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归义天下
繁体版

084 岐军西进,隔河对峙

    在李茂贞与朝廷拉扯期间,张承奉抓紧消化新得的陇右五州。

    他与五州诸蕃会盟,征得蕃兵三万,军俸供给,参照大唐边防军的标准,年赐粟米12石,布7匹。

    待遇固然不及牙兵,但也足够让这些蕃兵欣喜,过去听命于部落首领,可没有军俸一说。

    当然,张承奉也没忘了给他们画饼,在训话之时,不止一次向将士们表示,若能奋勇作战,未尝不能赐予军号,列为牙兵。

    有感于自己麾下蕃兵数量太多,张承奉又在五州选拔汉兵五千,待遇与蕃兵等同,以罗通达为大将。

    罗通达此前镇守鄯州,但是在张承奉接连征服其余四州之后,又被调回了兰州。

    而三万吐蕃、党项、吐谷浑诸部蕃兵,被张承奉分为六军。

    每军五千人,以龙突骑、宋惠信、阴仁贵、浑鹞子、张良真、阎子悦等六人为领兵大将。

    其中,龙突骑、宋惠信都是奉张承奉之命,东出听用。

    宋惠信自不必说,而龙突骑见识不凡,有智谋,足堪大用,否则当初龙拂延也不会让他肩负使命,前往敦煌求援。

    在张承奉崛起的过程中,龙家,尤其是龙拂延,可谓是倾全族之力在支持他,而张承奉如今也回报了他的信任。

    拓跋慕利延与其子被送往敦煌留学,张承奉以张良真领兵五千守鄯州、阎子悦领兵五千守廓州、阴仁贵领兵五千守河州、浑鹞子领兵五千守岷州。

    罗通达、龙突骑、宋惠信各领兵五千,与张承奉一同守兰州。

    这一万五千将士,在张承奉的计划中,是要作为骑马步兵,跟随他出征在外,而不是用作守城。

    ......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一个陇右镇,同样不能存在两名节度使。

    当张承奉在兰州奉召,正式兼任陇右节度使,受爵凉国公,也意味着凉、岐之间,即将爆发一场大战。

    关于是否接受朝廷册封,河西军内部有过分歧。

    毕竟在河西的时候,大家口号喊得震天响,说是要东出勤王,讨伐不臣。

    可真的与李茂贞接壤了,包括范欺忠、王忠忠、罗通达等心腹都认为,如今要做的是休养生息,彻底消化河湟之地,避免与凤翔军发生冲突。

    说到底,李茂贞作为实力仅次于朱全忠、李克用的强藩,对于目前的河西军来说,依旧是一尊庞然大物。

    张承奉能够理解他们的顾虑,但如果拒绝朝廷的册封,放弃陇右节度使的身份,自己同时也将失去占据河湟的法理。

    到那时候,李茂贞以陇右节度使的名义,出面协商,逼迫他退出陇右,张承奉究竟是从,还是不从。

    若是畏惧李茂贞而放弃河湟,镇内的这些将士如何能够服他。

    假若不从,则大战同样不可避免。

    张承奉与众人将道理讲透,也终于得到了罗通达等人的支持,最终在兰州设立军府,以蕃汉将士三万五千人为陇右军。

    其中,被留在兰州的一万陇右蕃兵与五千陇右汉兵,皆是张承奉用心选拔的精壮之士,实力不可等闲视之。

    李茂贞在凤翔闻听消息,怒不可遏,他之所以放朝廷使团过境,就是要摸一摸张承奉的态度。

    如果对方识趣,能够拒绝陇右节度使一职,只要张承奉退出陇右,那么他也可以既往不咎。

    但李茂贞着实没有想到,张承奉全然不将自己放在眼中。

    在凤翔使团东归之后,李茂贞得知张承奉不愿退出陇右,愤恨道:

    “既然张承奉不愿离开,本王自领大军,亦可将其驱逐。”

    随即,李茂贞在凤翔聚兵,点齐四万将士,开赴渭州(治平凉,今甘肃平凉)。

    此次出兵,并非意气用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一旦真让张承奉利用陇右节度使的名义,继续向东扩张,李茂贞就将陷入张承奉与王建两面夹击的窘境。

    李茂贞再度派遣信使前往兰州,拜会张承奉,扬言领十万大军,要与他会猎于兰州。

    兰州军府,众人见使者言之凿凿,满座哗然,没有人怀疑李茂贞是否有能力拿得出十万将士。

    张承奉见状,笑道:

    “岐王盛情相邀,张某岂能拒绝。

    然而,我敬岐王是长者,岐王为何欺我年少,以虚言相恐吓。

    若是岐王真能不顾山南西道,以十万大军伐我,张某自当退避三舍。”

    众人闻言,终于定下心神。

    使者脸色铁青,问道:

    “使君当真要与我家大王一战?!”

    张承奉拍案喝道:

    “我受朝廷册封,兼任陇右节度使,如今光复五州之地,为何要退出!

    你回去转告岐王,我张承奉年少,却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被吓退。

    将士们浴血奋战得来的成果,岂能拱手让人!

    我虽力微,亦敢死战!”

    罗通达闻声而起,振臂高呼:

    “誓死追随使君,死战不让陇右!”

    众人纷纷呐喊,群情激奋。

    使者见不能说服张承奉离开,只得悻悻而归。

    两家再无和谈的可能,各自备战,张承奉命鄯州守将张良真移师兰州,守卫州城。

    乾宁四年(公元897年)正月十七,张承奉得知李茂贞领兵西进,于是亲率牙兵六千,蕃汉将士一万五千,总计两万一千人,出屯广武县(今甘肃永登县)清石津,与李茂贞隔着黄河对峙。

    此时黄河冰面已经化开,好在清石津搭有一座浮桥,名为广武梁,是吐蕃占据河陇期间,以船舶拼接而成。

    张承奉并未断桥,其意自然是要放李茂贞过河,半渡而击。

    李茂贞又怎会不知道张承奉的意图,他不敢冒然渡河,四万凤翔军与两万一千名河陇军就此打起了静坐战争。

    双方隔河对峙十余日,终究是李茂贞没有耐住性子。

    正月末,李茂贞在度派遣使者渡河,与张承奉约战,希望河陇军能够退后十里,放他渡河,两军以堂堂之阵,一决胜负。

    然而这项提议却被张承奉断然拒绝,敌众我寡,他又怎会与李茂贞摆开阵势,打一场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