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吕布拉我认义父
繁体版

【023】貂蝉的青睐

    在经过这个小插曲后,董卓令人请来陈留王。

    当着群臣的面,正式行废立之事。

    此时此刻,无一人敢站出来持反对,皆只把怒火憋在心中。

    “这成何体统啊……”王允捶胸顿足,痛心疾首。

    邓安于一旁安慰道:王公,不妨先顺了董卓的大势,等日后我们再另谋他算。”

    王允连叹三声,握紧的拳头无力松开,面如土灰道:“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陈留王即日登基,时年九岁,为献帝也,另改元初平,正式拜董卓为相国,且以不用跪拜,可佩剑上朝等特殊待遇候之。

    这般殊荣,放眼过去在大汉也没有几人。

    现在却集于董卓一人之身。

    当日,被贬为弘农王的刘辩与何太后、帝妃唐氏皆被囚禁在了永乐宫,令人严禁看守,不得让人踏出宫门半步。

    王府,得知消息的王允,几次上书要求善待弘农王等人,但公书还未到献帝手中,在半途就被董卓拦了下来。

    帝宫内,董卓扔下看到一半的公文,冷笑道:“好一个王允,还心念着弘农王呢,以为上个书就能让我放过他们吗!?”

    李儒道:“属下以为,应当早些除掉弘农王,避免有人利用弘农王来举兵对付我们。”

    “不妥。”董卓还是懂一些分寸的,担心自己杀了弘农王,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洛阳内外,正有无数人虎视眈眈地望着他呢!

    李儒沉吟片刻,奉上一首诗:

    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

    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

    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

    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当诗的最后一句道尽,董卓大怒,猛地推倒身前的案牍,上面堆放的公书顿时散落一地。

    “这首诗是弘农王所写?”稍微冷静,董卓凝目问道。

    李儒点了点头,道:“此诗已经流传民间,显然是弘农王别有用心之举,若是不尽早除之,恐迟则生变。”

    董卓不再犹豫,道:“那你认为此事应派谁去?”

    李儒自荐道:“我去便可。”

    就当李儒带人前往永乐宫时,董卓将其拦下,秘密道:“切记留何太后一条命,并把她带到我这里来。”

    “遵命。”

    ……

    王府,

    邓安听着下人从外面记来的这首诗,不由得感叹:“这个弘农王简直是在找死,自作孽不可活啊。”

    “为何这样说?弘农王作诗悲国怎么了?”

    屈南无前不解道。

    “作诗悲国,感慨往昔都没问题,但是他错就错在这最后一句:'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愤'的上面。”邓安道。

    这最后一句,不完完全全地表明了弘农王的反抗之心?

    甚至连掩藏都掩藏一下,别人都是借什么来抒情,而你弘农王刘辩就直抒胸臆对吧!

    邓安扶额无语,弘农王还是太年少了啊,不知世事的险恶。

    照这首诗的传播速度,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传到董卓的耳朵里,届时,弘农王就只能在人的强迫下饮鸩而死了。

    “不过这李儒也是个狠角色,连皇帝,哦不,准确来说,现在是禁足藩王,但是这都敢毒死,难怪此人之名能流传后世。”

    果然,在第二天,皇宫之中就传出了弘农王及帝妃唐氏饮鸩而死的消息。

    一瞬间,文武百官炸开了锅,这事情明摆着就是董卓做的,也太大胆了,人家皇帝才刚下位没几天,就被你派人毒死了,这不纯纯挑衅大汉国威吗?

    当消息抵达王府,王允暴怒,摔碎一地瓷罐,怒斥董卓为董贼,简直不是人!

    一直等到下人来劝,这才勉强消停。

    “这董卓就该死,放董卓进城就是天底下最愚蠢的一件事情!倘若再能重来一回的话,我王允就是拼了这条老命,都要把董卓拦在城外!”王允找到邓安,尽情宣泄着内心的不满和愤然。

    “王公消消气,如今事已至此,再怎样气恼也改变不了结果,还是养好了身体,有了资本才能去对抗董卓。”邓安劝道。

    “话是这么说,可我王允看不下去啊,这董贼实在是欺人太甚,欺整个大汉太甚。”王允愤愤不已。

    “我家大人说的对啊,王老若是气坏了身子,整个朝廷还有谁人能有勇气去对抗董卓?”站在邓安身后的屈南无前开口道。

    “父亲……”这时,屋外出现一道曼妙且妖娆的身影,她端着茶具,道:“女儿听说您火气太盛,特意送了茶来。”

    王允点了点头,示意貂蝉进来。

    好一个美人,难怪能在历史上成为美色的代表人物之一,且同时让董卓和吕布两个男人反目成仇,据说之后到了曹操手上,都不由得让曹老板心动。

    与此同时,邓安也忍不住在此女身上打量起来,心中无尽感叹。

    另一边,王允端起茶轻抿了一口,压了压腹中的火气。

    然后向他介绍道:“这是我的义女貂蝉,年芳十八,长临,你觉得如何?”

    邓安道:“国色天香,沉鱼落雁。”

    貂蝉闻言,当即羞红了脸,以袖遮面躲在一旁。

    王允听了邓安的评价,脸色终于好转了一些,笑道:“长临的评价很高啊,婵儿近来些,与人家好好聊聊。”

    “还是不了父亲。”貂蝉怯声道。

    王允起身,将貂蝉拉到邓安面前,道:“你之前不还说想和长临探讨学识,现在正好都在,聊以聊又又何妨。”

    貂蝉羞涩地坐下,面对着邓安,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深深地将头低下,不敢直视眼前这位少年将军。

    “我就先走了,你们二位聊。”说这句话的同时,王允还顺带把站在邓安身后的屈南无前给拉走了,让屋内成为二人的空间。

    屋里,邓安独自品着茶水,脸色平静淡然,却时不时皱眉,好似在想些什么。

    终于,貂蝉率先忍不住了,轻声开口:“邓公子,您先前那番话可是真的,没有欺骗奴家?”

    邓安收起思绪,放下茶盏,望着她道:“自然发自肺腑,无半字欺骗。”

    貂蝉脸色又红,怯声道:“那邓公子刚刚在想些什么,是有什么忧愁藏在心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