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归义天下
繁体版

016 陌刀牙兵,夜访大营

    牙兵往往都是纯粹的武夫,他们不事生产,一门心思琢磨杀人技艺。

    当然,偶尔也会在他们对节度使感到不满时,以下克上,给自己换一个节度使。

    这一点,河北三镇之一的魏博镇最有发言权。

    ‘长安天子,魏博牙兵’的谚语,可不是空穴来风。

    魏博牙兵们父子世袭,姻党盘互,骄纵不法,桀骜难制。

    牙兵本是节度使的亲兵,然而,自最后一任田姓节度使田布被牙兵们逼迫自尽以来,包括田布在内,九任魏博军节度使,就有田布、史宪诚、何全皞、韩简、乐彦祯等五人被牙兵们驱赶下台。

    其中,只有韩简一人逃得性命,却也因为气愤难平,在不久后,突发背疽而亡。

    魏博牙兵只是典型,绝非孤例。

    以下克上,就是晚唐武夫们的传统技能,这时候,节度使的威望就很重要了,一旦威望不足以压服众人,稍有不慎,便会出现内乱。

    张承奉自身在归义军中并没有什么威望可言。

    好在敦煌远离中原,沙州牙兵此时也并没有沾染上各地藩镇同行的习气作风。

    此前两次政变,张淮深是死于他的庶子张延兴、张延嗣之手。

    而张淮鼎打出的旗号,也是为张淮深报仇,平定张延兴、张延嗣之乱,在事后将二人杀死,并非张淮鼎攻杀张淮深。

    一如爱国的吉米仔不能自己动手杀害他的干爹阿乐。

    因此,记载着张淮深功绩的《张淮深变文碑》、《张淮深碑》才得以留存。

    而诛杀索勋是沙州豪族们尽数参与,为了恢复张氏统治的一次政变,并非牙兵们自发作乱。

    与中原藩镇动辄上万精兵不同,沙、瓜二州土地贫瘠,供养不起太多的人口。

    哪怕是河西沦陷之前的唐玄宗天宝末年,沙州也仅有6395户,共计3.2万人。

    在张承奉祖父张议潮起义前后,沙州因为遭受吐蕃近百年的奴役,仅存2万人左右。

    不过在摆脱吐蕃奴役后,经过张议潮、张淮深两代人四十余年的治理,虽然常常与周边势力发生战争,但也因此,河西各地的财富大量汇聚在沙州。

    百姓生活富裕,人口得到极大的增长,如今又恢复到了天宝末年时期的规模。

    瓜州的情况同样如此,只不过人口比沙州略少。

    二州共计有民五万余人。

    别看张议潮派遣张淮深攻打凉州时,拨给了张淮深精兵七千,但这是在当时归义军坐拥十一州的情况下。

    如今的归义军仅有沙、瓜二州,虽然河西民风彪悍,可谓全民皆兵,但真正能够称得上精锐的只有规模在一千人的陌刀牙军。

    这支陌刀军自从建立以来,就跟随张议潮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

    《张淮深变文碑》中,就记载了陌刀军跟随张议潮击败回鹘人的战斗:‘然后收军遮逆虏,陌刀生拥入敦煌。’

    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当年那支威名赫赫的陌刀牙军,并非最初的那些面孔。

    但是陌刀军时至今日,依然是震慑周边势力,保卫沙州的核心力量。

    夜色中,守卫营门的什长望见六匹快马奔来,喝止道:

    “来者通名!军营重地,不可擅闯!”

    跟在张承奉、罗通达身后的阴仁贵发觉是自己的部下,立即大喝道:

    “使君亲临,不得无礼!还不速速召集营中将士,在校场聆听使君玉音!”

    什长听见熟悉的嗓音,放眼看去,正是自己的旗正阴仁贵。

    在府兵制瓦解之后,大唐兵制杂乱无章,各地藩镇都有自己的标准。

    而归义军以十人为一什,设什长,十什为一旗,共计百人,设旗正、旗副。

    五旗为一都,共计五百人,由校尉统领。

    陌刀牙军共有两都,今日留在营中值守的便是其中一部,而守卫营门的则是阴仁贵麾下其中一什。

    什长只在除夕的驱傩盛会上,远远望见过节度使张承奉,当时没有看真切。

    但阴仁贵等四名旗正以及看上去唯少年马首是瞻的罗通达,什长还是认得的。

    他立即派遣手下通知营内的各旗将士,自己则为张承奉等人领路,将他们带往校场。

    校场高台上,张承奉站在最前沿,就着火光,目光扫过台下匆匆集结的五百将士,长刀林立,但张承奉的心情却很平静,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紧张。

    台下嗡嗡之声作响,都在低声议论一贯不理会军政的节度使为何在大喜的日子,突然夜访军营。

    “使君,深夜召集我等,是有何事?”

    胆大之人出言询问,却遭到张承奉身后的罗通达、张良真、阎子悦、浑鹞子、阴仁贵等人怒目而视,赶忙又必了嘴,退回队列之中。

    深呼吸后,张承奉对着今夜留守大营的五百将士朗声道:

    “诸位之中,也许有人认得我,但我今日还是向你们重新介绍自己。

    我姓张,张太保的张,名承奉,受众人拥护,继承先祖的遗志,如今暂为归义军节度使。”

    自古以来,姓张的太保不止一人,但在归义军,则独指张议潮。

    听张承奉提起张议潮,台下议论之声戛然而止。

    张承奉如今在牙军之中,确实没有威望可言。

    但他的祖父张议潮却受众人的尊崇,当年,张议潮的死讯从长安传回敦煌,河西百姓万众悲哀,哭声震天。

    这些陌刀牙兵,在他们少年时,也没少从祖辈口中听说被吐蕃奴役的悲惨生活,以及父祖们跟随张议潮驱逐吐蕃、收复河西的故事。

    见众人安静下来,张承奉倍受鼓舞,他继续道:

    “先祖披荆斩棘,开创基业,岂料在他故去以后,归义军日渐衰微,处境越发艰难。

    前有张延兴、张延嗣作乱,弑父杀兄。

    先父平定祸乱,立志复兴,可惜天不假年,溘然长逝,二载而终。

    又逢索勋弄权,以致家业旁落。

    我与姑母密谋,诛杀奸贼,方使基业危而复安,幽而复明。

    怎料,权欲动人心魄,节度副使李弘愿阴谋作乱,欲引回鹘为外援,纵容其劫掠沙州,以换取回鹘人支持他夺取权位!”

    此话一出,台下顷刻间炸开了锅,众人无不怒骂李弘愿引狼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