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归义天下
繁体版

038 夫妻话别,高台训话

    大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六月十三日,沙州敦煌。

    清晨,天色微微透亮,大街小巷到处都热热闹闹的,人声鼎沸。

    一名老者勉励其子道:

    “回鹘人没什么可怕,张太保在的时候,甘州的回鹘人只能向太保俯首听命。

    “哪怕是张司徒(张淮深)时期,也曾攻克甘州。

    “你今日追随使君东征,上了战场,就得奋勇杀敌,以军功博取封赏,将来出人头地,莫要做出有损门楣的事,让为父被邻里笑话。”

    年轻的牙兵并没有出征前的惶恐,他高声道:

    “阿爷,你放心,此去,我定要立下功勋,让使君赏我些回鹘奴隶,今后您就不用在下田了,好好在家颐养天年。”

    老者拍着其子的肩膀,大笑道:

    “我儿好志气!”

    应召出征的将士们,无论是牙兵,还是外兵,都在与家人道别。

    嘈杂声中,王澄的妻子为他将包裹系在肩膀上,压低了声音叮嘱道:

    “打仗的时候,你可别闷头往前冲,躲在后方些,不要呈一时之勇。”

    王澄对妻子的话不屑一顾:

    “使君恩赐甚厚,我又岂能怯战,你的那些妇人之见,就不要再与我说,免得脏了我的耳朵。”

    王氏为之气结,若是按照她平日里的脾性,保管让王澄知道厉害,但今日是丈夫出征的日子,街道上又这么多人,为了给王澄留些面子,她还是忍了下来,低声道:

    “莫非夫君没有听说过吴起吸脓的故事,你若是感怀使君的恩义,在战场上一往无前,如果有了闪失,让我与肚子里的孩子将来如何是好。”

    “都说了不要跟我说你的那些...”

    王澄突然反应过来,看向妻子的肚子,惊喜道:

    “你有了?”

    王氏点点头。

    王澄激动不已,问道:

    “什么时候的事?”

    “昨天看的大夫。”

    王氏原以为王澄知道自己有了孩子,就会顾惜性命,哪知道他更兴奋了:

    “我非得立下战功,给肚子里的孩子搏一个前程。”

    “你怎么就是个榆木脑袋!”

    王氏气愤不已。

    王澄笑道:

    “你不明白,若是我怯战不前,被人瞧不起也就罢了,将来等儿子进入牙军,依旧只能当个马前卒。

    我如今舍生忘死,总好过将来他去拼死拼活。

    我相信,即使我战死沙场,使君也不会亏待我的家人。”

    说着,王澄正色道:

    “你给我听好了,如果我没有回来,你可以改嫁,但必须替我将孩子养大,不许让他改姓。”

    王氏恶狠狠的瞪着他,啐道:

    “呸呸呸!说什么晦气的话!

    再说了,你就肯定我肚子里的一定是儿子,就不能是女儿?”

    王澄一瞪眼:

    “女儿也得跟我姓!抚恤正好留给她作嫁妆。”

    王氏恼道:

    “你就不能说些吉利话。”

    王澄嘿笑着,见别的士兵都陆续前往军营,他握着妻子的手,说道:

    “我离开之后,你要照顾好自己,夜里必须锁好门,安心等着我回来。”

    王氏点点头,又叮嘱道:

    “记得穿厚实些,关键时刻,还可能救你的性命。”

    “知道了,知道了。”

    王澄与妻子道别,转身离开。

    王氏在身后喊道:

    “我等你回来给孩子取名字!”

    王澄头也不回的朝身后摆摆手,扬长而去。

    ......

    净香庵,禅房内,张承奉与李玉迎对坐。

    李玉迎为张承奉斟了碗茶,说道:

    “我以为你不会来了。”

    “大战当前,总觉得心神不宁。”

    张承奉并没有去端茶杯。

    李玉迎笑道:

    “张使君心绪不宁,跑来我这做什么,你连茶都不敢吃,莫非在我这还能让你感到安心。”

    说着,李玉迎端回茶杯,品了一口,以示自己并没有在茶中下药。

    张承奉没有解释,他起身道:

    “我只是想来见见你,如今人已经见着了,也该走了。”

    李玉迎默不作声,在张承奉推门而出后,李玉迎又起身快步追到院子里。

    “你说过你要开创伟业,可不能出师未捷身先死。”

    “当然!”

    张承奉在沙州文武的簇拥下,来到军营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一千牙兵与两千外兵都已经在高台下等候。

    另有两千将士,也正在张文彻的征召下,有条不紊的向瓜州城集结。

    张承奉收到了张文彻的回信,但是他并没有采纳张文彻的谏言。

    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一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哪能退缩。

    龙突骑与龙姬注视着张承奉走上高台,台下的三千将士欢呼雷动。

    “诸位,静一静。”

    随着张承奉的呐喊,全场鸦雀无声,众人屏息以待,想要看看这位年轻的节度使想要说些什么。

    这并不是张承奉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站住高台上。

    要知道,读高中时,他还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做过主持人。

    张承奉深吸一口气,大声道:

    “有人劝谏我,让我罢兵,坐视肃州被回鹘人吞并。

    我问他为何,难道他就不知道唇亡齿寒吗,回鹘人占据肃州之后,就会与我们睦邻友好?

    不,他都知道。

    但他告诉我,回鹘人骁勇善战,而我们归义军的将士,已经十多年没有经受过战争的历练。

    我们,已经不再是当年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归义军!

    你们,只能在接连不断的内乱中,伸手讨要赏钱!”

    话音刚落,台下就炸开了锅,众人纷纷喝骂,甚至不少人激动的追问,究竟是谁瞧不起他们,俨然是要寻那人的麻烦。

    张承奉喝道:

    “肃静!”

    众人压抑心中的愤怒,安静下来。

    张承奉满意的点点头,中气十足的继续道:

    “我感受到了你们的愤怒,请记住这种感觉,被人轻视的感觉!

    你们的祖辈追随我的祖父,东征西讨,为归义军铸就了赫赫威名。

    如今,我们消除了内乱,也是时候让那些轻视我们的人知道,归义军依旧是原来的归义军,而甘州回鹘,依旧要匍匐在我们的脚下,摇尾乞怜!

    此战奋勇搏杀者,我必有重赏,哪怕战死,我也会将抚恤如数发下,照顾你们的妻儿。

    怯战不前之人,今后也别再吃粮饷了,我分你一些田地,今后安心在家务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