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让我裁撤刘备?
繁体版

第三十六章 故技重施?

    旋门关。

    烈日高悬,好似能喷出火来。

    关口打开,士兵严阵以待。

    无数衣衫褴褛的流民穿过关口,缓缓前行。

    过了旋门关,道路两侧停着不少马车。

    豪绅们派管家前来。

    看看流民中有没有青壮,可以拉到庄园为奴。

    或者寻觅一些年轻女子,留下做侍妾。

    对于豪绅来说,这些难民简直是上天的恩赐。

    随随便便花些粮食,就能获得对他们的生杀予夺之权。

    远远看去,流民中有一伙儿人十分显眼。

    这些流民虽然衣着破烂,但身高体壮,步履沉稳。

    有管家过去询问价格,被这些人狠狠瞪一眼,再不敢相问。

    过了旋门关。

    这伙人离开流民队伍。

    走到附近村聚外,一个流民看到树桩上的标记,找到路边的草垛。

    扒开草垛,里面全是兵器。

    流民纷纷拿起兵器。

    一个壮汉朗声道:“兄弟们,进村子,抢钱,抢粮,抢女人。”

    “哦吼!”

    流民一起高呼,挥舞着兵器,冲入眼前那个静谧的村庄。

    再村口拾粪的小童,看见一伙人气势汹汹前来,扔下粪篓,呼喊着往村里跑去。

    夏忙过后,村民闲来无事,正在树荫下插科打诨。

    看这小童惊呼,也都没当回事。

    “去去去,你这一身味儿,太臭了。”

    正当小童奋力解释时,一群手拿长刀的壮汉已经进入村庄。

    里正感觉不对,上前询问。

    只见寒光一闪,里正的人头冲天而起。

    雒阳周边承平已久,百姓不曾见过这般景象。

    随即,整个村子陷入惊恐之中。

    村中大钟响起。

    乡勇们拿起兵器出门迎战。

    这伙儿流民十分强悍,不多时便将乡勇杀尽。

    杀光乡勇,流民继续砍杀村中百姓。

    杀完街道上的人,又三五成群,四处寻觅可杀之人。

    “啊!”

    一处院落中,随着一声惨叫,一个衣着凌乱的女子自房屋中跑出。

    紧接着一柄环首刀旋飞而出,钉在女子的后背上。

    女子双眼欲裂,倒地而亡。

    满脸横肉的流民走出房屋,紧了紧腰带,往地上啐了一口。

    拔出女子身后的环首刀,扬长而去。

    屋子里,女子的婆婆和孩子早已倒在血泊之中,眼神空洞无比。

    随后,村子燃起大火,烟尘冲天而起,方圆数十里依稀可见。

    这种流民不止一伙,旋门关内一片混乱。

    ……

    洛阳南宫,太尉府。

    送案卷的属官来往不断。

    太尉樊陵看着一张张案卷,狂咳不止。

    不断有流民作案的案卷报上来。

    太尉府下令河南尹平叛。

    河南尹回复,贼众势大,无力平叛。

    各县兵马也都不服从调动。

    樊陵虚弱无力地坐在座位上,长长叹了一口气。

    “太尉府竟调不动一兵一卒,某这个太尉有什么用!”

    闻言,众属官停下动作,站在原地默不作声。

    此时,一人在樊陵身前拱手站立。

    樊陵一看,此人乃是自己的门生,也是心腹,南阳邹方。

    “子正,你有何话说?”

    “请太尉屏退左右。”

    “都下去吧。”

    众属官退下,邹方上前一步。

    “恩师,也许有一人能帮助我们?”

    “何人?”

    “吾闻安平崔烈之侄崔祺有一支兵马,在冯芳帐下,这支兵马驻扎在巩县,精锐无比,太尉何不求助于冯芳。”

    樊陵闻言,心中了然,冯芳和自己是一党,这件事确实可以找他帮忙。

    ……

    巩县军营。

    崔祺陪了孙婵一会儿,走出营帐,叫来卫兵,吩咐任何人不能进入。

    毕竟是自己定的规矩,女子不能进军营。

    要是被人看穿了孙婵的身份,上行下效,以后就管不住这些兵了。

    “诺!”

    太尉府的人还在等着,崔祺没有多停留。

    进了中军帐,见首座坐着一个三十几岁的文官。

    崔祺拱手:“冯芳部主簿,崔祺,崔宜之,拜见上官。”

    文官起身:“太尉府文椽,邹方,邹子正,拜见崔主簿。”

    “请坐。”

    崔祺坐下,仔细观察对面这个属官,这人名不见经传。

    不过想想,这人的身份相当于后世的国防部官员,已经很厉害了。

    “子正先生,不知来我这里,有何指教。”

    邹方自袖口掏出一封帛书。

    “冯都尉有书信在此,请崔主簿调些兵马,帮助平定叛乱。”

    邹方将手中的帛书奉上。

    崔祺展开,微微一笑。

    太尉樊陵和宦官关系亲密,一定是求助冯芳了。

    但崔家部曲也不是他冯芳可以随意调动的。

    自己完全可以找个理由,拒绝樊陵。

    “子正先生,太尉府管制天下兵马,何必求助于我?”

    邹方叹了一口气:“别说天下兵马了,河南尹二十七县的县兵,太尉府都调动不了。”

    “崔主簿不知道,自旋门关涌入的流民,一路烧杀抢掠,战火就要烧到雒阳了,如果再这样下去……”

    崔祺补充道:“如果再这样下去,樊太尉就要被免官了,是吧?”

    “正是。”

    崔祺知道,这又是士族势力故技重施。

    几个月前弄掉了曹嵩,现在又开始对付樊陵。

    邹方叹息道:“本月黄河下游发了大水,七郡国受灾,各地官员不思救援,反而将流民一股脑推向雒阳。”

    “太尉本欲闭关,禁止流民进入,但朝野上下不断攻讦,说太尉阻挡流民逃荒,与杀人无异,太尉只好同意放流民进来。”

    “可谁承想,这些流民一进旋门关,就开始肆意烧杀,百姓深受其害。”

    听邹方一说,崔祺感觉这很像是士族的惯用套路。

    崔祺还不想介入这种争端,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练兵。

    毕竟只要樊陵辞官,一切可迎刃而解。

    “子正先生,实不相瞒,我的部曲也是由流民组建,战力堪忧,恐怕不能协助太尉。”

    邹方抿了一下嘴,眉头皱成一团。

    “宜之兄,你不要瞒我了,崔议郎和冯都尉都说过,你麾下有一只劲旅,战力比之禁军也分毫不差。”

    “咳!”

    崔祺呛了一下,这俩人也太能吹了吧。

    “他们过誉了。”

    说完这句话,崔祺又一愣,这邹方看样子比自己大十岁不止,居然称自己为兄。

    可见他确实急迫。

    “这件事,容我想想。”

    邹方接着说道:“宜之兄,我知道,你心中是有大义的,请你务必帮帮太尉。”

    “我心中有大义?”

    邹方言语激愤:“宜之兄作为王芬的属官,举报其谋反,这件事,雒阳的士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现在的士人只尊小节,全无大义,只知道遵从上官,心中全无朝廷,哪有如宜之兄这样大义灭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