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回京!

    “海文,大姐,我走了!”

    虎林县火车站入口,李长河将怀里的妞妞递给了大姐李晓君,然后冲着来送他的李晓君一家和海文挥了挥手。

    然后带着他满满的遗憾登上了返京的火车。

    他在虎林县一共待了三天,期间除了帮大姐收拾了新房子以外,就是带着她们进县城采购了一番,比如说妞妞身上的新衣服。

    而且买的都是不用票的高档服装和物品,毕竟李长河没有这边的票。

    除此之外,李长河本来还想着搞点好东西。

    但是了解了之后,满腹怨气。

    年代文误我啊!

    此时的李长河,旅行袋里面,只有两颗用松树皮包好的上了年份的老山参。

    但是不是那种百年份的,按照参把头的说法,也就是五六十年的样子。

    两个四品叶山参!

    这还是陈西岭帮他找了几个老参把头,从他们手里买下的。

    像那种六品叶的百年参王,现在大山里也很少能见到,即便是见到了,也很难留住,都得卖了分钱。

    因为参把头都是带一群人进山找参,那种独立找参的走山人太少了,人跟着你进山得赚钱啊。

    这种挖到好货根本留不住,消息也藏不住,上面药材公司会闻风而来。

    至于李长河设想的红参贩运计划,也在跟陈西岭的酒桌上一顿酒给喝没了。

    因为陈西岭明确告诉他,这年头投机倒把的界定。

    根据七零年二月下发的《关于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指示》,任何无证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从市商业活动;不许上市的商品,一律不准上市。

    简单来说,就算李长河从乡下参农的手中把红参买走,到了京城他也不一定能卖出去。

    因为没有证件,京城的国营药店不会收也不敢收,甚至还可能会举报他。

    当然,如果这里面有其他的关系,比如说内部有人那就另说了。

    李长河最终还是放弃了贩运的想法,毕竟马上就要高考了,没必要让自己冒险,万一被举报,再失去高考资格,那就亏大了。

    最终,李长河只是找老参把头买了两颗四品叶山参,这都是那些老参把头的私藏。

    花费了李长河差不多四百块钱,折下来两百块钱一颗。

    价格偏高了一些,按照老把头的说法,这些卖国营药店,起码一百五一颗。

    可人家留下来就是不差那点钱,再说留在手里的,那都是品相好的。

    李长河倒不差那几十块钱,对方开了二百一颗,他也没还价。

    两颗带回去,一颗给老爹,另一颗吗,当然是准备讨好未来老丈人了。

    而且李长河笃定,像这些老把头,手里肯定藏有好货,五品叶六品叶的参王人家未必没有,最起码也知道谁有。

    可是这种宝贝,不会轻易示人,也不会轻易找买主。

    李长河现在自己也掏不出这个钱,一个六品叶的百年老山参,哪怕卖国营药店,现在起步价都得两千以上。

    当然,李长河也没让陈西岭吃亏,给他透漏了一个消息,一个农村可能会改制的消息。

    李长河记得大概明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会出现。

    而带动的就是村里基层的变动,比如说取消生产大队的设定,改为村委会。

    李长河不记得具体时间,所以他也没有告诉陈西岭具体时间,只是告诉他,上面有意向改动下面的基层组织,让陈西岭早做准备。

    相信等到真改的时候,陈西岭会更敬佩李长河的消息渠道。

    至于消息会不会传出去,李长河也无所谓。

    毕竟这年头假消息满天飞,上面很多安排也是朝令夕改,乱的很,根本没啥。

    而李长河这边,除了人参以外,海文另给李长河倒腾了一件好东西,就是虎骨酒。

    都吃到老虎肉了,虎骨酒肯定也有人泡的。

    海文走之前,帮李长河倒腾了一瓶密封好的虎骨酒,里面除了虎骨还有很多药材。

    按照海文的说法,这酒刚封好,起码还要封半年以上才能开喝,一年以上效果最好。

    李长河年轻,也不着急喝这个,回去先放起来就是了。

    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老虎另一个部位上的酒,李长河好奇问了一嘴,海文告诉他不用想。

    盯着那个酒的人有的是,包括当地的很多领导,想偷偷买走根本没戏。

    火车上,李长河坐在硬座上,手里握着自己的旅行袋,这一路还有的熬呢。

    这一次回去,李长河整整花费了三天时间,因为中途他在哈市那边休息了一晚上。

    要不然连续的赶火车,根本扛不住。

    可是即便是如此,等到李长河从京城的火车站出来的时候,还是浓浓的黑眼圈。

    这一次他没省钱了,连三轮车都没坐,直接喊了一辆华沙出租车。

    这年头,不同牌子的出租车价格不一。

    以华沙车为例,出租车基本价格是2元,2公里的基础路程,超过2公里,每公里是3毛钱,停车每等一分钟,也是计价3毛钱。

    李长河从火车站到家,差不多15公里左右,最后花了李长河5块9毛5分。

    不过这钱值了,因为现在的他,只想睡觉。

    回到家里还早,父母都没下班,李长河将东西往屋里一放,然后倒头便睡。

    这一觉睡的舒服,比起招待所舒服太多了。

    毕竟这年头的招待所基本上都是多人间,那种高档的单人间都是干部房,一般人住不上。

    等李长河再醒过来的时候,是被家里的饭菜味唤醒的。

    此时他的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了。

    等李长河从屋里走出来,来到厨房的时候,里面的沈玉秀被李长河吓了一大跳。

    “你这什么时候回来的?”

    沈玉秀看着李长河,吃惊的问道。

    “下午就回来了,一直在屋里睡觉来着。”

    “我说呢,我看你房门一直关着,还以为你没回来呢。”

    “对了,你大姐那边怎么样了,快跟我说说!”

    “好着呢,我去的时候,正好赶上他们盖好了新房子,分家单过。”

    “我看了他们的新房,在农村算是不错的,正好给他们带去的钱,置办了新的家具。”

    “大姐已经在认真复习了,争取高考的时候考回京城,我看问题不大。”

    李长河也没说陈爱国家坏话,毕竟那边事情都处理完了。

    再说李晓君又没离婚,陈爱国大概率会跟着来京城。

    如果让李立山两口子知道了李晓君的遭遇,难免会对陈爱国产生看法。

    李长河觉得没必要给他们夫妻制造矛盾,毕竟这个时代已经有很多人伦悲剧了。

    “那就好,听到你姐过得好,我们就放心了!”

    “前些天我做梦梦到你姐在那边遭罪,醒了之后心疼的我呀,这下我就放心了。”

    “对了,儿子,我还忘了问你呢,你屋里怎么那么多信啊?”

    “那两大袋子信,密密麻麻的,我拆开看了几封,有的还塞了钱和粮票,这都是哪的?”

    “我看写的都是凌绝收,凌绝是谁?是你吗?”

    沈玉秀这时候端着菜,又好奇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懵了!

    啥玩意儿?

    信里还有钱和粮票?

    这年头读者都这么富裕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