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这届读者很给力啊!

    “妈,那些钱和票你没动吧?”

    李长河一边吃着饭,一边好奇的问道。

    “拆了几封,一看里面有钱和粮票,我就塞回去了,都在那袋子里呢。”

    沈玉秀说实话,看到钱和粮票的瞬间,也不知道这种行为算什么,赶紧给塞回去了。

    “嗯,回头我看看。”

    李长河很快吃完饭,然后又去将一个参包取了过来。

    “这是什么?”

    李立山看着李长河手里捧得东西,好奇的问道。

    “人参包,我从虎林那边买的。”

    “这是颗正宗的老山参,品质很不错的,爸你回头自己泡点药酒。”

    “你自己去同仁堂打听打听,或者有什么朋友之类的你熟悉的,让人家帮你泡上,偶尔喝点对身体好的。”

    李立山并不嗜酒,但是他们这个年代的人前些年都经历了不少磨难,身子骨肯定有损伤。

    李长河没有自己揽这一摊子事,就是因为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李立山自己找大夫或者熟人,能搭配出适合他的药酒。

    毕竟人参配不同的中药材,疗养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哦?”

    李立山好奇的接过人参包,然后小心翼翼的打开,看着里面的人参。

    “原来老山参是这样的,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李立山这时候感叹的说道。

    李长河有些诧异:“不会吧,爸你没见过老山参?”

    听到李长河的话,李立山笑了笑:“我当然没见过。”

    “我跟你爸年轻的时候又没钱,等到大学毕业开始教书,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我们一门心思的搞研究。”

    “那时候国家物资本身就少,我们工资也不高,后来还得养活你们姐弟两个。”

    “再后面更不用说了,去了农场干校,天天干活。”

    “也就是现在你爸工资高了点,人参这一直都是高级药材,我跟你爸哪舍得买。”

    沈玉秀在旁边解释说道。

    “好吧。”

    李长河点了点头,还是他想的太简单了。

    “你这回来,不会就光给你爸买了东西吧?”

    沈玉秀这时候又追问道。

    李长河立刻答道:“你也有,带了点山货,也有灵芝什么的,你滋补一下,还有蛤蟆油。”

    “谁说我了,我是说人家琳琳。”

    “人家现在跟你谈朋友,又帮你买票又帮你置办衣服的,你这回来,没给她带点东西?”

    “哦,这个啊,那哪能啊,肯定带了。”

    李长河又不是这个年代的直男,受过后世熏陶的他,这点意识还是有的。

    其实最早的时候李长河是想给朱啉带一件貂皮大衣的,毕竟现在马上九月了,京城天也要凉了。

    冬天的燕京城,还是很冷的。

    只是,在看了价格之后,李长河表示自己孟浪了。

    最后,只能买了一件羊毛衫。

    至于版型,也只能根据身高体重让售货员估算了一下。

    反正这年头也不讲究什么修身款,大部分都是宽松版的。

    “那就行,你啊,多上点心,别老是大大咧咧的。”

    沈玉秀又冲着李长河叮嘱了一番。

    说实话能找到朱啉这么个儿媳妇,沈玉秀心里可是乐开了花,这段时间可没少炫耀。

    吃完了饭,李长河回到了自己的屋里,看着屋子角落里的两大袋子书信,李长河走了过去。

    最上面的几封,果然拆开了,李长河翻开一看,果然有的夹着钱,有的夹着粮票。

    嚯。

    大团结。

    看着一张信封里面展现出来的钱币的一角,李长河已经分辨出了全貌。

    真有钱啊。

    李长河随即抽出了这封信,看了起来。

    “凌绝同志:你好,我是一位魔都下乡的知青,如今在南广插队,我特别认同你写的那篇文章.......”

    好嘛,夸咱的,还打赏给钱,真土豪大佬。

    李长河扫了一眼,随后将钱和信塞了回去。

    随后,李长河又打开了一封,这里面没钱了,也没票。

    “凌绝同志,我必须要给你纠正一下,你写的关于知青下乡的生活是不对的,我们根本没有你说的那些......”

    李长河看了开头,就淡定的将信塞了进去。

    这是个说党,自己不写,喜欢教人怎么写。

    真是闲的!

    然后,李长河抱着抽奖的心思,又拆了一封新的。

    这......还不如不拆呢。

    开篇就是“凌绝你个思想歪曲的怀份子,隐藏在知青中,竟然污蔑我们的......”

    好家伙,这哥们脾气暴躁,上来直接开骂,那看个锤子哦。

    后面李长河又拆开了一些,有好有坏。

    有夸奖的,也有嘲讽的,还有一些分享生活的。

    倒是可以提供不少素材。

    钱大致算了一下,总共差不多有二十来块钱,除了最大的那张十元的大团结,剩下的就是一元的,两元的。

    粮票都是全国粮票,差不多也是收到了十斤左右,零零散散的也是各种散票。

    而这只是一小部分,李长河拆了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要是按照这个比例,这两大袋子信拆下来,估计能攒个百八十块钱没问题。

    粮票也能攒上个几十斤。

    可惜啊。

    这要是几十年后的打赏,李长河收了也就收了,那时候社会发达,大家都不差钱,赏个一块两块的也不算什么。

    可现在,一个个吃不饱穿不暖的,这钱能收吗?

    更何况,自己接下来可是要成为亿万富豪,站在人类社会链顶端的男人,能差这点钱?

    这些人真的是麻烦,这要是挨个回信,那不得累死?

    李长河揉了揉脑袋。

    算了,还是来个通电全国吧!

    随后,李长河坐在了书桌前面,然后拿起笔,开始郑重的写一篇稿子。

    很快,一篇上千字的稿子就写完了,大意反正就是大家都辛苦,哥有稿费,不差钱。

    所以不用信封里寄钱和粮票,已收到的也会原路退回。

    写完之后,李长河顺便从一旁的稿子里,又抽了一份稿子。

    回头一起丢到人民文学去。

    想到这里,李长河又忍不住想到了自己的其他马甲。

    那些马甲,应该没有太有轰动的稿子吧,应该不至于也几麻袋的书信吧。

    算了,等回头有时间再问问吧,实在不行,就只能多赚钱,然后学学某位童话大王,买几套四合院,专门用来存放读者来信。

    以后说不定也能吹个牛逼。

    “什么?我那价值几十亿的四合院?”

    “当年真不是我想买,读者来信太多了,完全放不下,想买商品房又没地方,只能凑合凑合,买四合院放这些信了。”

    想到未来自己轻描淡写装比的场面,李长河嘴角忍不住泛起一丝微笑。

    这到时候,逼格也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