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归义天下
繁体版

064 出城远迎,峡谷相见

    张承奉在唤来张进达,交待几句后,随即亲自领兵出城,前往迎接朝廷来使。

    位于祁连山中段,有一个贯通南北的峡谷,名为大斗拔谷。

    大业五年,隋炀帝杨广西巡,由张掖而归,便是走的这条峡谷,只不过骤遇极端天气,风雪载道,十万将士冻死大半,牲畜损失十之八九,可谓惨烈。

    大斗拔谷北起峡谷口,南至俄博岭,谷长五十余里,自古便是甘、凉之间的交通要冲。

    北侧峡谷口有一城,名为大斗城,东去武威二百里,西去张掖二百里,隶属于张掖,归甘州管辖。

    张承奉在击退嗢末人后,立即派遣契苾达曼为使,招降了驻扎在大斗城的回鹘守军。

    使团缓缓穿行在峡谷之中,两侧怪石林立,嗢末使者询问张承业道:

    “前方就是大斗城,再走二百里,就能抵达张掖,敢问天使是否要进城歇息?”

    此时已是黄昏,既然前方就有一座军城,张承业点头道:

    “也好。”

    话音刚落,只见天空中传来一声嘹亮的鹰蹄声,张承业抬头望向天空,正是一只苍鹰掠过头顶。

    顷刻间,前方传来嗡鸣的马蹄声,在这峡谷之中,俨然有千军万马之势。

    嗢末使者自然清楚,这是有大队骑兵疾驰而来,不由脸色一白,正要习惯性的下令护卫迎敌。

    却见张承业从容不迫的笑道:

    “莫慌,想必是张使君派人来迎我了。”

    嗢末使者一听,也终于回过神来,自己是与大唐的使团同行,莫非他张承奉还敢劫杀天使不成。

    苍鹰在天空盘旋,山谷前方扬起漫天灰尘,尘霾之中,一支千人规模的骑兵策马而来。

    靠得近了,骑士们纷纷勒住缰绳,在距离使团百余步时停了下来。

    只见人群中,一名锦衣少年越众而出,立马在了最前方。

    来人正是张承奉,他高声喊道:

    “在下敦煌张承奉,前方可是大唐天使!”

    “正是!”

    张承业应了一声,随即命令车夫驾着马车主动上前。

    他起初以为来的只是张承奉麾下一名部将,不曾想,对方居然亲自出城二百里相迎。

    此举也让张承业受宠若惊,他清楚,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若是无欲无求,张承奉作为四州之主,又怎会不辞辛劳前来。

    在皇权遭受冲击,恩威荡然无存的今天,又有哪位节度使会这般郑重其事的对待朝廷的使者。

    他们甚至不把长安城里的天子放在眼里。

    嗢末首领乞禄论之所以派遣心腹带人护卫张承业,也不过是希望能让张承业在嗢末与归义军的谈判中,能够帮忙说上几句话,使他能够赎回俘虏罢了。

    马车稳稳停下,张承业走下马车,此时张承奉早已翻身落马,他紧紧握住张承业的手,激动道:

    “可把张公给盼来了。”

    张承业笑道:

    “有劳张使君久候。”

    张承奉摇头:

    “未获旌节,怎能受此称呼,张公年长承奉许多,称呼我为张郎即可。”

    在相见之前,张承业还担心张承奉少年得志,必会眼高于顶,看不上他们这些阉人。

    自唐肃宗以来,宦官专权干政,也没落下什么好名声。

    “使君无需推辞,我不远万里来到河西,正是奉圣人之命,前来为使君赐节。”

    然而张承业并不知道,在他来之前,张承奉对内,甚至已经用上了河西节度使的名号。

    张承奉早就从提前回来的敦煌使者口中知晓了详情,一个沙州节度使,与他心中的预期相去甚远,但还是配合的流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喜悦之情。

    眼看太阳就要落山,如今也不是寒暄的时候,张承奉提议道:

    “日头将近,还请张公随我前往大斗城,承奉已经着人准备了酒宴,就等着与张公一醉方休。”

    “如此甚好。”

    张承业答应一声,见张承奉没有翻身上马的意图,只得问道:

    “使君若是不弃,不妨与我同乘。”

    张承奉等的就是这句话,他朗声笑道:

    “恭敬不如从命。”

    说着,张承奉应张承业之请,与他携手步入车厢之中。

    骑兵们护卫着马车驶向大斗城,而包括嗢末人在内的使团其余众人则紧紧跟在后方。

    车厢内,张承业与张承奉仔细询问起了他是如何收复的甘、肃二州。

    张承奉将他应龙家婚姻之请,出兵救援,从而三败回鹘,以及击退嗢末援军的经历尽数道出,只是隐瞒了他自号归义军节度使、河西节度使等事。

    张承业闻言,由衷赞叹道:

    “张使君行事屡屡出人意料,以奇制胜,也难怪甘州回鹘一败涂地。”

    张承奉却连连摆手:

    “张公谬赞,行军打仗,岂可一味地行险用奇,自当通晓正奇之道。

    敌坚则用正,敌脆则用奇,承奉尚且年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车厢内,十五岁的少年节度使与五十岁的老宦官侃侃而谈,二人说了许多。

    在张承业过去五十年的阅历中,从未见过有这样的少年。

    身居高位,却待人有礼,处事谦卑,哪怕小有成就,也没有半点骄气。

    使团进驻大斗城,正如张承奉所言,城中早已准备了酒宴。

    席间,众人言笑晏晏,待酒过三巡,嗢末使者见张承奉兴致颇高,自觉时机正好,便起身道:

    “张使君,在下奉苏论之命,前来拜谒使君,希望能与使君商讨有关赎回俘虏的事宜,我等愿重金赎买,还望使君应允。”

    嗢末使者的态度不可谓不恭顺,而张承奉也明显还保持着清醒,但他还是重重的拍在长案上,怒喝道:

    “让我将俘虏放回去,是要方便你们嗢末人重整兵马,再来袭扰甘州吗!

    我与嗢末,素无仇怨,嗢末却不宣而战,深入甘州。

    若非我早有防备,岂不是就要沦为你们的阶下囚!

    如果不是念在你们沿途护卫天使有功,在大斗拔谷时,我早已命人将你们乱箭射死,如今还敢与我讨要俘虏!

    晚宴之后,你等自行离开,回去告诉乞禄论,他若再来,烦请多带些人马,我正好统统捉去屯田开荒。

    居然妄想以金银赎买,哼!我张承奉又岂会因为财帛而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