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兴宋
繁体版

第66章 大胜

    三日后,大顺城,韩缜也来了。

    王中正向俩位作本次战事总结。

    合计斩杀敌军将近五万,其中斩杀擒生军四千余、辅兵三千;部族兵一万;军司兵五千;原夏国驻军两万;蕃兵五千;

    目前合计俘虏敌军三万余,以擒生军的辅兵为主;

    俘虏民夫两万余;

    还有不知数额的夏兵散落在山地峡谷中;

    捕获战马两万余匹;

    攻占夏军营寨四座,分别为:闹讹堡、礓砟寨,金汤城,白豹城;

    斩杀敌军大将哆腊、梁格嵬;

    烧毁粮草不计其数。

    目前夏军被压制在后桥寨周边,宋军已对其形成合围之势。

    另:梁乙埋下落不明。

    ……

    韩缜端坐于上,喜笑颜开,抚须说道。

    “大胜!大胜!大宋多年未见的大胜,终能报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败之仇!”

    “恭喜俩位大帅,此乃不世之功!”王中正立即向两位祝贺。

    “功在官家,在朝堂,没有火药之利,焉能有此胜局!”韩缜朝着京城方向作揖道。

    “韩大人所言甚是,官家的火药、朝堂的定策都理应居首功,但韩大人当日京城的奏对称得上运筹帷幄,亦可居首功。”郭逵马匹拍的啪啪作响。

    “哈哈哈!郭帅所言过分了,岂敢与官家、朝堂争功?本官倒认为如此大胜离不开郭帅的谋划,离不开前方将士的拼杀。”韩缜名义上主导此次大战,已经可以位列有宋以来文官之首,区区争功之言是不屑一顾的。

    王中正看着眼前两位相互吹捧,心想这都是伶俐人啊,别看郭逵一介武夫,心思可不比文官们少,自从来到陕西路,郭逵就大小事务都叫上自己商量。

    当初还以为胆小怕事,示弱而已,如今看来是故意向自己公开一言一行,向官家以示公心,同时也能制约文官插手,其用心之深可见一斑。

    思虑至此,王中正笑着出言。

    “俩位大帅,有关论功行赏,官家和朝堂定能公允,我们还是先商议接下来战事安排吧。”

    韩缜、郭逵见话题岔开,顿时一愣,相对而视,继而开怀大笑。

    “令杨遂留少数人收白豹城,率部与刘昌祚合军一处,扫荡后桥寨周边之敌;”

    “令韩存宝往南、折克柔往北,五十里范围内搜寻夏军走散的士卒与马匹,告诉他们,所得马匹不论多少,分别给予各自安抚使衙门;”

    “令燕达、种谊率军再下后桥寨,此次主要任务为斩杀部族兵、军司兵、原驻军为主。”

    “令李克忠,率赵余庆、郭贵、林广全部士卒,配备马匹,于古长城布防,拦阻境内的一切西逃之敌;”

    “令张玉、景思立,就近三十里以内搜寻逃卒和马匹,看护俘虏,收拢蕃兵。”

    ……

    王中正带人传令去后,郭逵赶紧向韩缜问道。

    “韩大人,隐约觉察梁乙埋逃离对我宋最为有利,但久思不得其解,请大人赐教。”

    武夫还是不善权谋,韩缜心中暗忖,却反问道:“郭帅,之前令董毡、瞎征出兵情况何如?”

    “皇城司派去送信之人受到礼遇,但派兵之事以各种理由推辞。“郭逵只是平淡说出。

    “意料之中,王子纯占领四州之地,木征明面上已经反叛,董毡、瞎征岂能不觉察。”

    “所以青唐必乱!”

