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让我裁撤刘备?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 云长,翼德,可助你一臂之力

    “宜之兄心中有大义,不在乎士人的风评。”

    “太尉和宜之兄一样,因和宦党亲密,风评不佳。”

    “但他的所作所为,多是造福于民的好事,比那些侃侃而谈的士人不知道好了多少。”

    崔祺看邹方对樊陵的崇敬溢于言表,应该是樊陵的亲信之人。

    “子正先生,太尉造樊公渠时,你也参与了吗?”

    邹方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宜之兄知道樊公渠?”

    “知道。”

    汉末像样的民生工程屈指可数,樊公渠算是一个。

    “这条渠,方参与了建造,还好这条渠是在长安那边,若是在关东,一定是建不成的。”

    “宜之兄该知道,樊太尉也是想做事的,只是无奈,有诸方掣肘。”

    话说到这里,崔祺也有些动摇了,就冲着樊陵修渠造福百姓,也想帮帮他。

    崔祺身边,也没个商量事情的人。

    用兵一事,一时还拿不定主意。

    况且,自己也不知道叛乱的流民有多少人,什么战力。

    “子正先生,这样吧,劳烦你将作乱流民的详情做个简报,我再考虑该如何用兵。”

    “好,我这就去弄,多谢宜之兄。”

    邹方起身,在崔祺面前一拱手,崔祺也赶紧起身,送邹方回去。

    等邹方上了轺车,崔祺挥手送别。

    回到营地,崔祺还在想。

    士族的目的就是搞掉樊陵,自己如果用兵,让士族达不到目的,那自己不成了众矢之的吗?

    想了想,这事不好办。

    正巧,刘节拿着一罐药膏走来。

    “郎君,这是伤药,要不我去涂吧。”

    “别。”

    崔祺赶紧喊住。

    “我另有要事要交给你办。”

    “何事?”

    “你去三十里外,玄德公军营,看看他在不在,如果在的话,请他来商议要事。”

    “诺!”

    刘节将药膏递给崔祺。

    “郎君,你可有喜欢的女子?”

    “你问这个干什么?”

    “没什么,就是问问。”

    崔祺接过药膏,打开闻了闻,气味相当刺鼻。

    “还没有。”

    “要是没有,最好尽快找一个,实在不行,可以去女闾。”

    崔祺瞅了一眼刘节,这家伙今天怎么奇奇怪怪的,难道是想家眷了。

    “刘节,等咱们在禁军站稳脚跟,让你们轮流休沐,你也回阳城看看妻子。”

    崔祺盖上药罐,扬长而去。

    刘节感觉,自己说的还是不够直白,算了,有要事在身,以后再规劝吧。

    崔祺回到营帐,听见孙婵不停咬牙。

    淤伤就是这样,刚开始还好,越来越疼。

    演武时,长矛去了矛头,其实增加了破甲能力,四个矛兵这么一刺,孙婵没死都算是幸运的。

    做任何动作都要牵动腰腹,这会儿孙婵是动也动不了了。

    “来,孙婵,我给你涂药。”

    “谢谢郎君。”

    崔祺把药膏涂在手上,在孙婵小腹上慢慢抹匀。

    到吃痛处,看她柳眉轻蹙,反而显得有些可爱。

    崔祺有意无意聊道:“你是怎么进宫的?”

    “我父亲是凉州的叛将,被朝廷军杀了,我被没入掖庭宫为奴,是皇后把我弄到了身边。”

    虽然知道孙婵的身份是编的,崔祺还是聊得饶有兴致。

    “你是凉州哪儿人?”

    “武……武威。”

    “我知道武威郡,家父以前贩马时去过,好像过了南安郡就到了。”

    “对。”

    对什么对,南安郡是在曹魏时期置的,现在那里叫汉阳郡。

    不过,和这小丫头聊天也很有意思。

    “武威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孙婵摇了摇头:“都是沙漠,一望无际,没什么好玩的。”

    入夜。

    月光幽暗,马蹄声急促。

    三人三马,进入崔祺的军营。

    守卫将三匹马牵走。

    刘节领着刘备、关羽一起到中军帐。

    军营中闪烁着灯火,书生们已经开始授课,到处是朗朗的诵读声。

    崔祺正在等待,见了刘备,急忙相迎。

    “兄长。”

    “宜之,星夜找我前来,有何要事?”

