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小民兵
繁体版

第34章剿匪进行时(二)队伍特训

    早起的爬山继续,无论选上的和没选上的都到了。爬山速度明显有提升,刘铭很满意,心气比什么都重要。

    到了山下,留下没被选上的五个人,让其它人解散,约定一个小时后在这集合。

    刘铭逐一鼓励了五个小孩,夸奖了他们的长处,指出了他们的不足,教给他们怎么做俯卧撑,怎么扎马。之后的半个月暂停晨练,在家练习这些,如果有时间,可以多跑跑步。半月后会再选一次,预祝他们都能成功。

    吃完早饭,熬了两大锅绿豆汤,让孙柱和张小山等着挑上山。就带着已经聚齐的上了山。

    仍是分六组,一组一支长枪,上山一人背,下山另一人背,强调注意安全,注意保护好枪支。

    翻过南山坡的坡顶,南坡有块十多亩大的缓坡。前世这里都是梯田。

    但在这三十年代的河北农村,比这条件好的待开垦荒地有的是,普遍性人少地多。只是因单位产量少才造成普遍贫困。

    将人员分为两组,小婵、王虹和另外五个有枪的队员一组,在靠西的三分之一处,由赵大明和赵青负责,从拉栓上弹、瞄准到空弹击发逐一讲解、演示,然后让队员们自己去练习、体会。

    另一组与他们相背而站,每个队员都分了一个教练弹。刘铭拿着一个真手榴弹,演示、讲解从拧开盖子、取出拉火绳拉火、抛出全过程。让他们自己站成一排,面向东方模拟。第一遍就出了问题,王南直接就将手榴弹扔出去了。

    让他去把家伙捡回来,并没有批评他,小伙子已经快把头低到地上了。拍拍他的肩,重新入队,再次讲解一遍要领,让大家都模拟三遍。

    见都未再出问题,动作象样了,刘铭要过一个练习弹,将正前方五十米左右的一棵粗壮荆条最高的那根枝条作为目标,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示范怎么投出去才能更远、更准。然后让几个人原地模拟完整动作。

    练习十分钟后,让大家纵队排列,逐一上前用力投。投完向队尾走,最后一个投出去了,再去把练习弹拾回来,顺序发给大家。就此循环往复。

    毕竟是农家院的孩子,力气都不算小,就连王娟都投出了三十米外。但方向就乱七八糟了。要划个角度弧线,至少120度。

    第二轮投掷前,再次讲解了怎么用腰使力,什么叫大臂带动小臂,怎么投的更准一些。然后在投完后逐一分析他刚才动作中的不足点。

    第二轮结果就要好的多,基本都能投到荆条左右一米这样一个长方形范围内了。但距离普遍要小于第一轮。

    第三轮,仍是逐一纠正动作中的错误。小伙子们好说,摸肩掐腰,让他们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发力中的不足。到王娟就尴尬了。隔着老远的指点,讲的磕巴,听的脸红。投出去,还不如上一轮呢。

    刘铭看这样不行,自己真没有做曹贼之心,就叫过赵青来,拉着她到旁边,详细讲解、指点。其中难免身体接触,赵青红着脸听着,问着,叫停了队员,上去自己做了一次,刘铭又纠正了一个小细节,再投完第二次,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以前都是在瞎投。转身去指导王娟。

    王娟压下心底的失落,认真听取赵青的指点,体会她按在自己手臂、腰上的用力点。试投了两次,终于掌握了投掷方法。

    队员们继续顺序练习。看着都基本掌握了要领,就让赵青帮他盯着点,刘铭回身去观察射击组的进度。

    看到他们正按他和赵大明商量后制定的训练方案,先易后难,先立姿后卧姿。

    新手立姿射击,普遍问题就是持枪不稳,击发后枪管乱动。

    看到小婵站在王虹身边跃跃欲试的看着她打枪。心中不忍,从赵青那要过驳壳枪,叫过小婵来,开始教她怎么使用手枪。把孩子高兴坏了,也把王虹气的够呛。都是编外人员,也太双标了。

    看着时间到一个小时了,叫停了训练,休息十分钟。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躺在了地上,过于紧张的情绪一放松,疲累感就统治了全身。