    “那么我们反过来看夏国,如果梁乙埋身死,梁太后短期之内必被大族推翻,从此夏国会形成大族争斗,各自为政,与青唐各类势力相似。”

    “这不更好吗?”郭逵忍不住插话。

    “放在以前是更好,放在如今雄才大略的官家这里就不好。”

    “放在以前,这局面就是最佳,任其各种势力互相缠斗,我们轮番拉拢扶持,再辅以羁縻,只要保证没有形成一家独大,大宋西北将长时间稳定下来。”

    “但如今开疆拓土必然是官家的头等大事。”

    “青唐弱,听从夏国,夏国弱,那就是散沙一团,但其兵力尚在,只是分散而已。”

    “大宋若要攻占这些地方,游牧民族四处飘荡,很难占领,即使占领下来也很难治理,随时被抢夺。”

    “目前夏国在此区域的范围内,还是一家独大,还能管理并指挥全部部落。”

    “那么就能组织大规模的兵力,与大宋一战,只要我们能抓住决战机会,毕其功于一役。”

    “或者通过几次大战,减少夏国乃至青唐的兵力和人口。”

    “到时候夏国乱不乱,分裂成什么情况就与我们无关了。”

    “再派大军占领下来,部落人口迁徙,流官管理,就与大宋境内其他路无异。”

    “所以现在保存梁家势力,是最有利的,当然也是一定时间而已。”

    “至于保留梁家多久?那就看郭帅之后的攻略啦!”

    韩缜一口气讲完,看着陷入沉思的郭逵,心中念叨,此人虽是武夫,但忠心可鉴,且亲近文臣,可托付国家大事。

    而此时的郭逵在想,我们武将都是一刀一枪夺人性命,你们这些文官却是在谈笑之间亡他人之国,灭他人之种。

    ……

    梁讫多埋正领军暂时驻扎于后桥寨夏国境内三十余里的地方。

    “将军,宋军已经封锁了古长城一带,留在对面的军士只有翻山才能回来。”帐下谋士禀报。

    “有相国的消息没有?”梁讫多埋显得很颓丧。

    “还没有,我已经派人于南北两边山麓前去搜寻。”

    “后桥寨情况如何?”梁讫多埋继续问道。

    “宋军没有抢占后桥寨,只是带着火药一直在追杀我夏国兵卒。”谋士泣不成声。

    “不许嚎叫,正常说话。”梁讫多埋的眼睛也红着呢。

    “将军从闹讹堡撤回的士卒共计两万骑,其余回来的不到一万,后桥寨原有守军一万五,现在不足一万。”

    “还有八万民夫,运粮在闹讹堡的将近三万,剩余在此地溃散之后仅剩五千。”

    “但屯积的粮草已尽数被毁,明天开始就断粮了。”

    梁讫多埋站起身,来回踱步,像是在思考一个重要的决定。

    良久之后,下定决心。

    “按接令时间,静塞、嘉宁、祥桔三军司援军携带粮草七日可到达此地。”

    “但宋军进攻不断,我意全军撤退,方可在半路接收粮草,避免断粮导致全军覆没。”

    “但国相未还,我不能退,因此请诸位将军带着四万骑兵回到国内。”

    “我领亲卫一千留守此处以侯国相,同时接应退回的将士,下去后立即执行。”

    “将军不可,留守此地,几乎没有生还可能!”谋士跪地劝阻,所有将士也一齐跪地。

    梁讫多埋没有再说话,领着亲卫将领于军营点兵,然后就往大宋方向绝尘而去。

    ……

    环庆路边境,孤山之上,一支步行的队伍在山腰间休息。

    孤山是宋国与夏国环庆路交界处的最高山峰。

    梁乙埋已经在山顶望着宋境看了许久。

    梁乐旺不明白马上就可以从山腰处下山,回到夏国了,国相为何硬是要爬上这孤山之巅。

    “再多看几眼,我此生是不可能再看到这宋境之地了。”梁乙埋突然开口道。

    “国相万不可出此言,我们休养生息,重新整军,必定能再次杀回,说不定能去东京,坐上宋国皇帝龙椅呢?”梁乐旺的匆忙之间蹩脚的安慰引起梁乙埋苦笑。

    “也是,你们要多看看,希望多年之后你们年轻一代能重新杀回来。”说罢梁乙埋转身下山,同时不忘交代一句。

    “再烤点马肉吧,将士们最近吃生肉恐怕都吃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