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寇
繁体版

第四十七章:聚兵

    当然,如果后期完成骑兵、长枪兵入装,胡昱也不吝啬一人一副锁子甲。

    别小看锁子甲,这玩意关键时刻能保命。

    说到老兵,这里要着重提一下,这些明廷外逃老兵在大同军中与明廷军中表现可谓截然不同,哪怕一日两操、三操也没人喊苦喊累,外出剿匪为了战功更是冲在最前线,原因自然是往后日子有盼头。

    可见明朝并不是兵不行,而是制度不行。制度腐化严重,一系列原因造成底层士兵连温饱都难以维持,谁还愿意卖命。

    就在大同军队陆续入装新装备的同时,济南府明廷部队似乎也完成乡勇队训练。

    不出胡昱预料,巡抚最先准备剿灭的乱民群体,正是占据鱼儿镇等地的大同军。

    现如今,山东要有战事,莱州首当其冲,巡抚幕僚一干人等肯定清楚。

    经过数月恢复,济南府有了一丝生气,但痕迹依旧明显。残破的城墙,成群结队归家的流民队伍,总总现象都说明济南之前的遭遇。

    济南城遭受满清屠城,逃走的十不足一,剩下的要么被屠戮,要么被带去辽东。

    此刻城墙上,颜继祖放眼城外连片的流民大营,再想到皇帝连下两道圣旨让自己剿灭的山东叛乱,颜继祖一脸悲戚,惆怅道:“煌煌大明,何至于此啊!”

    回应他的,只有身旁幕僚无声的叹息。

    颜继祖,字绳其,万历四十七年进士,福建漳州龙溪县人。

    关于大同军的消息,随着满清退出关外,明清关内战事落下帷幕,颜继祖作为戴罪立功之人,继而着手内部乱民问题。

    最近接连收到莱州消息,颜继祖开始正视大同军。大同军虽然只是占据如今的几乡之地,但他却不敢小瞧这股力量。

    杀地主、均田地、释奴仆、降田赋、兴教化、废加派、辽响。也不急于扩张地盘,对于一步之遥的县城更是充耳不闻,还给足商贩十足的待遇,种种迹象表明,这大同军不是一般的乱民。

    其实颜继祖也并非毫无作为,对上满清兵力也不示弱,期间加紧各地布防严防死守。实话实说,对于手中节制兵力有限的一地巡抚,他能做到的也仅此而已。

    期间他也看到济南府防守薄弱的问题,可奈何兵力有限,兵部尚书杨嗣昌者又严令让他坚守德州,只能眼睁睁看着济南府沦陷。

    另外,颜继祖大力训练乡勇,又勒令各地卫所出兵。招募青壮,淘汰老弱后,麾下人马足有五千规模。

    虽然各地明军节节败退,但他麾下却实力尚在,对上莱州知府上报的情报上大同军两千人规模,他还是有很大信心的。

    大同城筑城之日起,内部消息外界知之甚少,几乎为零,他们唯一的消息来源便是商贩口中得来的零星消息。可是商贩在胡昱没有摊牌之前,是不准备让他们进入大同城核心范围,仅限于交易码头。

    经过数月训练,这批乡勇队被换上军装,好像有了一点强军的影子。

    济南城外大营,标兵丶卫所壮丁、乡勇数千人气势不弱,整装待发。

    “呜呜呜……”

    悠长的号角声响起,巡抚大营数千人朝着昌邑县浩浩荡荡而去,加上辎重队伍,此次明军对外声称五万大军。

    经过数日行军,巡抚大营进入昌邑地界。

    颜继祖虽然立下大功,但他自打进入昌邑后,右眼皮总跳,心里也七上八下的,总之很不踏实,可也说不上来由头。

    得知巡抚一行人到来,知县王庆祚虽是官场新人,但迎合上官该有的姿态他还是有的,领着县衙中的一行人出城相迎。

    进到城内,颜继祖首先便是到乡勇队巡视。

    几月训练下来,这群乡勇虽说未见过血,但是战斗意志不弱,从他们精神面貌可以看出,个个犹如雄鸡,身姿挺拔。

    这一幕颜继祖看在眼里,虽然对眼前靠关系当上一县知县的王庆祚感到不屑,但王庆祚此人的治军手段他确是颇为赞赏。

    城内开始紧锣密鼓的战事准备,城外大同军同样没停下脚步。

    张江,作为灵山卫下河寨千户所军户,这次就是被巡抚抽调前往德州做布防路上半路开溜,跟着流民队伍逃到大同治下,靠着入军期间历次外出作战的英勇表现,到如今已经晋升旗长一职。

    大同军一探子从夏店方向而来,他快速进入一片山林。山林内一个临时营地很快映入眼帘,有人数约莫十余人规模。

    “张队长,前面二十里就是明廷巡抚大营,外围十里就设有巡逻人马,我们没敢深入探查。路上还遇到三次明军夜不收,正在各地打探关于我们大同军的消息。”

    张江问道:“确定路上没明军主力?”

    探子叫刘勇,入军就进入了大同军情报小组。刘勇回答道:“我昨天去过夏店镇上,与我们夏店情报线接上头,他告诉我们,巡抚昨日才到在昌邑县城外安营扎寨,期间只派出几股夜不收打探消息。”

    明军卫所兵什么德行,作为卫所军户出身的张江在清楚不过,不如海盗的乌合之众,一有风吹草动,可能就会撒丫子开溜。

    军户这一身份,在明初确实是一个能保障自家温饱的职业,可随着制度日渐腐化,到了现在,日子过得不如地里佃农。

    佃农虽然遭受重租盘剥,但起码地里产出还有一份属于自己,然而底层军户可就惨了,不仅被千户、百户老爷们当农奴用,若是遇到战事,还会被上官作为壮丁,派上战场作战。家丁军官可舍不得,不到危机边缘,不会让他们以身试险。

    就如张江,在踏上德州布防前,连兵器都没摸过两次,结果稀里糊涂的踏上了与满清作战的最前线。

    对上凶恶满清人马,他们不跑才叫见鬼。

    跑路还算好的,就这次满清入关掠夺期间,入京勤王的各地人马中就有直接杀了军官反叛,落草为寇。

    张江又追问道:“近期登莱二府可有明军支援过来?”

    刘勇摇头道:“最近我这里并未收到各地反馈来登莱两地有大股明军入境昌邑的消息,多则百余人,少则数十人。”

    张江点头说道:“明廷小股人马不足为惧,我们继续深入,去夏店二号据点落脚。”

    刘勇问道:“夏店二号据点距离明军巡抚大营不足十里地,会不会太冒进?”

    张江笑道:“不会,我了解他们。”

    张江作为此番乔装打扮沿线布控预防明军的小队之一,在收到探子反馈的消息后,并未因此停下脚步,而是继续深入。

    明军的表现,以及历次战事给了他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