    第二个小时,同组队员交换,小婵和王虹仍旧练枪。刘铭开始教另外的五个队员投掷手榴弹。赵青自觉留下来,负责指导张杏花。免掉了刘铭的尴尬。刘铭暗地里向她比划了个大拇指,姑娘羞涩一笑。

    看到这一幕的赵大明知道,自己出门这十几天应该是发生了些自己不知道的事,但好象也不算坏。还是装看不见吧。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不是。

    这轮训练结束,刘铭初步锁定了三个苗子。

    太阳正午时,大贵婶、大春婶、刘华妈和刘全四个后勤人员送了午饭上来。一人一碗猪肉、白菜、豆腐、粉条杂烩菜,三个半斤的白馒头和一碗小米粥。

    刘全因小儿麻痹,两条腿长度稍有差距。走路稍有点瘸,爬山、干活没问题,但跑不太快,所以他们家是王娟参加了护卫队选拔。两人是换亲。两家都穷,一家儿子小有残疾,一家在山里,都是老实农家,小子老实,姑娘本分,还算般配,结婚后都未出什么问题。

    刘铭实在是欣赏王娟那股上进的劲头,为消除可能的家庭隐患,就招刘全进了后勤组,一是增加点收入,二是让他知道王娟在干什么。

    吃完饭,后勤组下山,队员们也自由活动半小时。

    都是年轻人,找兔子窝的、下斗兽棋的、角力的、干脆在暖和的阳光上小睡一觉,不一而足。

    小婵腻在刘铭身边说着上午的趣事,问着打枪中的不解。一边应和着,刘铭四处一扫,看到王娟独自坐在一角看着南边发呆。

    拍拍小婵小脑袋,“我找你王娟姐有事,是跟我过去,还是在这等我?”

    小婵想了想,“我还是去找虹姐吧。”

    体会着初春的太阳暖哄哄照在头上、身上的感觉,脑子里好象有好多事,又好象什么都没有。王娟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想自己在这呆会。突然听到头顶有人说话:“怎么了,想家啦?”

    抬头一看,小东家正笑眯眯的低头看着她。她慌乱的想站起来,刘铭虚按了一下,找了块石头,也坐了下来。

    “没,过年才回去过,有什么想的。”

    “前段时间,我打猎到过王庄。是喜欢我们刘庄啊,还是喜欢王庄?”

    “都行吧。那东家你呢?是王庄好,还是刘庄好?”

    刘铭掩饰性的笑了。好聪明的姑娘。一个反问就化解了身份的尴尬。刘庄再好,也不能是她说,当然他也不好意思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是这年代的政治正确。

    “说实话,我挺喜欢那地方的。虽然交通不太方便,但够安静。如果我想买下那个庄子的地和屋子,你觉得会有多少家能同意卖给我?”

    “卖了,就得搬走吧?”

    “可能留下一两户,其它人都得搬走。”

    “那要是我们家,可能就不会卖。卖了,能去哪啊?”

    “那要是让你选个你想去的地方,差不多的条件,我在那帮你买块地,安个家,用来置换你的房子和地呢?”

    “比如我想来刘庄、古井也行?那应该有很多人同意。”

    “那你回头让你家里人帮我摸摸底。看有多少人家想卖,有多少人家想换,想换去哪儿。不要太明显。过段时间我会特地去,到时再认真问大家。”

    刘铭掏出五元钱递给王娟:“这是你的活动经费。回娘家大方点,也好让大家相信咱们的实力。不够了再找我要。这事办成了,再论功行赏。”

    王娟坚拒不收,说用不着钱。

    刘铭笑了笑,这是普通农民的一种骨气,虽然穷,但绝不希望占人便宜,好占小便宜在这个年代是很大的差评。他视之为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坚持。

    “王娟啊,从你昨天考试通过,你就是保安队的正式一员了,咱们还是庄稼人,但又高于庄稼人。很快你就会有自己的枪,自己的证件。你会领受任务,对了奖,错了罚。做任务就会有经费,没道理用自己的钱做队里的事。所以拿着这钱不需要有任何的不好意思。明白吗?”

