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状元郎,谋划盛唐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一章 追查元凶

    “末将冤枉,若有一句虚言,天诛地灭!请将军明鉴!!!”

    “大帅,兄弟随您出生入死,这些年过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子虚乌有的罪名,卑将打死也不认!”

    即便王昱冷面喝问,但帐中二将皆是决口否认,言称从未有过出格之举,甚至越说越激动,不断翻着过往的旧事,表明自己的忠心,情到浓处,不由得潸然泪下,让王昱也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猜错了。

    “来人,先将这二人扶下去!”

    并无实际证据,王昱本不愿如此逼问,但却心知朝廷的手段,不得不如此行事,若等到御史亲自来查,到那时自己也难辞其咎。

    “谢大帅!”

    归德郎将金缘顼和游击将军方丞终是松了口气,一瘸一拐的离开营帐。

    “哎呦!疼!!!轻点!!”

    “妈的,疼死老子了,你这贱奴婢,手不会轻点!!!”

    一脚将侍女踹飞,方丞疼的呲牙咧嘴,心中更是愤懑不已。

    “郎君,妾身替您擦药吧。”

    如花似玉的美娇娘走入内屋,挥了挥手让跪地啜泣的侍女出去,而后拿起金疮药小心翼翼的为方丞擦药。

    见到自己温柔可人的宠妾,方丞的怒气都消了三分,感觉身上的伤势都不那么疼了。

    “郎君,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被打成这样,真是心疼死妾身了。”

    一点点上药,罗氏看到夫君身上触目惊心的伤痕,一时间情难自已,美眸瞬间朦胧,不争气的落下几滴泪珠。

    “别哭,为夫身子硬朗,这几下没什么大事。”

    察觉心爱的宠妾伤心哭泣,方丞更是心如刀绞,取出锦帕为其拭去泪痕。

    “郎君,妾身知道您委屈,将军为何如此不近人情。”

    当方丞被属下抬进府邸的时候,罗氏便暗中询问了兵卒,大抵知晓了方丞被打的缘由,心中颇有怨言。

    “哎,老子为其出生入死,却被如此怀疑,太他妈憋屈了。”

    “哎呦!”

    气到心头,方丞一用力又扯到了伤口,顿时疼的叫唤。

    “郎君,您别生气了,妾身为您擦好药,先好好歇歇!”

    轻柔的为方丞擦完金疮药,罗氏小心的替其缠好伤口,便扶其趴卧着歇息。

    吱呀。

    关好屋门,罗氏快步回到自己的寝房,将贴身侍女唤到屋内。

    “小聂,将这个拿好,送给南街的程屠户。”

    “是,娘子放心。”

    ……

    入剑南十多日来,张尘通过林秀和哥舒翰的消息,已将益州的情况了然于胸,便让林秀携数位手下出发,去姚州先行打探一番情况。

    “处置使,这恐怕不妥吧,太子嘱托卑职,让我必须寸步不离守在左右。”

    “且您初入剑南,还没有自己的亲信,也只有卑职手下这十几人可以信任,若卑职带走一半,您的安危……”

    经历上次刺杀,林秀甚是自责,这些时日,寸步不离守在张尘身旁,不敢有丝毫分心。

    “林校尉,勿须如此,这是在大都督府,不是荒郊野外,大可放心。”

    “且吾让你先去姚州,也是为日后的安排做铺垫,唯有你可让本官信任啊。”

    有哥舒翰守在身边,张尘其实并不担心,其次敌方一击不中,自然小心谨慎,除非有绝佳的机会,否则短时间不会轻举妄动。

    “恕卑职难以从命,太子殿下的命令不可违背。”

    “姚州之行,卑职可以让最信任的属下先去探查,到您要前往之时,吾在提前一日前去探查便可。”

    单膝跪地,林秀从未悖逆过张尘的命令,但此次却坚决不从,只因太子殿下有言,命自己寸步不离,且在其看来,即便是哥舒翰也未必可靠!

    “罢了,就按你说的办吧。”

    抬手扶起林秀,张尘倒是理解其心,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了。

    “谢处置使,卑职先去安排。”

    得到张尘许诺,林秀转身大踏步离开内厅,先去安排姚州之事。

    “不知朝廷的御史何时能到?”

    瞧着林秀离开的背影,张尘猜测密奏应该已经到达朝廷,不知陛下会如何决断。

    “哥舒兄,你去请益州刺史来一趟,说吾有事相商。”

    “是!”

    半个时辰后,益州刺史崔玄义便随哥舒翰来到大都督府,见到张尘在正厅外等候,便加快脚步迎了上去。

    “下官拜见处置使。”

    “崔刺史多礼了,请!”

    待到崔玄义落座,张尘便开门见山,询问刺客的情况。

    “下官命司法参军事调查许久,但仍没有下落。”

    心中分外紧张,崔玄义额角不断的溢出冷汗,十几天过去,没有丝毫线索,实在是难以交差。

    “既然如此,那便待到朝廷的御史到了,协助崔刺史调查吧。”

    不动声色的道出御史将来,张尘自然明白崔玄义很是委屈,毕竟此事与他无关,但若说一州刺史查了这么久没有线索,自己是一个字也不信,无非是查到了不可查的人,太难处理,索性只能拖延,想要置身事外罢了,但自己怎会如其所愿呢?

    “下官定会催促属下,尽快查到线索!”

    本欲拖延几日,待到御史来时再行出手,但此刻看来眼前这年轻的处置使也不是那么好敷衍,崔玄义心中暗叹,看来要得罪些人了。

    “好,辛苦崔刺史了。”

    “本官初入大都督府,可否招纳些良家子入府,充为侍从?”

    按照唐律,张尘身为处置使,入镇剑南,在没有节度使的情况下,便是唯一主官,虽然没有将军的名衔,但招纳护卫侍从,还是合理。

    “自然可以,您贵为一道主官,拥有百人以下的亲卫,合乎情理。”

    见张尘放过自己,崔玄义自然心知肚明,按照唐律,这些护卫算作充入大都督府,无伤大雅。

    “好,那便麻烦崔刺史带本官僚属前去挑选!”

    向哥舒翰点了点头,张尘示意其一同前往,此行六诏危险重重,自己想要安然无恙,自然需要忠心可靠的侍卫。

    “好,下官这就去,告退!”

    躬身施礼之后,崔玄义便转身走出正厅,与哥舒翰一同离去。

    待到二人走远,张尘回到屋内,翻阅着《孙子兵法》,这些时日,关于兵法,自己已然了然于胸,但毕竟皆是纸上空谈,不知何时才能付诸实践。

    纵观大唐立国近百年,张尘看着唐蕃之间的各次战例,基本胜多败少,唯有的一场惨败,便是大非川之战。

    一代名将薛仁贵,晚年不保,便是因此一战,张尘翻阅着史料记载,对照着舆图不断参读,慢慢分析吐蕃与大唐的攻伐形势。

    咚!咚!咚!

    “处置使,外面有人求见!”

    叩门声扰乱了张尘的思绪,听闻有人求见,便收起舆图,转身走出内屋。

    “何人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