    “去里边坐下说。”

    刘备要进中军帐,却见关羽有些踌躇。

    “云长,怎么了?”

    关羽对崔祺拱手:“小郎君,不知你营中为何有诵读声。”

    崔祺解释道:“刚刚请了八位教书先生,正给部曲上课。”

    “关某可否去听一听。”

    崔祺一皱眉。

    刘备笑道:“云长最大的愿望,就是天下太平后,当个教书先生,营中不需要护卫,不妨让他去听听。”

    没想到关羽的愿望居然是这个,崔祺呵呵一笑:“云长兄,请便。”

    刘备眼神里满是关怀:“云长,去吧。”

    “多谢郎君。”

    关羽拱手退后,寻着诵读声去了。

    “兄长请坐。”

    “请。”

    两人来到中军帐一侧,对着一张方桌坐下。

    崔祺吩咐刘节上茶,另外让他警戒,五十步内不准有人。

    “兄长,最近流民入关,四处烧杀,太尉府请我剿贼,祺不知如何是好。”

    刘备深吸一口气:“是啊,为兄也听说了,这些流民残忍无比,雒阳附近多有村聚被荼毒。”

    “兄长知道?”

    “某帐下游侠多,他们四处走动,自然是知道的。”

    刘备长叹一声:“只是可惜,为兄接到命令,明日要领兵到弘农郡,参与演练,以震慑南匈奴,对付这些乱贼,实在有心无力。”

    “兄长,这些乱贼,我该不该剿灭?”

    “该!”

    刘备一咬牙:“据说被这些流民屠戮的村聚,只剩下一片焦土,妇孺也不放过,要不是受制于人,为兄真想提三尺剑,剿灭他们。”

    崔祺大概猜出来了,这些所谓的流民武装,绝对不那么简单。

    真正的流民武装,说到底还是以劫掠为主,不至于整村整村屠戮。

    能干出这种丧尽天良之事的,非部曲武装莫属。

    “宜之,不如这样,我这边不需要猛将,我让云长、翼德助你平贼。”

    “太好了。”

    有这两人相助,攻打部曲武装,还不是砍瓜切菜吗?

    “不过,兄长,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崔祺将太尉樊陵的处境,和自己的分析告诉刘备,刘备听完,气得直拍桌子。

    “这些士人怎么能这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兄长,你先消消气,这不过是祺的一家之言,不足为信。”

    “可恨,某竟然要给这帮人看家护院。”

    “兄长,你好不容易加入了何进麾下,凡事还是慢出头,交给小弟办就好。”

    刘备喝了一口茶。

    “宜之,你打算怎么办?”

    “黑吃黑。”

    刘备一拍手:妙计,他们能假扮流民,咱们一样可以假扮,只要装成内部火拼,灭了这股流民,倒也不用怕脏了咱们的手。”

    聊了一会儿,眼看时候不早了,刘备起身告辞。

    正好赶上散课,关羽来到中军帐。

    刘备笑道:“云长,怎样?”

    关羽拱手:“大哥,这些课程不算太难,某只是看看,这些先生都是怎么教书的,实在受益匪浅。”

    崔祺暗暗叹息。

    关羽镇守荆州时,曾颁布崇学令,在荆州广开教化,教士卒百姓读书识字。

    然而,这项善政反而被有心之人利用。

    吕蒙攻占江陵后,让关羽部下的家眷给前线将士写家书劝降。

    前线将士都能看懂家书,收到家书后,士气瞬间崩溃。

    关羽只能率领残兵退守麦城,最终被孙权擒杀。

    阴谋对于正直之人的杀伤,永远是最大的。

    “云长,这段时间,你和翼德在宜之这里听命,一定要言听计从。”

    关羽凤眼微晗,看了一眼崔祺,对刘备拱手:“遵命。”

    “好,云长你先留在这里,我回去,让翼德一起来。”

    崔祺将刘备送出军营,吩咐刘节护送刘备回去,顺便把张飞接来。

    接下来,就该想想,如何扫灭流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