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美好时代
繁体版

第八十九章 哥们也是实打实做过买卖的

    两天后,文总亲自来到事业部的办公室。

    在亲自看了林明做好的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之后,对着报价寻思了一会说:“还是有点高,再降降吧!”

    林明是真的有点急了,预算和中标价格其实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并不是越低越好。有时候低价格对于评标的打分来说,并不是好事,这个度把握不好的话,反而会成为失分项。

    他有些担心文总和赵总没有仔细研究以前的招标文件,所以就提醒说:“文总,评标的时候,并不是价格越低越好,他是有一个打分的细则的,低价格不意味着一定会获得高评分!”

    文总看了林明一眼,说:“我知道你说的那个评分规则,但你们听我的,还是把价格降下来!”

    林明问:“那应该降到什么地步呢?”

    文总斩金截铁地说:“一个报110万,一个报90万!”

    “文总,这样不行吧?太低了!”林明一下子喊了出来。

    比预算价格一下子低了将近一半,这无论如何也不是一个好的策略。

    看林明有些急赤白脸地反对,文总并没有责怪他不懂老幼尊卑,而是乐呵呵地说:“我给你讲一讲咱们公司起家的故事吧?”

    接着,文总就向林明和邹颖讲述了一段往事。

    按照文总所说,以前林明听说的有关文总在省局机房憋了七天,终于将公司的产品接入进了省局的系统所言不虚。

    因为那时候,省局采用的设备,都是国外进口的设备,连带着主站系统也是国外进口的。人家都是一个国外公司的主站和电站设备,自然不存在接口协议不统一的问题。

    可是,但凡是电子设备,总会有出故障的时候。出故障了,就维修,这也是约定俗成的。

    但是,国外进口的设备,在维修这一件事上,出现了和国内的约定俗成不一致的地方。或者也可以说是国内的约定俗成和国外的约定俗成不一样。

    国内设备的维修,充其量收点配件的钱,其他的费用都是由厂家负责的。

    而进口设备的维修,从人家工程师从国外的机场上飞机起,一直到维修完毕为止,所有的费用,包括来回机票钱,住宿费,材料费,配件费以及工时费等,都需要甲方负责。

    要知道,那时候国内还很贫穷,国外工程师来一次,动辄费用就得是以万为单位的费用。而这个万还是美元的万。这就让省局很是挠头。

    本来进口设备的价格都是极高的,再加上这个维修费用,所以那些年,省局的自动化改造的力度一直不大。没办法,实在是用不起啊!

    之后,文总开发出功能相同的产品。一下子就吸引住了省局领导的目光,而且,按照当时公司的报价,仅仅也就是进口设备三分之一的价格,并且承诺终身保修,只收取配件费。再加上文总新研发的产品,在占地方面就有很大的优势,所以省局的领导就真的动了心。

    因为如果能够采用公司的产品,新建一座电站,将直接省掉一大笔成本,再加上每年节省的维修费,就可以将本省电力的自动化建设速度大大提升。

    可是,综合衡量之下,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卡住了。

    省局的主站系统也是进口的,而且建设的时候,花费了上千万的资金。现在如果想采用国内的产品,必须要能够将国内产品成功接入主站系统。

    可是,国外厂家的通讯协议根本没有开放。如果没有通讯协议,就没法实现数据的接入。如果数据接入不了,那再便宜,再节省费用,也是无根之水,没有任何价值。

    所以,才有了省局领导那句话:“谁能够将产品接入主站系统,就采购谁家的产品。”

    当然,那时候还是议标制度,而不是现在的公开招标制度。

    于是,文总就在省局的机房里不眠不休地折腾了七天,完成了数据的接入,从而彻底打开了省局的市场,公司也就快速上了一个台阶。

    “咱们当初为什么能够打动省局的领导,还不是因为咱们的价格是国外设备的三分之一,所以省局才下定决心用咱们的产品!”文总自豪地说道。

    林明和邹颖互相看了看,没有言声。

    许是有些不满林明和邹颖的不配合,文总颇有些感慨地说道:“我有时候看着你们是真着急,你们都多大了?”

    林明瞅了瞅邹颖,回答道:“我俩是一年的,今年25岁!”

    “唉,真为你们发愁,我25岁的时候,都创立了咱们公司了,所以说做生意,你还得学着点!”文总颇有些自豪地说。

    林明看着满脸带笑,一脸自得神情的文总,语气淡淡地说道:“要说做生意,我算了算,您还是小字辈,您知道我从哪年就开始做生意吗?”

    文总一脸地质疑,问:“我比你们大十岁,你怎么可能比我还早就做生意?”

    林明一脸坏笑着说:“谁说做生意的早晚就一定和年龄相匹配,我算了算,您应该是88年开始做生意的吧?我比您早多了,86年就开始做买卖,卖菜,骑着自行车从外地贩菜回来卖,是不是比您早多了?”

    文总真的是一个很忠厚的人,听林明这么打脸他,并没有急眼,而是略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说:“那你是真厉害,我不如你!”

    说完,文总就说还有别的事情,让林明把报价先改好了,等赵总回来,商定了再说,然后就走了。

    眼瞅着文总消失在楼梯的拐角之后,邹颖冲着林明伸了个大拇指,小声说:“你牛!说的太好了,我也是听着他说的那话真是扎耳朵啊!还真把咱俩都当小孩看了啊?”

    林明笑了笑,说:“我也不是胡说,我说的都是真的,当初上学的时候,每次放假的时候,都会出去做点买卖,所以,他们要是比这个,我还真不怵,哥们我也是实打实的做着买卖过来的。也正因为我做过买卖,所以才觉得他们这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价是有问题的,这有点没有底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