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刑官,分身异界斩邪成神
繁体版

第7章 不须泥沙底,辛苦觅明珠

    元隆二年十月初二。

    长安城,崇贤坊,裴宅。

    黎明时分。

    裴豫睡得迷迷糊糊,总觉卧房后面花园里叽叽喳喳吵个不停。

    吵得他一晚上都没睡踏实。

    他转头看看窗外,天已微微亮。

    当当当。

    有人敲了几下门,然后不等他说话,就开门走了进来。

    “老爷,该起床了。”

    来人是裴豫的婢女春杏。

    春杏今年十七岁,是几个月前裴豫妻子找了人牙子买回来的,身价二十五两白银。

    裴豫颇为肉疼,因为像春杏这样年纪的婢女,通常只要十两,模样周正些,识些字的,也不过十五两。

    春杏的相貌确实不错,身材丰腴,配上她的鹅蛋脸,笑起来十分喜庆。

    裴豫自己穿衣,叫春杏去打水洗漱。

    他站在窗前,一边穿中衣,戴幞头,一边打开窗户往花园张望。

    花园里一向只有些麻雀喜鹊,这一直聒噪个不停的到底是什么?

    他循着声音,看到一棵柿子树下卧着一只灰鹅。

    他恍然大悟,以为是哪个仆妇养的鹅跑到了花园里,但又仔细一看,发觉那鹅一样的东西不是鹅,而是一只大雁!

    “奇怪……”

    裴豫想到,昨日自己在长寿坊许三娘的面摊吃面时,看到了一只离群的大雁慢慢飞过长寿坊。

    难道这只大雁竟然落到了自己家花园里?

    大雁呱呱叫个不停,这时春杏端着水走了进来,裴豫笑道:“春杏啊,你看,后院来了一只大雁。你待会去把它抓住,先养着,养肥了吃肉。”

    “老爷,为什么要吃了它?我觉得它好可怜,它一定是受了伤才落到院子里。我先养着,等它伤好了,把它放了,好不好?”春杏可怜巴巴地道。

    “哦?为何要放了它?”裴豫说完开始洗脸。

    “老爷,大雁有灵性,大雁落到人家里,是好兆头,怎么能吃了呢?而且,咱们把她放了,还是行善积德的事呢!老爷,你多积些德,佛家会保佑你的!”春杏一本正经地说。

    裴豫洗着脸,总觉得春杏的话听着怪怪的。

    好像自己时不时去射兔子,乃是极大的恶行一般……

    而且他极为反感春杏“积德行善”的想法。

    自己衣食无忧,抓住一只大雁放了,是积德行善,那么若一个三餐不继的贫苦人捕到大雁,他要不吃,就得饿死。

    这么说来,行善积德,还要看这人有没有钱?

    而且弱肉强食,循环往复,乃是天道。

    人吃肉如同鹰隼捕燕雀,虎豹吃鹿羊,都是天性,如同大雁也要吃小虫。

    天道之下,众生平等。

    不过裴豫懒得和小丫头说这些,洗完脸,随口道:“你爱养着就养着,爱放生就放生吧。”

    “谢老爷。”春杏笑嘻嘻地道。

    洗漱之后,春杏拿来了早饭。

    裴豫喝着粥,听着大雁聒噪,总觉得好像忘了一件重要的事。

    等他吃完饭,猛然想了起来,昨天自己叫送柴的年轻人许大昌去应召大理寺问事,他的保荐书还没写呢!

    裴豫心想可不能言而无信,连忙出了卧室,来到外面书房研墨写了一封保荐书。

    收拾妥当之后,旭日初升。

    裴豫走出房间,往回廊另一面妻子的房间看了看。

    没有动静,妻子还睡着。

    裴豫叹了口气,往院外走去。

    自己每日出门时,正是妻子睡得正沉时。

    而深夜,所有人都睡着的时候,妻子却因为病痛彻夜不能安睡……

    挨到黎明时,才能睡上一会。

    妻子的病痛,不知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大门外,吴彦已备好了马。

    裴豫骑上马,吴彦在前牵着,一主一仆出了坊门向北,往皇城顺义门走去。

    来到顺义门前,吴彦便牵着马回家,裴豫独自往城门走去。

    这时进城的官吏人等已在城门前排起了三个长队,守卫士兵一一核对身份之后才能放人进城。

    裴豫站到队中,和相识的官员打着招呼,寒暄一番。

    “裴先生!”

