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归义天下
繁体版

015 大喜之日,独守空闺

    临近黄昏,张承奉在李家众人的簇拥下,将新娘迎回了自家府邸。

    所谓婚礼,又名昏礼,便是在黄昏之时举行。

    新娘进门时,亲戚、宾客都要从小门而出,再从正门而入,其意是要踏着新娘的足迹,沾一沾喜气。

    张进达趁着众人离开的机会,不露声色的将一张纸条塞给了罗通达。

    而张承奉则带着李玉迎,先拜家中的炉灶,再拜天神地诋,又往家庙拜过列祖列宗。

    待宾客们重新进门,一对新人才在他们的注视下,缓缓步入礼堂。

    张承奉与李玉迎拜过尊长,又向观礼的宾客们下拜行礼。

    唐朝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朝代,即使是晚唐,也留有盛唐时的部分习俗,例如行却扇礼时,新郎要做却扇诗来打动新娘,才可以看到对方的容貌。

    张文彻担心张承奉出丑,特意为他提前作了一首,但张承奉却自有准备。

    只见他牵起李玉迎空闲的左手,咏道: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

    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

    拟把名花比。

    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

    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上阕咏罢,众人纷纷看向张文彻,都以为是他为张承奉代笔,就连李张氏、李弘愿也尽数看向了他。

    张文彻连忙否认:

    “这是使君自己所作,说的都是他的真心实意,并非老夫代劳。”

    众人哗然,就连被团扇遮住面容的李玉迎也都忍不住惊呼一声,她可从来不知道自己的表哥有这般文采。

    张承奉充耳不闻这些喧嚣,他继续吟咏着下阕: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

    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关。

    且恁相偎倚。

    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

    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心意。

    为盟誓。

    今生断不孤鸳被。”

    在众人的喝彩声中,李玉迎放下了团扇,深情的注视着张承奉。

    这首《玉女摇仙佩·佳人》是柳永众多作品中的一首赠妓词,遣词造句,用情颇深,正适合被张承奉用来却扇。

    俗话说唐诗宋词,词作为诗的别体,萌芽于南北朝,在唐朝兴起。

    之所以说宋词,不过是在宋代进入了全盛时期。

    但早在唐朝,词已经能够登上大雅之堂,与李商隐齐名的第一位词作大家温庭筠对此贡献颇多。

    只不过斯人已逝,张承奉晚来了数十年,无缘得见。

    众人还在惊叹于张承奉在诗词上的才情,婚礼仍然在继续。

    行过沃盥礼,洗手洁面后的张承奉与李玉迎对坐。

    李玉迎的目光始终落在张承奉的身上,含羞带笑。

    侍者往他们的碗中各夹了一片肉,二人相互行礼后,一同进食,即为同牢礼,以示双方同吃一份肉,今后也将共同生活。

    随后,他们各自剪下对方的少许头发,结发放入锦囊之中,交由李玉迎保存,这便是结发夫妻一词的由来,意为丝缕绾扣,永结同好。

    夫妻二人起身对拜,所有的礼仪流程几乎都走了一遍,在宾客们的欢笑声中,二人被送入了洞房,只不过按照习俗,张承奉需要倒着行走。

    来到新房,到处都张贴着红囍字,众人哄笑着闹洞房,但也适可而止,毕竟他们二人身份不比寻常。

    一个是归义军节度使,一个是李家嫡女。

    张承奉与李玉迎饮过合卺酒,宾客们纷纷回到前院宴饮,独留张承奉与李玉迎坐在屋内。

    昏暗的烛光下,李玉迎也许是知道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她低眉垂眼,不敢去看自己的丈夫。

    张承奉听见脚步声已经消失远去,突然站起身来,李玉迎心跳骤然加速,都快蹦到嗓子眼了。

    却听张承奉轻声道:

    “玉迎,我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必须暂时离开。”

    李玉迎不明白这样的大喜日子,张承奉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延后。

    她心中不由为之失落,却也只能强撑笑容:

    “夫君早些回来,莫要忘了今夜洞房花烛,还有妾身在房中等候。”

    张承奉点点头,正要推门而出,又转身对李玉迎说道:

    “答应我,不要离开这间屋子。”

    李玉迎重重点头。

    张承奉离开后,直奔侧门,罗通达按照纸条的提示,早已在酒席上借口脱身,在此恭候。

    与他一同来的,还有牙将张良真、阎子悦、浑鹞子、阴仁贵。

    所谓牙将,不过是牙军中的中下级军官,地位并不高,因此他们的离开,并没有引起旁人的注意。

    四人也是在收到张进达的纸条后,相继来到了这里。

    远远望见张承奉匆匆走来,他已经褪下了显眼的红色礼服。

    罗通达立即行礼道:

    “下官拜见使君。”

    其余四人也纷纷向张承奉见礼:

    “末将拜见使君。”

    “诸位无需多礼。”

    张承奉将罗通达等人一一扶起,说道:

    “如今外戚专权,张某身不由己,幸得先祖保佑,承蒙遗泽,能有诸位义士相助,张某不胜感激。

    事情紧急,多余的言语,暂且留到日后再说,还请诸位护送我前往军营,成败在此一举!”

    罗通达等人既然出现在此,也是下定决心要跟随张承奉政变夺权,当即跟随他由侧门而出。

    门外,张进达早已备好了六匹马,其中之一正是此前张承奉迎亲的坐骑。

    众人翻身上马,在夜色中策马疾驰,奔赴牙兵大营。

    而此时正在推杯换盏,把酒言欢的宾客们,沉浸在欢宴的氛围中,欣赏着歌舞,对于新郎已经悄悄离开,一无所知。

    张文彻表面看上去,从容镇定,但实际上,却是心乱如麻。

    对于张承奉的计划,他其实早就知情,先前对罗通达谎称不知,不过是出于谨慎的习惯而已。

    张承奉担心李家一党,有人趁乱逃走,于是决定先往牙兵大营,争取他们的支持。

    只要等到这些人的拥护,封锁各处城门,事情就算成了大半。

    而这也是张文彻所担心的,张承奉平日里的表现无可挑剔,可真正面对那些武夫,谁又知道他会不会怯场。

    今日政变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张承奉能否获得军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