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外星科技有问题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教授调研团

    2006年的华国政府刚刚颁布了光伏产业发展的规划与政策导向梳理。

    计划未来的二三十年里大幅降低碳排放,大力提倡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能源占比。

    这个文件刚刚公布,国内不少相关产业的企业纷纷响应,加大投入资金购买国外生产技术或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更有企业已经走出国门海外上市,还有更多的国外相关公司涌入华国想靠自身技术的优异性,在华国这个能源计划上分一杯羹。

    这些年因为钢铁、化工、轻工业等产业发展迅速,所需电能、水资源剧增,生产出了产品也带来了空气污染,环境水土污染等问题,国家层面也是着眼未来,决定提早布局改变现状。

    像王栩待的商州这个城市,这些年一到秋冬季节,农业秸秆燃烧,取暖、火力发电等诸多因素集合,再加上被黄土高原刮来的风沙影响,时常几个月天空都是灰蒙蒙的,室外看起来脏兮兮的,河水也是臭气熏天。

    沪市某材料研究所,属于部委与高校合作的性质,庞得清教授今年40多岁,阿美理工大学博士,回国后任职沪市名校任教授,今天他正在研究所实验室,带着几个学生做自己新材料的课题研究。

    他手机上收到一份国外同是研究人员好友的邮件,点开看了下内容大为惊讶,碳晶科技、天机科技这是什么公司?碳纳米材料,太阳能转换效率最高60%,还已经在欧洲中亚开始销售产品?

    庞教授揉了下太阳穴,看了半天是满脑子问号,他根本没听说过,而且碳纳米材料也是自己的研究方向,他深耕于此,看好它的前景,但研究之路实在坎坷,世界上此领域的机构人员他基本都知道,怎么就会有产品直接面世了?

    他随口问旁边自己的学生:“中原省碳晶科技你们谁听说过吗?”

    学生们也一脸懵逼,都说不知道。

    庞教授让一个学生通过电脑查询这家公司信息,以及专利持有公司的天机科技。

    自己拿着电话打给同校的另一个教授,他叫费明,年纪相仿都有欧美留学履历,也是自己好友,他是研究太阳能硅晶材料领域的,跟苏省那家赴阿美上市的太阳能企业有很多技术合作,想问问他是否知道光伏产业这两家公司情况。

    结果可想而知,费教授也是满脑袋问号,碳纳米这么快就突破了?

    他学生查到的信息发现两家公司都是去年下半年才刚注册于中原省商州市,天机科技作为技术持有方授权碳晶科技生产,并100%控股,法人为王栩。

    庞教授看到的信息也是现在国内很多研究领域,院校和相关企业他们查到的信息。

    大家都迫切想知道关于王栩和这两家公司的一切。

    此时的王栩又逃课了,在住处阁楼用量子计算机在跟2号沟通,自从运到商州后2号就一直靠着那根入户的单独光纤,跟世界网络连接,学习吸收这个世界的讯息。

    王栩计划等碳晶科技资金回笼差不多时,就向管委会申请,看看能不能批块地建个小楼作为研究机构,也算是把天机科技这个牌子给立起来。

    做研究少不了计算机模拟,他现在就在引导2号在虚拟空间创造模拟的数学模型,王栩希望中的那种虚拟模拟能达到在飞船学习仪里那种身临其境,最终的目标就是用量子计算机创建一个能模拟真实物理世界的空间。

    这时他的电话响起,看来电是林楠,接通后就听到她略显急切的声音:“喂,老板,自从我们销售额突破5千万美元后,就不断接到电话询问公司跟碳纳米技术等。刚刚我接到管委会孟科长来电,说管委会主任两个小时后,想来来咱们工厂参观,据说是陪同一个高校教授组成的调研团,你看怎么接待?”

    王栩略有吃惊,他其实知道产品出来后肯定会引起行业乃至学术界的轩然大波,只是没想到在国内还没开卖,这么快就引起人关注了。

    想了想说道:“你带两个办公室人员去厂区汇合孟昭一起接待吧,其他人照旧,不要影响生产,我这就过去。

    挂断电话王栩叹口气,还有不少事需要自己处理,脑袋疼,编织什么信息才能堵上这些人的嘴呢?

