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归义天下
繁体版

071 外交关系,晋王平乱

    纵情欢愉过后,精疲力竭的二人相拥而眠。

    直至日上三竿,张承奉率先醒了过来。

    他轻手轻脚的穿衣洗漱,临出门前,又转身坐到榻边,向着半梦半醒的龙姬解释道:

    “仲云使者自西域远道而来,我昨日无暇接见,今天实在抽不出时间陪伴你。”

    龙姬慵懒地嗯了一声,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听了进去。

    仲云使者是专程来祝贺张承奉东征大捷,却正巧撞上了他的大婚之喜。

    如今的西域正处于三足鼎立的态势,仲云国占据西域东部,与归义军毗邻。

    在张承奉接连收服肃州龙家与甘州回鹘之后,最为不安的就是这位西面的邻居,唯恐张承奉将矛头转向自己。

    相较而言,西域的另外两股势力,安西回鹘与于阗国,因为有仲云国的存在,并不与归义军接壤,反倒没有那么紧张。

    仲云,又作众慰、重云,本为突厥处月部,先后臣服于突厥、唐朝、回鹘、吐蕃。

    在回鹘汗国灭亡后,王子庞特勤率领十五个回鹘部落西迁,创建安西回鹘。

    仲云族得以趁机占据鄯善、若羌等地,建立仲云国,牙帐设在胡卢碛(今新疆若羌东北)。

    疆域东起沙州阳关以西,西至且末河(今新疆且末县车尔臣河)以东。

    国内有大屯城,其族人却以游牧为生,并不在城中居住。

    这一次带队的,是仲云国中一名宰相,其中还有几位都督。

    虽说仲云国是群相制,但都督却是仲云族各部落首领的称号,这也是张承奉放着新婚妻子不去陪伴,却要接见仲云使团的重要原因。

    张承奉与仲云使团的这次会面,可谓轻松愉快。

    仲云使团的目的本就是来摸清楚张承奉的态度。

    在听说有关张淮鼎的东出遗言,以及张承奉拍板,将治所迁往甘州以后,仲云使者们认定张承奉无意西域,矢志向东。

    因此,在为张承奉送上贺礼,同时受到他的热情款待后,仲云使团心满意足的离开。

    而张承奉平易近人的处事风格,也给仲云都督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承奉之所以要等到开春再往甘州,其一是冬季天寒地冻,不宜迁徙。

    第二个原因就是要在此期间,处理与西域各国以及两大回鹘的外交关系。

    得知张承奉即将向东迁徙治所,不仅是仲云国,高昌回鹘同样乐于见到他以东出勤王作为目标。

    高昌回鹘本为归义军旧部,在唐朝的支持下,占据北庭建国,一直以来都与安西回鹘摩擦不断,企图向西域发展,吞并安西回鹘,一统西域。

    如今张承奉要往甘州去,高昌回鹘也不用再担心张承奉西出玉门关,与安西回鹘一东一西,夹击自己。

    有使团心满意足的,也有使团铩羽而归,其中就包括了安西回鹘与于阗国。

    不过二者与归义军并不接壤,而且同他们东面的邻居仲云、高昌回鹘关系不睦,张承奉的战略是要先东后西,自然而然的,在平定凉州之前,他并不是很在意与安西回鹘、于阗国的外交关系。

    当然,他也没有刻意怠慢使者,毕竟将来说不定,还有联手的可能。

    总的来说,张承奉改换治所的策略是成功的,在外交上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张承奉的西侧邻居仲云国、高昌回鹘已经被他稳住,而北方的黠嘎斯人,虽然号称草原霸主,拥众数十万,但终究不能剿平回鹘余孽,又受到了正在辽河流域兴起的契丹人的挑战,无暇西顾。

    至于南侧高原上的吐蕃各部,则如同一盘散沙,再也不复吐蕃帝国的荣光。

    当然,张承奉也没有忘记遣使与他们交好,所作的一切,就是为了能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的出兵凉州,一统河西。

    包括杜撰张淮鼎的遗言,固然是为了向长安天子表忠,但同样也是要向邻居们表明自己的志向,以安他人之心。

    乾宁二年(公元895年)腊月初七,张承业带着使团以及张承奉的使者,终于回到了长安。

    此时,三镇之乱早已平息,李克用六月出兵,当月便攻破晋州,斩杀三镇节度使的同党王瑶,七月渡黄河,围华州,逼得三镇节度使之一的韩建登城求和。

    期间,李茂贞听闻李克用入关勤王,惊恐不已,想要劫走天子,迁往凤翔,李克用闻讯,只得接受韩建的求和,转而杀向李茂贞。

    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惊恐不已,当即斩杀养子李继鹏、以及与他勾结的神策军中尉宦官景宣之子景继晟,向被他劫持的天子请罪。

    李晔此时尚在凤翔军中,不得已,只能赦免了李茂贞,命令李克用进攻王行瑜。

    九月,天子车驾返回长安。

    十月,李克用大破王行瑜,大唐天子李晔将自己的宠妃魏国夫人陈氏赏赐给了李克用。

    十一月,王行瑜穷途末路,逃往邠州,遣使向李克用请降,李克用不许,王行瑜逃往庆州,被部下所杀,传首长安。

    三镇之乱就此平定,李克用不仅得了天子宠妃陈氏,更因救驾勤王之功,获封晋王,其部下将士,各有封赏。

    当张承业回到长安城时,李克用已经撤军,朱瑄、朱瑾不敌朱全忠,向李克用求救。

    李克用与朱全忠那可是死对头,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也就是十一年前,黄巢撤离长安之后,久攻陈州不下,准备进逼汴州。

    朱全忠自知不敌,于是向李克用求救。

    李克用率兵驰援,大败黄巢,将其驱逐。

    战后,朱全忠设宴,为李克用庆功。

    席间,李克用与朱全忠有了言语冲突,朱全忠怀恨在心,当夜派人围困,火烧上源驿。

    李克用多亏了亲兵拼死保护,才得以侥幸突围。

    然而三百亲兵,只剩数人,包括深受李克用喜爱的义子史敬思,为了护卫他,同样葬身火海。

    李克用为人重义,越是看重义气,就越是不能容忍别人恩将仇报。

    此事之后,李克用与朱全忠不共戴天,又如何肯坐视对方吞并兖、郓。

    哪怕道路不通,也得向河北藩镇借道,救援朱瑄、朱瑾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