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让我裁撤刘备?
繁体版

第七十章 救人要紧

    “来人,把徐晃拿下!”

    泫氏县,秦家镇。

    相传崔祺病重多日,军中人心浮动,又赶上白波军大军压境。

    听到杨奉喊话,崔广害怕徐晃造反,决定先下手为强。

    一声令下,几个什长冲上前,一起拿住徐晃。

    “徐晃,你曾经是杨奉的部将,如今高都县危急,恰巧杨奉杀来,为防有变,我得先把你关起来。”

    “崔广,我已经投奔官军,还和你们一同收复了泫氏县,怎会再投白波军。”

    “那可不好说,押下去!”

    此时,一个士兵急匆匆奔上城头。

    “统领,援军到了。”

    崔广一愣,高都县自顾不暇,怎么可能有援军?

    但回头一看,确实看见大约五百骑兵,正朝这边赶来。

    崔广急忙下城,见来人是刘关张三人。

    “在下崔广,拜见刘都尉。”

    刘备翻身下马,关羽、张飞也跟着下来。

    看见关羽,被押送的徐晃仿佛见到了救命稻草。

    “云长,救我!”

    关羽听见有人喊自己,往远处看,竟然是徐晃,不知道他为何被五花大绑。

    “崔统领,这是何意?”

    关羽曾经带着河东降兵,突袭泫氏县,之后会合了进攻而来的徐晃。

    两人一交谈,都是河东人,越聊越投机,互相引为知己。

    这会儿见徐晃被擒拿,关羽自然要帮忙说话。

    “关统领,刚刚杨奉喊话劝降,某担心徐晃作乱,先行收押了。”

    “徐晃不是那种人,既然已经投降官军,必然不会反复。”

    听到关羽这么说,崔广命令士兵将徐晃押过来,解开绳索。

    “公明,大战在即,本不该怀疑你,但某身后有千千万万百姓,不能不小心,既然有关统领作保,就先放了你吧。”

    徐晃拱手道:“晃乃降将,不敢有怨言。”

    众人来到城头,刘备看白波军旗帜遮天蔽日,人马不计其数,心中一凛。

    这座新建的城墙,估计顶不住白波军的轮番进攻。

    “贼势竟然如此汹涌?”

    徐晃道:“多是裹挟而来的百姓,但白波军的精锐重骑,也在杨奉手中。”

    刘备想了想。

    “公明,可愿诈降,擒拿杨奉?”

    “这?”

    关羽道:“大哥,公明投降官军,已经背主一次,如果再让他欺骗杨奉,实在有些为难他。”

    刘备点了点头,转身看向徐晃。

    “公明,我听云长说过你,你早有心辅佐朝廷,安定社稷,杨将军其实也可以像你一样,成为朝廷栋梁,只是缺一个机会。”

    “如果你将他诱来,我拿住他,请他放下武器,来日在朝廷那里讨些封赏,让他为朝廷征讨四方,建功立业,难道不好吗?”

    徐晃看着刘备的眼睛,感觉自己的思绪完全被牵动了,刘备说的很有道理。

    “遵命。”

    城下。

    杨奉骑马转了一圈。

    见城上没有动静,目光一冷,准备指挥大军攻城。

    忽然,城墙上汉军旗帜倒下。

    徐晃手持大斧站在城头。

    “杨将军,我失手被擒,不得已加入官军,每日惶惶不安,日思夜想重归将军麾下,我这就开门,请将军入城。”

    随后,城门缓缓打开。

    杨奉看着眼前寂静的城门,心中忽然有些忐忑,战马也四蹄乱颤,不敢上前。

    此时,徐晃出现在大门口,朝着杨奉快步跑来。

    “将军,我来给你牵马!汉军都跑了,高都黄巾战俘颇多,只要你一声令下,大伙齐齐响应,定能夺下此地。”

    见徐晃来牵马,杨奉稍稍放下戒心,此时有亲卫上前阻拦。

    “将军,不可前往,徐晃这人已然不忠,恐怕是诈降。”