    此时的管委会,秦主任带领一帮干部迎接小巴车上下来的,分别来自首都、沪市及省高校的8位教授,陪同他们的还有商州市钱副市长,因此秦主任一点不敢怠慢,领着大家进入会议室,对即将开展的调研安排跟领导和几位专家沟通。

    几人为首的是首都大学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严教授,年龄50多岁,资历很深师从某位院士,他坐下后就笑着说:“我看也不妨摊开说吧,我们几位都是材料工学方面的研究者,这次来商州,其实是受工业部及商务部几位领导委托,由我借高校的名义组织了这次调研活动。目的很明确,就是碳晶科技,想来了解他们的生产情况及技术实力等,其他几位首都和沪市过来的教授也都同样好奇这家公司。”

    坐在旁边的两位沪市教授就是庞教授和费教授,他们都点点头认可,能不好奇吗,现在谁都想快点得到验证。

    商州大学材料学院李昌明院长昨天接到BJ严院长的电话后很是惊讶,同处一个城市,他根本不知道这公司怎么回事,也抱着强烈好奇参加了调研团。

    钱副市长主管工业的,对首都教授点名来看自家市下面的企业很是高兴,不知道做出了什么让上级这么关注,他忙让秦主任介绍情况。

    秦主任也是接到通知马上询问招商的孟科长,才知道碳晶科技,只是有个大致了解。现在他只能把王栩工厂建设基本情况介绍了下,具体的他也不知道这家企业产品销售情况。

    调研团盘桓片刻就启程去往碳晶科技工厂了。

    林楠和孟昭两人刚安排人简单把厂区门口清理了下,最近订单太多,采购的原材料及新生产线订制的设备也都到货,有些着急卸货摆放的很杂乱。

    这时两辆小巴向工厂大门驶来,下车后,在孟科长的介绍下几位教授及钱副市长、秦主任跟林楠和孟昭握手。

    林楠微笑说道:“实在抱歉,我们老板因为接到消息太仓促,还在来的路上,要不由我跟孟经理先带大家到会议室休息下。”

    大家都同意,几人是来参观的,在别人企业哪怕再着急也得听从安排。

    坐到会议室,严副院长就对着孟昭说:“在等你们老板来的这个时间,孟经理,刚听林经理说你是负责生产管理的副总,不知道能先大概给我们介绍介绍吗。

    孟昭此刻内心十分激动,刚这些教授一下车他就看到商大的李院长,李院长算是他研究生导师的老师,还有这么多知名学校的院长教授,他们肯定都是为公司的产品技术而来。

    他清清嗓子说道:“各位领导,教授,我们企业的所使用的生产技术及设备都是由我们老板王栩先生自己研发而来,因为内容实在繁杂,我在日常生产管理之余也在学习这些技术资料,所以可能我也不太能给大家说的明白!”

    众人听了很是吃惊,他们都是搞研究的,一项新材料或生产技术问世,不知道需要多少团队协作,甚至靠磨时间、碰运气才有可能做出成果,一个人做的,听着很是匪夷所思。

    人群中的李昌明院长有点疑惑的问:“不知道王栩老板多大年龄?”

    孟昭笑笑说道:“李院长,我也是商大材料学院的,张教授是我研究生导师,我们老板王栩比我还小,现在也刚在商大材料学院读书,估计您应该听说过他,去年高考省状元。”

    “啊,是那个王栩?”李院长真的是被惊到了,其余众人纷纷询问,他不确定道:“如果是同一人的话,那王栩今年才大一,在我们材料学院就读,去年还是我亲自给他送的录取通知书。”

    众人更是好奇了,这么年轻,怎就一个人研究出来世界科学家们都解决不了的技术。

    正在此时,会议室门外王栩到了,他进来后,林楠忙起身向大家介绍说:“各位领导、院长教授,这就是我们老板王栩。”

    王栩笑着向大家点点头,看到几人里面的李院长,忙走过去握手,又与其他教授们、钱副市长秦主任等握手。

    他站定在会议室桌前,略提高了点声音说道:“各位教授们,领导们,你们的来意我清楚,咱们去车间吧,边看生产过程我边讲解。”

    很快一行人在王栩带领下,参观了从原料投放,到碳纳米生产线,经过碳纳米合成器,编辑材料结构,输出材料,再进入太阳能板的生产流程,后面的生产就需要不少人工参与了,机器毕竟不能全部取代人力,车间里人很多,正是新招聘的一百多人在老员工带领下熟悉着生产流程。

    又来到碳晶电池生产线,这个电池目前销量不如太阳能板,但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它会让很多人和企业认识到此技术的强大。

    王栩边讲解生产工序边讲解原理,尤其是碳纳米合成器那块,他让孟昭把设备的维护手册里的结构图纸拿给众人看。

    严院长李院长他们转了一圈回到会议室,大概技术原理是搞清楚了,产品在那放着,再不可置信也不得不信。

    严院长坐定后就问出大家共有的疑惑:“王栩同学,你还在就读大学本科,这些技术都在你上学之前就开始研究了?我很好奇这些都是你自己做的吗?用什么研究的?”

