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寇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军械局

    离开训练场地,胡昱领着一众军官动身到了军营总长大帐内。

    大帐内的沙盘上,标注了莱州府地形图。

    落座后,一众人聚精会神的盯着沙盘。胡昱看向身旁心腹,吩咐道:“大奎把最近收到的消息汇报一下吧。”

    “是,总长!”

    亲卫一队队长刘大奎立定道,随后拿起沙盘上的指挥棒,指着昌邑区域地图徐徐道:“现在得来的确切消息,除了登莱各卫所有小股兵力陆续抵达昌邑县城布防,暂无巡抚动向方面的消息,巡抚大营目前还停留在济南府善后。”

    刘大奎属于第三批加入大同军。因为年轻,脑子活络,外加他是大同思想的坚定拥趸,对胡昱又格外忠心,更是紧靠一年时间识字五百余,熟练掌握拼音、基础数学,如今十八岁出头的年纪便是胡昱任命的亲卫第一队长、兼职情报一组组长。

    得到情报组最新消息,各位军官表情淡然,没有丝毫变化,经过这半年刻苦训练,他们清楚自己手中掌控的这股力量不是一个巡抚能撼动的,何况大炮接下来会陆续运抵大同城,巡抚大营更不足为虑。

    柳大丰牢记胡昱的一句话,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听着虽是矛盾,但确实在理。

    柳大丰提问道:“现在情报小组确定了各地来的卫所兵力人数吗?”

    刘大奎回答道:“根据当前消息,鳌山卫、灵山卫两卫最多,来了千三百余人规模,剩下几卫来了千余人。”

    柳大丰追问道:“意思是加上昌邑本地招募的乡勇,明军人数大概在四千人左右?”

    刘大奎点头道:“情报小组确定,昌邑明军兵力不低于四千人。”

    说完,柳大丰转移目光,看向胡昱等待意见。

    杨达突然插话道:“总长,倘若巡抚大营数千人抵达昌邑,我们正面怕是不好应付,巡抚大营还在处理济南等地事宜,不如趁此时机,我们先一步拿下昌邑一县之地,徐徐图之?”

    胡昱摇头道:“太早了,一县之地我们拿下也无太大用,应等待炮兵训练形成战力,再等到巡抚大营到场,与他们寻求正面决战。”

    胡昱也有顾忌,在没吃掉巡抚手里几千人之前,他还不敢大势声张。等吃掉巡抚手里人马,到时候明廷想要对付他只能外省调兵,有足够的时间给他扩张领地。

    更主要的原因,是手里大炮数量有限,上万人正面战场,没有足够的威慑力,假如大同军行不成碾压的战况,对于起家不久的大同军,可经不起一点折腾。

    胡昱接着吩咐道:“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通知在外的情报小组人员,近期军部会派出以小旗为单位的深入敌军后方的探查小组,让他们做好后续的接应工作。”

    “得令!”刘大奎道。

    后续众人商讨一番,做了相应的战事布局规划安排便散会。

    离开军营,胡昱到了军械司,隔老远就听到噼噼啪啪的敲击锻打声。

    没错,武器作坊月初改名了,正式改称为军械局,专门生产大同军需要的物品。

    前面只顾着修城墙、挖城壕,等到二者告一段落后,军械局修建随之也搬上了日程。月初刚好完工,武器生产地也就搬离了原来那个容纳不下太多的小作坊。

    军械局是统称,归大同军军部管辖。下属分支分别是兵械司、兵粮司。

    兵械司主要负责军中进攻武器、防御装备、配套装备生产。

    进攻武器就是长枪、刀剑等。防御武器有骑步兵需要的板甲、棉甲、锁子甲、头盔、盾牌一类装备。配套装备就是燧发枪兵装弹药的腰包、行军水壶等装备。

    兵粮司则专门负责行军途中需要的口粮。譬如炒面、油炸面饼、馍等利于长期保存的行军所需食物。

    当前也只是细化了一下,里面也扩编到大几百人规模,应付当前大同军足够。

    刚进到兵械司板甲作坊,板甲作坊老张头就笑呵呵的迎上来行礼道:“见过总长!”

    张望以前是匠籍,日子过不下去就带着家人逃离登州,最后被王二带到大同镇落户。

    起初,王二让他继续从事打铁这门营生,这货百般抗拒。直到了解大同废除匠籍政策、拿到顶格匠人该有的待遇后……直呼真香。

    他现在身份是板甲作坊管事,负责整个板甲作坊事务,领着一石五斗的月饷。

    折算成银钱,张望月俸为二两二钱五分(月饷折算银钱,一石粮为一两五钱),在大同治下,他属于妥妥的高薪阶层。

    朝对方微笑点头示意后,胡昱直奔主题问道:“张管事,这一月出了多少套板甲、锁子甲和头盔?”

    张望对答如流:“回总长,截止昨天二十九日,本月三百余匠人总共生产73副成品板甲、92副成品锁子甲,326顶头盔。”

    质量胡昱观摩过,谈不上多好,只能循序而进,慢慢追求精益求精足够。

    不谈成色,这个成绩属实不错,胡昱满意点头追问道:“板甲、头盔、锁子甲军部有人定期抽检送到军营测试吧?”

    张望回答道:“上午刚测,带去的抽检品都通过火枪、弓箭测试。”

    作为后世来人,质量胡昱还是很上心的,军械局所生产的装备,定期都会送往军营检验,额外上一道保险,避免重蹈老朱家的路。

    胡昱叮嘱道:“这些装防具的质量关乎士兵性命,记得可要多下功夫,万不可敷衍了事。”

    张望抱拳道:“牢记总长教诲。”

    对于现在的生活,张望一家都很满足,以前不敢奢望,但现在胡昱给了他以前不敢想象的日子,他自己也十分珍惜这份差事,一天到晚都泡在作坊,更时常向明廷逃出来的兵丁们讨教关于板甲的学问,其中就不乏正面硬刚过后金兵的老兵。

    板甲厚重,足足几十斤,只有重骑兵能装备,长枪兵则是装备较为轻便的锁子甲,而燧发枪兵则处于大后方,唯一需要防备的就是大炮,这东西想防也挡不住,真到万不得已的局面,干脆拼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