    裴豫忽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他抬头看看,见远处城墙下站着一人,正向他跑来,正是许大昌。

    裴豫出了队伍,走到一边,许大昌跑过来,却呆呆地看着裴豫,说不出话了。

    “你的保荐书。”裴豫从怀里取出保荐书交给许大昌。

    “裴……裴先生你……你是……你原来是做官的……”许大昌接过保荐书,磕磕巴巴道。

    他去许三娘面店里送柴时见过裴豫几次,每次都穿着粗布麻衣,带着弓箭,身材又高大,还以为他是个猎户……

    裴豫笑笑,道:“大理寺招募问事不但要看保荐人,还有一场察考。你打起精神来,若考试不合格,你是做不了问事的。”

    “是,是,我明白了,裴……裴大人!”许大昌连连作揖。

    两人说完话,一前一后往城门走去,许大昌忽然道:“裴大人,你看,是黄公子!”

    裴豫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见吏员、庶民的队伍里,一个衣着华丽的人分外扎眼。

    面如冠玉,身姿挺拔,正是昨天差点打了裴豫一顿的黄天赐。

    “他也是来应召问事的。你昨天打了他的仆人,今后你俩或许要做同僚,你可要小心一些了!”裴豫呵呵笑道。

    黄天赐也看到了许大昌和裴豫。

    他对许大昌怒目而视,但看到站在许大昌身前的裴豫,忽然泄了气,脸上一红,扭过了头。

    大虞官制,正五品以上官员每日要上朝,称为“常参”。

    大理寺主官大理寺卿、副官少卿每日都要起早去皇宫朝参,半晌时才回大理寺办本署公事。

    而仅在大理寺卿、少卿之下的大理寺正是从五品,所以裴豫无需常参,只需参加每月初一十五,已经每年其余几个特殊日子的百官朝参,称为“大朝”。

    裴豫每日来到大理寺第一件事就是点卯,监察下属官员是否按时到署。

    之后,他大多数时候是坐在书案前审核下属六名寺丞审结的案子。

    若用律用刑得当,就签印上报,若有瑕疵或疑点,就发回重审。

    偶尔有疑难案子,他也要亲自审案,或者寺丞自认不好判断的,便叫他去听审,以免出岔子。

    今日,寺丞郭晖便有一件重大杀人案子要他旁听。

    长安县万寿村村民房之逵长安县告同村房乙杀害了他十三岁的儿子。

    按县衙查证,房之逵和房乙两人因田地分界一事素有仇怨,官司私斗不绝,房乙还因此而被打过板子。

    今年七月十五,房之逵的儿子去河边捞鱼,一去不回。

    到了傍晚时,房之逵心急,就去寻找,遇到同村几个小孩子,一问之下,小孩子说他们在河边见过房之逵儿子,但他被房乙叫住,往远处走了,然之后就再没见过。

    房之逵找不到儿子,就去找房乙要人,但房乙非但否认见过房之逵儿子,且冷嘲热讽,房之逵又气又急,便去报了官。

    第二日,有人在河下游发现了房之逵儿子的尸体,他是被人捆住双脚,扔到河里淹死的。

    县衙衙役问过几个小孩子,便把房乙抓回衙门,严加审问。

    房乙经不住严刑逼问,便招供是自己因想报复房之逵,便把他儿子扔进了河里。

    房乙因此判了斩刑,案子送到大理寺复审。

    而此时,跪在堂下的房乙头如捣蒜,磕头不止,连声叫着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