    再次递过去,王娟犹豫了一下,接了过去:“你放心,我不会乱花的。”

    “时间长了,你就会知道。我的原则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认为你能做好,就把活交给你。做成了,说明我没看错,你就会有第二个任务。没做成,我要分析为什么没做成。是你没尽力,还是任务太难了。如果是你没尽力,那你在我这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如果你尽力了,因其它原因没完成。那是我的问题。我会再找其它任务派给你。能听明白吗?”

    王娟似明白,又似不明白的点了点头。

    “我很看好你。多问、多听、多想,遇到困难了该找人帮忙就找人帮忙。咱们这些人都是一体的。我更喜欢你有困难、疑问了找我解决。我最不能接受的是被人骗。最不怕的是下属努力了活没干好。古话不是说失败是成功他妈吗?咱们将来会干好多事,不要怕犯错。”

    这些话明显超出了王娟的理解能力,刘铭也意识到那个好为人师的刘总又影响到自己了。

    站起来,“我说的有点多了,别多想。过了这十天集训,有时间,你多回几趟娘家,多问问,咱们再商量后续。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我是怕忘了,才想起来就把活派给你了。不着急,先把枪和手榴弹练好了。”

    王娟站起来,目送着小东家向赵大明走去。也没再坐下,活动活动四肢,感觉刚冒出头的野菜、野草绿的更有生气了。一个她扫盲班上还没学到的叫希望的东西种进了她麻木到快绝望的心里。

    “任务”,挺好的。

    下午看完十个人又练了一轮投掷,刘铭终于确信天未负他,他找到了三个好苗子,孙柱、王东和王娟。

    孙柱强在投的远,基本都投在荆条后五六米外,差不多都是从荆条最高点过去的。

    王娟强在投的准,虽然只投出了三十来米,但她的弹着点都在她与荆条的连线上。她是真的瞄着荆条投的。

    王东每次都能投在那丛荆条上,稳定的一批,如果今天就打仗,他已可以作为投掷兵上战场了。

    刘铭把三人抽出来,让三人的同伴全程练枪,不再参与投掷训练。让其它没轮到练枪的自己训练投弹。

    提着三个练习弹,拉着他们向东走,来到另一个较为平缓的地段。

    把弹放下,让他们三个停下,刘铭向前用步丈量,在三十米处、四十米处、五十米处、六十米处和七十米处各放置一块足球大小的石块。

    回到三人身边,刘铭说:“咱们只有九枚手榴弹,我没法让你们见证一下它爆炸的威力。我这么说吧,一枚手榴弹如果落在我现在站的位置炸了,咱们四个人一个都活不了。你们三个三十米外应该都能做到百投百中。

    而给你们把枪,三十米外,让你十发子弹保证打中一个,你得至少练半年。还只是打中,想保证打死,那就看天赋了。可能永远做不到。

    我想让你们这十天主要练投掷,看到那五个石块了吗?轮换原则不变,从近往远投,最终目标是指哪投到哪。来,女士优先,王娟先来,然后王东,然后孙柱。”

    第一轮,三十米处的石块都有所超出。“咱们的目标是炸敌人,不是为比赛投的远,试试收着点力,第二轮还是投三十米的石块。”

    第二轮,王娟命中,王东向左偏了一点。孙柱又投过了。刘铭逐一点评,让王娟记住刚才的感觉,多重复几次,形成了肌肉记忆,就真的是自己的了。

    教王东怎么找参考点,怎么做到手、眼同步。

    教导孙柱怎么样放松肌肉,怎样平缓呼吸、控制力量收放。

    第三轮,王娟偏出,王东和孙柱依旧未命中。“想想,为什么没做到,哪点差。再来。”

    第四轮,只有王东未命中。

    第五轮,只有孙柱未命中。

    ......

