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故事
繁体版

央视录播始末.1

    脑子太兴奋,老是睡不着觉。起先是肚子痛,接着又开始拉肚子....

    也可能是,丈夫君与原厂同事伟、文、生,一同打扑克忘了时间?都过深夜12点钟了还没回家?我在等待中,超过了平时安睡的时间?

    不过,我想我失眠的最主要原因是受5月1日,中央电视台2台“生活栏目”的金点子大赛刺激!

    央视播放的画面中,“金点子”大赛经过选拔,有三人入围。

    其中一个的点子,据他自个介绍“创意发明”的垂直壁挂式,绿色植物如,花叶藤、仙人球等等。可用各类办公室,大公司的绿化。还可对这些花卉进行置换或者租赁等等.....

    我听了真的很不服气!因为,我早在六七年前,在我们的小城,解放街360号经营插花、工艺品的时候,就已经创造了壁挂式插花作品。并很顺利的作为商品出售!!

    虽然,因为办厂。没有继续坚持经营花卉,工艺品商店。但是,那一颗热爱的心始终还在。这不,前些日子,在厂里空闲的时候还信手,线描画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壁挂,并在其中设计了插花图案...

    我在想,中央电视台2台“生活栏目”的金点子大赛,那个自称创意的人得了第三名。获得了壹万元的创造资金。也不知此人真的申请过专利否?

    就我的设想与作品去申请专利?应该说美化家居环境是大势所趋。

    明天,我就去相关部门打听打听申请专利的有关事项。

    我还拿了像机出门,与女儿说:“到十里开外的九龙水库,去找在那里钓鱼的爸爸。

    刚出门真是凑巧!卫星路通住党校的大斜坡上“互不相让”的,并排拥挤着四辆车,从左到右是小货车、轿车、拖拉机、公交车。由于,挤得太紧,居然,前不能进!后不能退卡住了。

    本来么,卫星路是单行车道,路窄。怎经得起这样的拥挤?

    再加上看热闹的市民们,场面更是壮观!我不失时机地抢了个新闻抓拍。

    看来去九龙的路被堵。就索性带上女儿,开着摩托车去了反方向的白云水库玩。

    难得的,与女儿一起爬峭壁,摘野花,“偷”摘农民种在路边上的佛豆角吃。后来,想想挺危险的!因为这块峭壁非常陟峭,如刀削般的悬崖。看下去有几十米深?带着未成年的女儿,假如一失足就成千古恨了......

    2001年5月2日深夜

    昨天,外出挖了一些湖西泥。在桐琴镇的小厂里捏了几个壁挂式花器。半圆、半圆锥、半长方口的。今天,心血来潮,架起火盆烧烤起窑来?

    让君笑话了老半天,说:“你火烧的这么猛?肯定失败!”

    我确不以为然,泥捏的东西加加温,就应该是增加强度的。我还在花器四周放上木屑...

    结果是,当我自以为的烧窑烧了好长时间,感觉快成功时。

    我精心制作的“作品”却裂缝了。自己想捏好花器的想法是失败了。

    让君猜了个正着!他还说:“虽然不懂什么烧窑枝术,可是,大概知道火应该慢慢的慢慢的烧才会成功吧?

    2001年5月9日晚9时

    昨天中午,看看阴着天,想出去摘野子吃。跟君一提,立马得到君的呼应!骑上摩托车往我们小厂的工人,沉香所描述的:“新宅那边,过桥一路上都是‘红妞!’险火。”意思是,野草莓很多。

    我和君被沉香说的心痒痒的。心想今天肯定是丰收而归!而且是大饱口福了。

    实际上,是空跑一趟气油费。

    君不失时机的钓了一会儿鱼。我呢没有摘到野果子,捡拾了几块石头,外加一大把水葫芦.......欣赏了山野的景色。但还是被突如而来的雨淋的潮潮的。

    鱼不上钩,又没野莓子采,我们就回厂了。

    此时,雨是越下越大了。君问我:“有没有交电话费?”我说:“我现在就去交!”

    我的目的是,把我的“土窑”烧失败的壁挂式花器,用其他方式表达出来?比如,用铁皮?我询问工人沉香,这小村里有没有修补钢精锅之类的手艺人?沉香说:“今天是集日,有的。在老街卖牛肉铺的两间店旁。”

    我披上雨衣,开着摩托车往老街而去。老街很有时代气息,恍若回到了民国时期的街景。

    果然,看到了那个手艺人。他坐在小竹椅上,地上散乱一堆塑料盆一类东西。手艺人他不知是为了招揽生意?还是比较喜欢京胡?装模作样的拿着京胡“剪板”来着。我因为我的女儿整个小学阶段,每周一节课的课外学习二胡。我多多少少还是有点鉴赏力的。听到手艺人拉的京胡曲调实在不好评说。

    我打断他的拉唱:“能不能做出我泥塑样的‘花器’?”手艺人是一位矮胖的中年男子,有口吃病。说话王顾左右而言他.....与他对话老半天,才搞清楚他不会做此活。我不由得大失所望!

    交了电话费。我记得赵宅那边有打铁铺。

    就冒着大雨骑车寻找。果然,看到了打铁铺。店里没有人?闲着!我支好摩托车。

    此时,看到从隔壁副食品店出来个精瘦男子。此人就是铁匠铺的老板,准确说是铁匠师傅!

    我拿出,我手捏的泥塑”花器“开门见山问:“会不会打?”师傅回应:“会!”师傅效率很高!立刻忙碌起来,帮我寻找花器大小的铁皮。但是,没找到恰当的料?只有一块大小适中?

    我就让他先加工半球型的。他说:“这块料溥!可以生打!”叮叮当当地在铁墩敲打起来。我座在边上,左一声师傅右一声师傅的。这师傅收费那是相当的公平!!这三件加工铁器。只收我15元钱。

    这铁铺非常传统。与我小时候的记忆一模一样!也是砖砌,手拉风箱的。我还发现铁砣上还贴着10cmX10cm见方的小红纸。我好奇问铁匠师傅:“这红纸有什么讲究吗?”师傅笑笑:“没什么讲究,只是过节的时候贴上的。”师傅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手艺人,他虽然收了钱。但是,他还是让我先回,稍晚一点再来取,目的是帮我再鼓捣鼓捣....

    我晚些再回来取时,这三件“宝贝”还真让师傅生生整出了雏形来了。经过我的指点,再修改基本打出了花器的型状!师傅说:“这活儿,要是叫别人还不一定做得出来呢?”“我是凭着年轻时做过米切?才能帮你做成这样。”

    还说:“比你的泥巴漂亮多了吧?”

    我答:“嗯,确实精美多了。”谢谢师傅阿!.........

    2001年5月10日晚1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