    这个话其实有点略不尊重人的意思,王栩知道最终这个疑问不解释下还是会有更多人提及。

    他来时编造了一堆理由,但在面对这些科研工作者时又不忍随口搪塞。

    只好指着厂区那边的小楼说:“那里是我建立的一个实验室,之前我根据国外一些公开发表的论文里获得了一些思路,前年高三开始我就尝试研究,并托人购入一些实验室设备做实验,最终发现激光对碳材料可以形成诱导,多次试验后,就研发了光子发生器,并最终完成制作了碳纳米生成器,才有后续的这些产品问世。”

    这个实验室里的一些设备确实是他在273号还在商州临时租的仓库里,手搓碳纳米生成器时就陆续购入的,时间倒也差不多对的上,等到厂区建设时就搬到这边,自己也假装在里面做研究待了不短的一段时间。

    而且在准备专利申请的资料时,王栩让2号梳理了一套实验室制备的流程,自己上手实验得出参数,手头的这些仪器设备基本可以复现,只是没有用光子发生器这么强大而已。

    专利文件上并没有相关实验数据,王栩带领大家参观了自己的临时实验室,又将一份实验记录拿给几位教授看,李昌明院长详细钻研了一会有种明悟,这份实验室报告能看的出来,王栩凭一个人开创了新的视角和发明了全新的制备方案。

    他突然说道:“这份实验室数据初看下来很是详实,不知道王栩你为什么不去发表论文?这个成果非常厉害啊!”严教授也应和道:“确实啊,王栩,这是你首创,世界上目前没有相同的制备方法。而且依托你的这条思路,就能开展多个深入课题研究啊!”

    其余几位教授看后也是如此评价。

    钱副市长、秦主任听完教授评价都像看宝贝一样望向王栩,刚才孟科长跟林楠沟通后,悄悄告知领导碳晶科技销售额已经突破6千万美元时,两位领导的心早已经激动起来,辖下有这么家企业既有高科技属性又短时间内创造这么大的产值,试问哪位领导能不像宝贝一样捧起来,照顾好。

    王栩笑着摇摇头,对教授们说:“我当时没觉得这有多厉害,只是想到这些碳纳米材料可以生产太阳板或石墨烯电池这些能实际改变人生活的产品,其余没有想太多!”

    李院长手拍了两下桌子,神情有些激动的说道:“王栩同学,作为你们学院的院长,我要批评你几句了,学术学术,始终是要走在产业应用前面的,你怎么没一点敏感性啊,这些独有的科技创新公布出去,你知道对科学界对我们华国科研机构又能带来多少启发和运用,给你自己带来多少荣耀!这不只是你一个人,更是我们商大的荣耀啊!”

    首都大学严院长心里一阵郁闷,这个李老头扒拉的真快啊,不过也没办法,谁让这般天才的王栩确实是人家学校的学生呢。

    其余教授也纷纷提出,希望王栩做为科技创新的研发人,能多多讲解下科研思路和解答一些疑问。

    王栩无奈看着几位有点群情激愤的教授,只好转头对李院长说:“院长,您批评的很对,我确实太年轻了,而且这些实验室数据还只是初步的记录,我希望院长您能帮我在学校协调下,我们可以一起把这个研究做的更完善。”

    李院长终于等到王栩这句贴心的话,面上不显,重重的点头道:“你放心,这将是我们院今年重点的研究课题。”

    其余教授们心中对李院长暗骂,但也无奈,又提出以各自高校名义想要和商大材料学院联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王栩把火力吸引到李院长那以后,心里舒了一口气,当时做这份实验室记录还是很明智的,有这个东西依托,最起码不会有人瞎胡联想,外星人的存在虽然被猜到的几率不大,但有个合适解释,对自己对公司都是很大帮助的,一个天才光环可以掩盖很多很多。

    至于学术方面他真不在意,自己慢慢吸收利用外星黑科技,一点点把新技术的产品带到人类社会,谁也夺不走自己的光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