    看着三人越投越有信心,王娟已经开始挑战四十米目标,孙柱趁刘铭不注意,发泄似的命中了七十米处目标。

    为不打击大家积极性,刘铭转回去观看另两组练习情况。

    投弹组其它人虽然比那三个差点。但也基本能做到三十米外,一米左右误差了。真有类似李云龙下手榴弹雨的机会,都可以用了。再次逐一修正错误。

    长枪组,七斤多的东西举了四个多小时,明显快超出大家承受范围了。明显枪口摆动的更大了。欲速则不达,万事万物都是过犹不及

    刘铭叫停了两组的训练,让大家半环形坐下,让坐他右边的王南首先站到中间,说说今天练习的感受。

    小伙子顺撇着就上去了,面向刘铭站在那面红耳赤,手不知该放到哪,在身前搭在一起,不舒服,背到身后,还是不舒服。垂在两侧,双手攥拳,小声说:“就是,就是感觉挺累的。”

    刘铭大声说,“大小伙子,声音大点,喜欢摸枪吗,想当个神枪手吗?”

    小伙子明显挺直了腰:“喜欢。想当。就怕......”

    “没什么好怕的。你们这才是第一天,以后会一天好于一天的。好了,你可以下来了。之后上去的,可以说感受,也可以唱个歌、唱段戏、说个笑话。都行。没什么好怕的。张小山,该你了。”

    可能有王南打头,张小山表现要明显好一些。说枪比他想象的沉,说击发时拿不稳枪。并表了个决心。刘铭带头鼓掌。

    第三个是张杏花,在小婵和王虹的拉扯下才羞搭搭的上去了。说枪好沉,手榴弹扔不远。说着泪下来了,刘铭赶紧安慰,保证不会因为体力原因淘汰她。姑娘才在同伴们的安慰下坐下了。

    第四个是赵青。大大方方的唱了段二人转《小拜年》,赢得了一片掌声。

    之后大家就越来越自如了,有讲笑话的,有学驴叫的。赵大明唱了段评剧花脸“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堂上。”

    刘铭深感这爷俩是要对了,提升情绪的作用是刚刚的。

    等都轮了一轮。刘铭站到人前,“知道大家今天都辛苦了。大家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期。都值得表扬。今天的立姿射击是最难的。放心,体力永远不是问题,用心不用心才是最大的问题。为奖励大家的辛苦,半小时后,咱们实弹射击,一人一发。咱们子弹很少,希望大家珍惜每次实弹机会,好好体会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及时修正。十天后的选拔,比的主要就是枪法。好了,自由活动半小时。”

    刘铭转身回到三人练投掷的地方,一边看着三人投弹,一边问,“刚才看到那边那么热闹,你们三个还要在这辛苦练习,有什么想法吗?”

    三人都说没有。刘铭说:“有想法也正常。都是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不怕少,怕不公平,是吧?!”

    三人都笑了。

    “我希望你们永远记着一句话,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用白话说,想戴王爷的帽子,就要接受那个大帽子的重量。再不明白就想想戏台上皇上戴的那个大帽子,好多东西插在上面乱晃那个。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想当人上人,想有出息,就要吃比别人多的多的苦。不想吃苦,也就别因为别人过的比你好去嫉妒人家。”

    三人都揺了揺头,继续去投弹了。

    又过两轮。刘铭叫停了三人,帮他们拎着练习弹回到射击场。

    赵青在前边三十米处一棵槐树的树杈上立了块石头,作为靶子。

    仍是纵列排队,打完了的人回头将枪交给同组的人。

    赵青端着装有子弹的小笸箩,赵大明负责教队员压子弹,重复一遍射击要领后退后,由队员独立瞄准、射击。

    成绩一塌糊涂。只有王娟击中了目标,王虹击中了石头旁边的树枝。其它人的子弹去哪了,就只有天知道了。

    刘铭看了眼王娟,难道真碰到了个天才?

    都打完了,刘铭安慰大家来日方长,要相信自己。并说,今天打不中,不正说明我们有无限的上升空间吗?一句毒鸡汤,舒缓了大家的失落感。

    回到家,刘铭让队员们梳洗后,让赵青在旁边学着,给每位男队员都进行了一次恢复性按摩,避免乳酸堆积,疏解他们的肌肉酸胀。如此大强度的训练,没有事后的恢复,明天就别想继续了。

    赵青学会了,似模似样的回屋给四位女队员进行了按摩。小婵很不满意,终于磨着刘铭睡前给她补了一次按摩。

    吃完晚饭,队员们去继续扫盲,刘铭开始写他的第四章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