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让我裁撤刘备?
繁体版

第七十二章 血矿

    河内郡,禁军军营。

    萧瑟的秋风袭来,吹动殷红的旌旗。

    在刘备这里住了一日,崔祺要回上党了。

    临走时,崔祺想到一件事情。

    自己目前的领地,大多是山地,耕地只有六分之一不到,又收容了不少人口,来日肯定缺粮。

    正好河内刚刚秋收,可以让刘备帮忙筹些粮食。

    当然也不是白要。

    高都、壶关两县盛产金属矿和煤炭,高都又有官营织造,可以出些布匹、绢帛。

    两边做些贸易,互惠互利,再好不过了。

    高都和河内的资源互补。

    随着今后贸易路线的恢复,官道两侧的村聚都能富裕起来。

    崔祺要启程,刘备相送,一直走了几十里。

    “兄长,你那个红颜知己呢?”

    “她说回雒阳处理一些事情,短则数月,多则一年,就回来找我,以后长相厮守。”

    崔祺笑了笑:“这女子还挺会撩拨人的。”

    “让宜之笑话了。”

    “再送就到天井关了。”

    崔祺下车拱手。

    “兄长,告辞!”

    “宜之慢走!”

    进了天井关,崔祺巡视了一下关口。

    自从拿下高都后,天井关的作用已经不大了,但崔祺依旧在这里保留两百人的军力,让他们好好操练。

    毕竟面前的威胁很容易看见,来自背后的威胁,不容易察觉。

    崔祺对于“背刺”有着莫名的恐惧感,宁可多做防备,也不能有丝毫放松。

    马车行进,崔祺意外的发现,官道旁边有一个棚子,破破烂烂的,乍一看,有些妨碍观瞻。

    “过去看看。”

    马车停下,崔祺下车,邹方、赵云一起跟上,后面还有一队亲兵。

    棚子里飘来一阵阵葱香。

    伴随而来的是一声吆喝,一个中年男子走出棚子。

    男子看见崔祺一行,笑容戛然而止,急忙往后退了一步。

    “老哥,别紧张,我们是过路的。”

    男子拱手:“贵人,小人在路边搭棚子卖点面食,不妨碍吧。”

    崔祺挥手:“不妨碍。”

    “店里都有什么吃的?”

    男子掰了掰手指:“有麦饭、豆饭、胡饼、豆粥。”

    “给我们弄一些,每人一份麦饭,一碗粥。”

    “好嘞!”

    邹方提醒道:“府君,你不怕有人下毒吗?”

    崔祺笑道:“你可以先吃啊。”

    “我!”

    崔祺看到,棚子周围的树桩下,有一些饭菜残渣,还有错乱的脚印,这里显然是人来人往之处,下毒的可能性不大。

    况且就算要下毒,也不会在路边摊动手脚,谁会猜到府君会吃路边摊呢。

    不多时,饭菜上来。

    小店也没有像样的坐席,只能坐在木桩上饮食。

    麦饭类似于炒蒸菜,加了葱花和鸡蛋碎,口感还不错。

    “老哥,怎么想到在这里开店的?”

    店主嘿嘿一笑。

    “这里靠着大路,不远处又有个挖渠的营地,这一波徭役有工钱,工人在营地吃不惯,会出来花钱吃点别的。”

    崔祺感觉不错,百姓有了钱,肯定想着改善生活,生活改善了,会想挣更多钱。

    改善民生的同时,百姓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说起徭役发钱,崔祺回想道矿工们的惨状。

    回去得和高都令尚纯商量一下,逐步赎买矿场,解放奴隶,改善工人的生活。

    这样矿场的产出一定能增加。

    这些事之所以让尚纯来办,主要是改革时,崔祺不好直接面对豪族,和尚纯打配合最好。

    上次处理疫病,尚纯就干的不错。

    这人可用。

    吃完麦饭,崔祺付了钱,店主千恩万谢,希望今后多来照顾生意。

    来到县府。

    尚纯领着属官相迎。

    崔祺和尚纯进密室详谈,细说了一下赎买矿场之事。

    “不瞒府君,在下早有此意,现在府库钱财充足,可以开始赎买。”

    “这事交给你办,但是不能操之过急。”

    “明白。”

    尚纯嘴角微不可查的扬了一下,拱手道:“府君,壶关县也盛产矿产,那里刚刚自贼兵手中夺回,不知矿场运营如何?”