    杨奉一听,一勒缰绳,战马停住。

    徐晃见状,面带愧色道:“这位兄弟说的对,晃确实不忠,无颜再见将军,请将军杀了晃,再领兵进城。”

    “徐晃,不必介意他人所言,为我牵马。”

    杨奉指挥道:“重骑跟上,随我一同进关。”

    杨奉早早得到消息,高都陷入疫病,秦家镇只有二百守军,自己手握二百精锐重骑,根本不怕埋伏,这样进关,还能显得自己大度而有勇略。

    重骑开道,先行进入关口,杨奉紧随其后。

    一进关,见地上满是兵器铠甲,周围一片狼藉,杨奉松了一口气。

    “将军,听说天兵驾临,禁军已经撤了。”

    杨奉笑道:“我当禁军是什么精锐,原来也是贪生怕死之辈。”

    “将军神勇!前方就是秦家镇,请将军到镇里歇息。”

    “好。”

    重骑接近秦家镇,见这里也是一片寥落,想是百姓都已逃命。

    正要进镇子。

    忽然听到喊杀声四起。

    镇子后面,冲出许多骑兵,将杨奉的重骑,包围其中,城上忽然站起来许多弩手,居高临下,对准杨奉。

    “徐晃,你!”

    “将军,造反不是个办法,不如投降朝廷,领着大家伙脱了贼人的身份。”

    “找死!”

    杨奉看准徐晃,一矛刺去,徐晃赶紧闪躲。

    杨奉见徐晃跑远,一挟马腹,追了过去,凄冷的长矛直刺徐晃后心。

    忽然,只听嗡的一声。

    一支羽剑自侧面袭来,打在杨奉的铁胄上,杨奉翻身落马。

    徐晃回头看,见杨奉躺在地上,已然没了动静。

    “将军!”

    “我还没死!”

    杨奉恶狠狠道:“徐晃,我真是看错伱了,没想到你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居然也能背叛黄天!”

    此时,汉军夺回了秦家镇外围的城墙,再次关闭了大门。

    城外的白波军一阵躁动。

    “你们被包围了,快快投降!”

    城墙内,白波军重骑见到,包围他们的汉军人数远远不止两百人,而且大多数是骑兵,无论如何也走不脱了。

    “哗啦!”

    杏黄色的大旗扔下,重骑下马投降。

    杨奉看着自己的重骑,感觉心在滴血,这是自己刚刚组建的,还没来得及让他们驰骋沙场,就连人带马归了官军。

    “杨将军,刘玄德在此恭候多时了。”

    刘备骑马上前,一勒缰绳,扬起一阵烟尘,在马上睥睨着杨奉。

    “你是刘玄德,我听过你,你不过是幽州涿郡一個织席贩履之徒,没想到我一方渠帅,竟然落入你手。”

    徐晃宽慰道:“渠帅李乐,也被刘玄德擒了,已经送到雒阳接受封赏去了,如此一看,将军也不丢人。”

    杨奉听完这话,眼神里满是吃惊。

    “李乐手下可是有一万人,竟然也被这人擒了?”

    “擒了,确实是擒了。”

    杨奉长长吐了一口气,挣扎着起身,跪在地上,将佩剑取下,举在头顶。

    “黄巾军渠帅杨奉,愿意归降!”

    ……

    雒阳北宫,尚药监。

    整个药监,满是叮叮当当之声。

    一群侍从和宫人,不停捣药碾药。

    药监外,一个小黄门打扮之人坐在廊下,不停摇扇子,孙婵在一旁倒茶。

    “你怎么一直扇扇子,有这么热吗?”

    “我不是热,我是急,十万火急的急。”

    “这不是正在配药吗?”

