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归义天下
繁体版

088 凉岐和议,割让二州

    帅帐内的所有人都在注视着张喜首,屏息以待。

    作为全场目光的焦点,张喜首深吸一口气,说道:

    “我家使君还请大王接受朝廷恩旨,移镇山南西道,岐军退出渭、武二州,交由河陇将士接管。

    两家从此划定界限,睦邻友好、互不侵犯。”

    李茂贞闻言,冷笑道:

    “张尽忠倒是好大的胃口,居然要我割让二州。”

    张喜首反驳道:

    “大王此言谬矣,我家使君受朝廷册封,兼任陇右节度使。

    渭、武二州本就应该归我家使君管辖,如今不过是物归原主。

    相较于数万岐军将士的生死,孰轻孰重,还请大王三思。”

    李茂贞尚在犹豫,麾下众将却在眼巴巴地望着他,等着他点头同意。

    严格来说,张承奉的条件并不苛刻。

    说是渭、武二州,但割让渭州实际上已经被河陇军占据,单单以一个武州,为三万将士换来一条生路,也不是不能够接受。

    不过对于李茂贞来说,对他个人的威信,却是一个重大打击。

    一旦答应要求,放弃陇右节度使,接受朝廷册封,等于是公开承认自己的失败,今后再想插手张承奉收复陇右的战事,也没有了法理依据。

    考虑许久,李茂贞终于有了决断,他无奈道:

    “回去告诉张尽忠,他的条件我答应了。”

    在场众人,无论是岐军将领,还是张喜首,见李茂贞同意罢兵言和,无不松了一口气。

    张喜首匆匆告退,回去禀告张承奉。

    翌日,在双方的斥候清场,确认过安全之后,张承奉与李茂贞各领十骑,在渭州城东的一处凉亭会盟。

    这也是二人初次会面。

    李茂贞仔细打量着张承奉,不由赞道:

    “张使君少年英雄,果真是一表人才。”

    张承奉笑道:

    “大王威名,尽忠也是仰慕已久。”

    二人寒暄过后,李茂贞看向跟随在张承奉身后的桑弘志,眼中流露出一丝怨毒之色。

    如果不是这个好义儿投敌,自己又怎么会落得这般处境,李茂贞对张承奉说道:

    “李某有一女,正值婚嫁之龄,愿与张使君为妻,岐凉结秦晋之好。

    你我两家若是联手,化干戈为玉帛,天下之大,何处又不能去。”

    说着,李茂贞指向桑弘志,咬牙切齿道:

    “只需张使君交出这个背信弃义的恶贼。”

    桑弘志惊骇不已,虽然张承奉有过誓言,要保他的平安,可这年头,实际上又有多少人能将信义当回事。

    面对李茂贞联姻的诱惑,桑弘志自觉如果他是张承奉,一定会答应下来。

    正当桑弘志惊慌失色的时候,还有一人,同样神色大变,正是跟随张承奉前来会盟的龙突骑。

    龙突骑预料到张承奉会成就一番事业,可没想到对方崛起的速度居然这么快。

    今时不同往日,在张承奉的势力急剧扩充以后,肃州龙家对于张承奉而言,已经没有过去那般重要,这也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若是张承奉答应与李茂贞联姻,龙姬又如何能够与岐王之女争夺正妻之位。

    就在二人焦急万分的时候,却听张承奉婉拒道:

    “大王好意,张某心领,只是今日我能侥幸与大王罢兵言和,桑弘志功不可没,我又怎能卸磨杀驴。

    况且,张某已有妻子,龙家之势不如大王,但张某攻拔甘州,岳翁出力甚多,岂可富贵易妻,还请大王谅解。”

    桑弘志与龙突骑闻言,动容不已,尤其是桑弘志,仿佛是在绝望中瞥见了一缕曙光,内心对张承奉感激涕零。

    李茂贞见张承奉不为所动,只得长叹一声:

    “罢了,既然张使君顾念夫妻恩义,李某也不再强求。

    只是我那不成器的侄儿还在渭州城中,不知张使君如何才能将他释放?”

    张承奉看了一眼身后的桑弘志,回头道:

    “张某不求赎金,但愿能够与岐王换回桑弘志的家人。”

    李茂贞断然拒绝道:

    “不屠此贼全家,何以警示部众!”

    桑弘志愤恨不已,正欲面讽李茂贞,却被张承奉瞪了一眼,只得忍气吞声。

    张承奉对李茂贞道:

    “桑弘志投效在我的麾下,早已将家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若是大王执意要杀他的父母妻儿,还请大王稍候,我现在就命人将大王的侄儿烹饪,还大王一碗热羹。”

    李茂贞须发皆张:

    “你敢!”

    面对李茂贞怒目而视,张承奉毫不退让:

    “大王兴师伐我,张某尚且不惧,岂会害怕言语威胁!”

    李茂贞见不能使张承奉屈服让步,只得收起了怒容,张承奉见状,继续劝说道:

    “料想以大王在凤翔军府的威望,有的是办法警示下属,又何苦让侄儿白白赔上性命。”

    说着,张承奉不容李茂贞商量,决绝道:

    “大王若想赎回李继筠,唯有送回桑弘志的家眷。

    人质朝至,王侄夕返,别无他法。”

    李茂贞无奈,只得答应下来。

    二人在凉亭击掌盟誓,两家约定,张承奉提供一部分军粮,放开道路。

    而李茂贞则放弃陇右节度使,割让渭、武二州,岐军势力从此退出陇右。

    同时,以李茂贞的侄儿李继筠换回桑弘志的家人。

    分别时,李茂贞向张承奉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莫非张使君就不怕我回到凤翔,整军再战?”

    张承奉认真道:

    “西川节度使王建正在急攻东川,东川节度使顾彦晖不过是个庸人,仰赖其兄的遗泽,才得以受封旌节,又怎会是王建的对手。

    大王若不加以干涉,东川早晚必入其手。

    既得二川之地,王建定会贪图大王的山南西道。

    大王若要背盟而攻,我自然不会束手就擒,只恐大王夺回了渭、武二州,却又被王建袭了身后。

    我料定,大王回去之后,必会整军备战,却不是发兵陇右,而是南下干涉蜀中的战事。”

    李茂贞苦笑道:

    “后生可畏。”

    李茂贞在陇右丢了面子,必然要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如今与张承奉罢兵言和,两川又在大战,正是南下的好时机。

    若是撕毁与张承奉的和议,执意夺回渭、武二州,放任王建吞并东川,将来必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