    “好,近日我去北边看看战况,正好去巡视一下。”

    ……

    高都南,矿场。

    如小型盆地一般的矿场,弥漫着苦难气息。

    矿主在舒适的营房中喝酒,一旁侍妾伺候。

    酒足饭饱,矿主揉捏着侍妾的小手,说着一些让人害羞的话。

    侍妾被逗得两颊通红。

    兴致浓时,矿主正欲上下其手,忽然一个侍从跌跌撞撞赶来。

    “什么事?”

    矿主松开侍妾,一脸怒气。

    “主人,县府那边传来消息,县令要赎买矿场,化为官营。”

    “什么?”

    矿主倏然起身。

    “这個县令,早该做了他,简直没完没了。”

    县令最近一直在弄大工程,还发钱给工人,弄得矿场招人困难,还不断有奴隶逃跑。

    更可气的是,监工找到逃跑的奴隶,想抓回来,反而被县府安了个掳掠人口的罪名。

    这还不够,现在县令是要把自己连根拔起了。

    实在不能忍。

    “集合家中精干护院,我有大事要吩咐。”

    侍从赶紧说道:“矿主,咱们一家的力量,肯定不成的,不如联合高都县二十八家矿主,一起发难,让县令收回成命。”

    “此话有理。”

    ……

    次日。

    矿主的豪宅中,在美艳歌姬的服侍下,两位县兵统领喝得酩酊。

    “赵统领,李统领,你们都是本地人,也知道县令尚纯,自从平定白波军后,一直打压咱们,如今,他又要赎买矿场,实在是断了咱们的财路。”

    赵统领笑道:“断你们财路,和我等有什么关系,我们有军粮吃。”

    李统领也跟着说道:“县令手握重兵,又有禁军撑腰,你们还能作乱不成?”

    矿主帮忙添酒:“光靠我们是不行,但有了二位作为内应,可就不一样了。”

    “我们也没用,手下一共才二百人。”

    矿主笑道:“高都二十八家矿主,共有私兵三千余,奴仆两万,来日一举攻入县府,连结匈奴白波,自己当家,不比现在强?”

    “我们为什么要跟着你们谋反?”

    “这件事不着急,你们可以先想想。”

    矿主吩咐歌姬:“桃儿,杏儿,今晚一定服侍好两位官长。”

    “遵命。”

    矿主退出厅堂,两个统领拥着娇媚的歌姬,往豪宅后院走去。

    矿主往外走了两步,侍从跟上。

    “主人,咱们真的要谋反吗?”

    “那还有假?你怕了?”

    “非也,只是县中有两千白波军降兵,主人可以以黄天之名起兵,必能得到降兵响应,收事半功倍之效。”

    “此计甚妙。”

    ……

    待到相约之时。

    高都县二十八位矿主齐聚,各自穿着铠甲,聚集私兵。

    豪强以黄巾抹额,设黄天旗帜,相约一同杀入县府。

    县兵统领送来书信,今夜子时,举火为号,打开城门。

    是夜。

    众人杀入县府。

    县府街道一片昏暗。

    只有街道边,最大的酒楼灯火通明。

    豪强感觉不对,正要撤出,街道两侧的房屋上,忽然出现了大量弩手。

    街口火把亮起,县令站在大街上,身旁绑着赵、李二位统领。

    尚纯拱手道:“诸位,有什么事好商量,为何刀兵相见。”

    领头的矿主道:“县公,既然被你察觉了,我们也就不装了,矿场是我们吃饭的买卖,绝不会出售。”

    尚纯笑了笑,眼神里多了一分杀意。

    “谁给你们商量买卖了,伱看你们的穿着和旗号,你们这是谋反!”

    矿主被尚纯的笑声惊出一声冷汗,看了看周围的弩手。

    “还请县公网开一面,赎买之事好商量。”

    “如果我猜的不错,你们今日,是来取我首级的,而不是来找我商量的。”

    “这!”

    尚纯叹了一口气。

    “黄巾再起,不好说也不好听,县里没有脸面,你们也要阖家被诛,这样,我网开一面,你们自行去酒楼喝杯酒,我保证不追究你们的家人。”

    “这……”

    领兵的豪强知道今日跑不了,纷纷来到酒楼下,楼下满是松香的味道,早已被干树枝围好。

    矿主来到县令身前:“我们手里不知有多少冤魂,死不足惜,只是家人,有劳县公赦免。”

    “去吧,一路走好。”

    领兵的豪强陆续走进酒楼。

    县兵以火把点燃干树枝,顿时大火熊熊而起。

    ……

    “尚纯,这就是你赎买矿场的方式?”