    “你是不知道,在这里拖一天,高都那边,不知会死多少人。”

    “但是配药需要时间,你也不能太着急。”

    崔祺一边扇扇子,一边喝茶。

    为了盯紧一点,自己不得不进宫,幸好张让和皇后给自己网开一面,让自己假扮了个太监。

    “真是没想到,高望居然有治病的方子。”

    孙婵道:“听说这个方子,来自一个南阳官员之手,这官员家中二百余口,十有八九死于疫病。”

    “他为了救助病患,于是潜心研究了这个方子,别的药方都是进补之药,他这药确生猛凶狠。”

    “师父喜欢收集世间奇方,于是就收在身边,后来才发现,这药方虽然有一定毒性,但确实能靠排泄解毒。”

    崔祺点头:“我知道你说的人是谁了,这药对我有用,应该对其他人也是有用的。”

    崔祺发现,这次疫病并不算太重,邹方直接闻了胭脂,病情较重,而自己远远闻些气味,病情轻得多。

    至于自己身边那些护卫,有一些症状,但是不严重。

    而赵云那种体格强健之人,则根本没事。

    观察到这一点,崔祺才敢来雒阳,否则自己就成毒王了。

    现在要这些解毒药,也主要是治疗一些老弱,他们抗病能力不强,病情严重。

    “对了,我师父说了,这种毒药,来自塞北的巫医,想是害你之人,应该是来自塞北。”

    听到这话,崔祺也是奇怪,自己好像没有得罪塞北之人,究竟是谁要害自己?

    不过想想,脱不开关东士党。

    上次刺杀自己的,就是泰山王匡。

    正想着,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传来。

    “崔郎君,你好惬意啊,让我的宫人在这里伺候你。”

    崔祺回头,看见是皇后来了,急忙叩拜。

    “臣,崔祺,拜见皇后。”

    “起来吧。”

    皇后身旁,站着药监高望,正躬身听命。

    “高常侍,药备得怎样了?”

    “已经弄得差不多了。”

    “高都县百姓,都是大汉子民,一定要尽力施救。”

    “臣下明白。”

    皇后看见崔祺的扇子,有些好奇。

    “你手里的扇子,拿来看看。”

    崔祺赶忙递上扇子。

    这是两个单边扇组装而成的新物件。

    皇后拿在手中扇了扇,感觉风力还不错。

    “崔宜之,你果然有才思,不是个循规蹈矩之人,接着忙吧。”

    皇后说完,摇着扇子,在高望的护送下,离开药监。

    崔祺暗暗一想,皇后来这里,就为了顺走我一把扇子?

    崔祺继续坐下喝茶。

    又听见有人走来,赶紧放下茶杯。

    远处来了一个老宦官。

    到了身前,孙婵提醒道:“这是张常侍。”

    崔祺赶紧拜见。

    “宜之,快快请起。”

    张让扶起来崔祺,眼睛里满是和蔼的目光,好似在看自己孙子一般。

    “宜之,真是闻名不如见面,你竟然这般俊秀。”

    “张常侍过誉了。”

    张让喜笑颜开:“我是来给你道喜的。”

    “什么喜事?”

    “你还不知道?你的部下已经夺取了长子城,现在小半个上党,已经在你手中了。”

    “是吗?”

    “白波军渠帅杨奉投降,正押往雒阳,你可真是给咱们长脸。”

    张让拖着崔祺的手,一个劲拍,脸上的笑容,好似一朵菊花。

    “你送的人参,咱家都收到了,很是进补,你有孝心了,咱家已经请陛下,封你为上党郡守,诏书过几日就到。”

    “多谢张常侍抬举,只是我这么年轻,出任郡守,有些不合适吧?”

    张让目光一凛:“你有军功在身,又有咱家和皇后给你撑腰,这朝野上下,哪个敢说一个‘不’字?”

    紧接着,张让脸上阴云散去。

    “等这边事情忙完了,你赶紧回去,接着打太原,平定并州就靠你了。”

    崔祺到现在还不知道,高都县正在虚弱之中,到底是怎么打下长子城的,杨奉又是怎么投降的。

    等了一天,崔祺拿到药,赶紧回高都处理疫病事宜。

    药品装车,崔祺才想到,这次回雒阳,还没来得及看邹氏,不过以后机会多的是,先救人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