛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了新鲜的饭菜,结果被管家郭庆发现,将他逐出了育婴堂。

    他虽被赶出,但仍不死心。

    自从育婴堂建成后,迎来客栈就频繁出现住店旅客之中,孩子丢失的消息。

    他在县衙做过捕快,追凶缉拿的手段自然比常人更有经验和耐心。

    经过他在迎来客栈几个日夜的蹲守,又一路跟踪,终于知道那些丢失的孩子是被送入无垢山的山洞里。

    由此推及,育婴堂内莫名消失的孩子多半也是同样被送至此处。

    “这就是我知道的育婴堂所有情况,至于孩子们后来究竟如何,我实在不知。”

    陆涛说完如上历闻,不仅没有一吐积压许久心事的如释重负之感,反而更加愁苦。

    “师万里既与你是同僚,他为何会进明月堂?你辞去了捕快,难道就再没与他交往过?”

    颜溪月忆起吴知县掀开师万里的面纱时,陆涛的神情似乎与之断联了许久。

    当年,陆涛决定离开县衙时,也劝过师万里,徐知县并非好官,与其留在他手下作恶,不如跟自己一起离开,另谋生路。

    师万里家中还有位病重的父亲,急需用钱救治,故拒绝了他的建议,选择继续留在县衙做事。哪怕俸禄不多,多少也能维持生计。

    虽然两人选择不同,但私下还是时有联系。

    有一回,师万里兴冲冲的来找陆涛,说自己找到一家大主顾,给的月俸相当之高,那里也正好缺人,不如跟自己同去。

    陆涛心系吴知县家人和林有言被害的真相,以及育婴堂内的猫腻,因此拒绝了师万里的提议。

    从那之后,师万里就再也没来找过陆涛,而陆涛想要查的真相,也一直没有进展。

    一日,他在街上偶遇曾与他一起当差的捕快阿寿,故友相见,两人到了酒楼杯酒共欢。

    畅饮之际,陆涛又想起了好友师万里,而自己也许久未见他面,便问阿寿可否知道他在何处。

    “我还想问你呢,从前在衙门里时,不是向来你俩交好?不过听说他爹病重了,说是要回家照顾,也不知他是不干了,还是过一段时间再回来。”

    阿寿的回答令陆涛哭笑不得,他比自己知道师万里的讯息还要少的可怜,尚停留在师万里可能会回县衙的臆想之中。

    两人喝了片刻,陆涛见他有些微醺,便送他回县衙,好巧不巧,遇上了互相不对付的包师爷。

    包师爷一看到陆涛,话外虽然处处喝骂醉酒的阿寿,话里却对陆涛冷嘲热讽,阿寿迫于包师爷的淫威,不得不对陆涛敬而远之。

    听完陆涛的陈述,四人都陷入了沉默。烛火之下,映照着四人凝重的面庞。

    育婴堂内纵是屋宇宽阔,但再小的孩子只进不出,时日一长,恐怕也塞不下,更别提他们自进去后就再从未出来活动过。

    对于众多孩子的下落和结果,他们心里都有了最坏的打算,却是谁也不敢说出来。

    次日,天时骤然变寒,北风渐紧,铅云密布的天空似乎将要飘下一场大雪。

    夏书恩想起上回夜潜育婴堂,遇到那些受饿挨冻的苦命孩子,他心潮翻涌不停,脑海里无时无刻不浮现起一张张冻的通红的小脸。

    屋内火炉温暖融融,他却坐立不安,独自走上街头,雪花一片片落下,脚步停留在了育婴堂左近。

    他眼望围墙,脑中盘旋里面的孩子该是怎样一副情景。

    正凝思间,身后斗然传来一男一女的哭喊叱骂之声。

    他转身望去,只见男人怀里抱着一个正在嘤嘤哭泣的小婴儿,脚下快速往育婴堂大门奔去,追在后面的女人哭骂不止。

    “这是你的亲生骨肉,她还活着,你怎么忍心把她交给别人抚养?”

    男子回身叱骂:“你没听大夫说吗?孩子治不好了!一辈子都治不好!咱俩还年轻,再生一个也容易……”

    哭得双眼红肿的女人听见最后一句话,抬手给了男人一巴掌,“你说的是人话吗?孩子再怎样都是我十月怀胎辛苦生下,好不了,我就照顾他一辈子!”

    “你当咱家是豪门大户呢?还照顾一辈子?连刚才的药钱,你都拿不出……”

    夏书恩听得片刻,也了解了大致的来龙去脉:这家孩子得了重病,父母经济拮据,拿不出钱给孩子治病,男人想把孩子送给育婴堂,女人说什么也不答应。

    寒风裹挟雪花,在地上铺了薄薄一层,踩上去极易滑溜。

    男人不堪妻子吵嚷,臂肘一推,女人脚下一滑,伤心身痛之下,她难以爬起身来,男人抱上孩子,头也不回地赶去育婴堂。

    “且慢!”夏书恩高声叫住了男人。

    男人一愣,回头问道:“你叫我?”

    “你们的难处我知道了,不知孩子得了什么病,我愿出资相助,但盼你绝不能把孩子送到育婴堂。”

    听了夏书恩的好意,男人不谢反笑,“便是治好了又如何?她腿脚不灵便,就是长大了,将来也难找个好婆家。我夫妻俩的事,与你何干?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