    郡府。

    密室之中,崔祺面前摆着酒楼失火的案情简报,对尚纯问话。

    “这些豪族深耕本地多年,县府要收矿,最好杀了他们。”

    崔祺揉了揉太阳穴,让县令坐下。

    自己穿越而来,有时候做事,难免以现代人的思维考虑,而尚纯是古人,他的想法做法,或许更适应这个时代。

    “买通豪强侍从,唆使他们造反,再一网成擒,亏你想得出来,只是太弄险了。”

    尚纯拱手道:“府君,在下只是想让你看看在下的能力,以后府君的路还长,在下希望追随。”

    崔祺道:“多谢伯简看重。”

    “府君的策略,在下明白,府君的目的是官山海,至于手段计谋,府君不方便出手,在下可以做。”

    崔祺点了点头,自己确实想增加官府产业,以充实府库。

    尚纯继续说道:“官山海,与民争利,争的是什么?争的是气运!这种时候,该用刀则用刀,容不得迟疑。”

    尚纯这里说的民,和现代人理解的民不一样,这里的民并不是平民,而是把控大宗商品的豪强。

    矿产这种商品,即便是官府不经营,也落不到平民手里。

    尚纯娓娓道来:“前汉武帝在位时,实行官山海,充盈府库,霍光当政,为了废除这一策略,不是一样杀人如麻吗?”

    “霍光清算武帝旧臣后,气运由皇家转移到他霍家,他霍家长子霍禹,成了第一大商人,险些篡了大汉江山。”

    “官府赈灾、讨贼、安民、扶助孤寡,一切都要建立在钱上,没有钱则寸步难行。”

    “这些矿场放入豪族之手,他们仅仅是为家族谋利,所获之资用于享乐,又怎会有惠于百姓?”

    “而这些矿场在官府手中则不一样,矿产可以充实府库,矿工可以动员为兵,府君的实力将进一步提升。”

    崔祺轻轻喘了几口气。

    “这件事情对外怎么说?”

    “矿主齐聚酒楼饮宴,酒楼意外失火。”

    “知情之人呢?”

    “先在大牢拘押,等事情淡忘了,放他们回家。”

    崔祺审视着眼前这县令,虽然他精通政务,但其酷吏本色也显现了出来。

    先用着吧,只不过要多加防备。

    崔祺清了清嗓子:“赎买的矿场,所有矿工,脱去奴籍,再由矿场重新征召,让他们以平民的身份劳作,按照采矿量,支付工钱。”

    尚纯拱手:“府君所言极是,蓄奴隐口,乃我朝一大弊病,应当及时革除,如此,百姓必将感恩。”

    崔祺点头,尚纯对付豪强,手段酷烈,但对百姓还是不错的。

    “这件事,你办的不错。”

    “谢府君夸赞。”

    尚纯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自己早已得罪了本地豪强,不如先下手为强。

    而且官府的织造业越做越大,如果继续任由豪强蓄奴隐口,再往后招工都是个问题。

    释放奴隶,让人员流动起来,不仅是一项惠民策略,更能降低用人成本,增加官府收入。

    再一个,大汉朝堂昏昧已久,好不容易出了崔祺这么个人物,尚纯也想辅佐一二。

    这等拳拳之心,但愿府君能知道。

    崔祺想了想:“既然事情已经这样,咱们继续往前走吧,今后矿场不仅仅要采矿,还要发展冶炼,高都和壶关,有矿有煤炭,正好能用上。”

    尚纯点头:“如此一来,县府不仅能供应百姓日常使用的农具,兵器铠甲也能自给自足,只是高都缺粮,最近已经有些显现出来了。”

    “这个你不用担心,粮食贸易我已经开始铺排了,说什么也不能让百姓饿着。”

    尚纯继续说道:“贸易是一个方面,还得尽快拿下长子平原,有了那里的粮食供应,高都才能真的安稳。”

    “我计划,明年春季北伐,不光要打下长子平原,太原也在计划之内。”

    尚纯顿时心潮澎湃。

    “府君放心,纯一定充实府库,精修甲兵,为府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