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繁体版

第五十一章 大学专业选择

    张士奇之前跟李长河打赌,倒也不是完全的靠赌。

    而是那已经八月份了,全国各地的招生计划早就上报了,已经过了招生季了。

    说实话即便是要改,他认为大概率也是明年改了,怎么都没有想到,上面会有这么大的魄力,在今年还剩几个月的时候,直接改了。

    冬季高考招生,闻所未闻啊!

    “这也算是加恩科了,算你赢了,如果哪天上面改了政策,房子允许自由买卖了,我这院子就卖给你。”

    “不过话说回来,到时候你要拿不出钱来,可别怪我不卖”

    张士奇也是个痛快的人,没有反悔。

    李长河笑着点点头:“放心,只要你不狮子大开口,我铁定拿的出钱来。”

    他给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稿子已经送过去了,不过现在还没有发钱,也没有结算。

    因为稿子要等《人民文学》杂志刊发,另外出版社那边还得校准。

    李长河也不着急,反正算上出版社和杂志的稿费,他手里打底四千块存款了。

    李长河不知道80年几月份出政策,但是肯定80年是允许房屋买卖的。

    两年多的时间,哪怕光写稿子,李长河手里都能攒成万元户。

    更何况,李长河心里还有更大的计划。

    如果做成了,万元户算什么。

    “瞧不起人呢,我差你那三瓜两枣的?”

    听李长河晃点他,张老头忍不住吹胡子瞪眼的说道。

    两个人相处就是没啥年龄上的差距感,在这个年代,都属于另类。

    “行了,起来,别占着我的椅子。”

    张老头把李长河从躺椅上赶走,然后自己舒服的躺了上去。

    “你小子准备参加高考,打算考哪里?”

    “天凉了,回头躺椅上得加个软垫了。”

    “我觉得京城的学校也就那么几所,考个北大吧,感觉北大还行。”

    李长河轻描淡写的说道。

    说实话,这句话说的年代有点早了,旁边这老头,恐怕是理解不了这句话的格调的。

    “你小子还真是能吹,北大还行,那可是京师大学堂”

    “你要是真能考上北大,我老头就送你个好东西”

    张士奇看着李长河,满是不屑的说道。

    李长河叹了口气:“大爷,别这样”

    “你老是这样跟我置气,我怕哪天你输得棺材板都没了。”

    我特么可是个挂比,你能比吗?

    李长河心里默默地感叹说道。

    “这你甭管,你这要是真考上北大,放以前那就叫上了国子监了,我送你个东西不算什么。”

    张士奇毫不在意的说道,

    “行啊,那你准备好吧。”

    既然老头要送,李长河当然不会拒绝。

    闲扯了一会,看看天色差不多了,又看了一眼手上的手表时间,李长河起身。

    “到时间了,不跟你扯了,接对象去了。”

    随后,李长河骑着自行车,一路风驰电掣的往协和医院赶去。

    接上朱啉,两个人顺路又去了一趟全聚德,当然现在它们还没改回全聚德的名字,而是叫京城烤鸭店。

    两个人没在那吃,而是花了16块钱,打包带走了两只。

    这年头,全聚德的烤鸭8-10元钱一只,不用票,因为太贵,还可以买半只。

    李长河不差那点钱,买上两只两家一边一只,鸭架也选择带了回去,可以熬老鸭汤喝。

    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六点多了,沈玉秀其实已经做好饭了。

    “你这买烤鸭也不说一声,我这都炒好菜了。”

    沈玉秀气呼呼的冲着李长河说道。

    李长河不在意的摆摆手:“没事,妈,现在天凉了,菜放一晚上又不会坏,明儿个早上吃一个样。”

    “再说大不了咱们晚上两个菜呗,就你炒的这点菜,一会就吃光了。”

    李长河最近行踪不定,只要她回来李长河不在家,那她做饭一般就会少做,因为李长河大概率是在外面吃的。

    “没事,今天就当加餐了,咱们慢慢吃。”

    李立山这时候坐在那里,慢条斯理的说道。

    “就你会当老好人。”

    沈玉秀冲着李立山吐槽了一句,然后进厨房找了个盘子,将分好的烤鸭放在了里面。

    一家人吃完之后,李立山看着李长河,温和的问道。

    “长河,你打定主意考北大了?”

    “对!”

    李长河点点头。

    “我觉得啊,别定那么死,报志愿的时候,多报几个学校也行。”

    “再不济也报个工业学院。”

    沈玉秀委婉的提醒说道。

    他们两口子都在工业学院上班,报个工业学院,录取也能说上话。

    “不,就报北大”

    李长河认真的说道。

    对他来说,北大跟别的学校不一样,如果考不上北大,他去别的学校都无所谓的,反正是混个干部身份,然后八十年代博浪。

    但是去了北大,那么李长河就有另一种选择,一种将前世记忆完美转化出来的选择。

    他对北大没有什么滤镜,但是在这个年代,李长河非常需要北大这个招牌,来支持他下一步的计划。

    “好了,北大就北大,我看他对理工科也不感兴趣,恐怕没心思做研究。”

    “你让我找的北大如今的院系表,我今天帮你查了,你想考文科,能选的不多。”

    “最合适的,就是中文系,然后就是哲学系,历史系这些。”

    “你想好自己报哪个了吗?”

    李立山今天特意帮儿子问了北大那边的情况,这也算是提前的筛选了。

    “那还用说,咱长河肯定报中文系啊。”

    “这都写文章上杂志了,那还用选别的?”

    “也就是作协没恢复,要不然我估计你肯定能进作家协会的。”

    沈玉秀理所当然的说道,他们这些人,对于文化人还是有一种滤镜的。

    “不报中文系,北大那边,我记得有经济系的吧”

    李长河冲着老爹李立山认真的问道。

    “经济系?”

    李立山诧异的看着自己的儿子,怎么也没想到,李长河竟然要报什么经济系。

    “经济系是有的,不过今年好像他们只有一个专业,就是政治经济系,你确定你要考这个?”

    李立山有些迟疑,经济系以前啊,就是商科。

    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底位!

    而前些年就更不用说了,经济系这些人属于重点被改造的群体,毕竟十个经济系里有八个是留洋背景的。

    现在虽然说环境好了些,可是谁能保证上面不会反复?

    这种情况下,李长河竟然要报经济系,在李立山看来,风险太大了。

    “确定,到时候就报这个!”

    李长河确定了专业之后,心里就下定了决心。

    今年的高考,就报北大的政治经济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