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状元郎,谋划盛唐
繁体版

第五十九章 意外

    “信笺?谁送来的?”

    这皇宫大内,究竟谁会给自己送信,李瑛稍显疑惑,询问侍从。

    “殿下,来者称是鄂王的侍从。”

    “五郎?将信笺取来!”

    曾几何时,对于这个同病相怜的弟弟,李瑛也曾与其一起借酒消愁,抱怨不满,但随着张尘的提点,才明白那时的自己有多可笑。

    没有皇帝陛下的诏命,即便是身为皇子,也不可随意进入皇宫大内,近些时日,李瑛方才改善了父亲对自己的态度,便是要趁热打铁,因此忙得焦头烂额,自然也没时间关照几位弟弟。

    当读完信中的内容,李瑛脸色愈加阴沉,心中极其烦闷。

    “传孤的令,告诉五郎和八郎,安分守己,莫再怨天尤人,否则孤也救不了他们!”

    “喏,下官领命。”

    太子言辞如此严厉,东宫的属官也有些疑惑,毕竟此前太子和鄂王的关系很是亲近,为何会如此动怒,但也不敢揣测,只能领命而去。

    “殿下,五弟信中写了什么,何必如此动怒?”

    太子妃薛氏刚刚收好衣物,见到夫君如此失态,开口劝慰道。

    “你不用知晓!”

    将信笺付之一炬,李瑛拂袖而去,并未太多解释。

    洛阳城,诸王府邸。

    “宣太子令,鄂王光王,此后行事安分守己,莫要怨天尤人,多读圣贤之书,否则孤也救不了你们!”

    “臣弟领命!”

    送走传令的太子属官,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面面相觑,看来此前的传言是真的。

    太子被诬告之案,除了少数几个负责之人,也只有皇帝陛下知晓,但不知为何,这宫禁之内的秘闻,却被泄露而出。

    “看来一切属实了,二哥似乎又变回了曾经的那样。”

    想起年少之时,李瑶不由得感慨万分,那时的李瑛也是自信满满,气质不凡。

    “算了,这也算是个好事,五哥,咱们也得振作起来了!”

    结合宫内传言,李琚反而颇为高兴,毕竟若是太子再次得势,他们兄弟也能改变眼前的尴尬处境。

    “或许是吧!”

    总感觉此事没有这么简单,李瑶无奈的摇了摇头,但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随着一切准备完好,太子李瑛在上表皇帝得到应允之后,在十月十三日这天,携张尘、杨谦、墨丘垣及诸多朝廷工匠从洛阳出发,前往润州。

    经过一路长途跋涉,众人终是抵达了江南道润州府。

    “臣润州刺史毕肃,叩见太子殿下!”

    “毕刺史免礼,陛下的诏书你已知晓,此后孤就在你府衙坐镇,代陛下操持营建钱监之事。”

    将陛下的诏书宣读之后,李瑛将张尘等人的身份告之毕肃,让其安排官吏协助几人处理公事。

    “太子殿下坐镇府衙,自然是最为妥当,微臣求之不得,也可方便安排防卫。”

    虽然此前听闻太子式微,不受陛下喜爱,但毕肃宦海沉浮数十载对朝局的变化了然于胸,陛下将铸造新钱这般重要的事情交由太子主持,自然是十分信重,自己也要多多亲近才是。

    “毕刺史,请问这钱监大致需要多久可以建好?”

    一眼看穿老谋深算的毕肃,张尘懒得和其客套,毕竟此时已接近年关,最好在新年之前将新钱量产,将此喜讯呈报陛下,方才能更好推进自己的税制改革。

    “张舍人,此时秋收已过,各县可抽调的徭役甚多,勿须担心。”

    如此年轻的中书舍人,毕肃还是第一次见到,听说陛下还为其创造了一个新的官职,所谓税币参事,让人啧啧称奇。

    “那毕刺史就尽快征调徭役,将钱监迅速建起!”

    毕肃答非所问,李瑛也颇为不满,言明此事紧迫,莫要拖延。

    “臣领命,这就去安排下属征调徭役。”

    察觉到李瑛的态度,毕肃也不敢拖延,直接下达命令。

    “司田参军事韦奉先,负责寻一处好山水,修建钱监。”

    “司户参军事方鹏飞,负责征调丹阳、丹徒、金坛、延陵县共计三万徭役,负责修建钱监。”

    “司仓参军事吴方承,负责调集修建钱监所需的物料。”

    “下官领命。”

    随着毕肃安排妥当,众官员纷纷前去办差,张尘决定先去筹调铸钱所需矿料,而墨丘垣随韦奉先去勘察修建之地,唯有太子李瑛和杨谦留在府衙。

    “毕刺史,听闻你这润州治下很是富庶,孤打算去探访一番!”

    久居深宫,李瑛很久没有接触普通百姓了,借此机会,也想体察一下百姓疾苦,了解民心。

    “那微臣随您一起!”

    “不必了,孤带上杨少卿去转转,有侍卫保护就够了!”

    说罢,李瑛便摇着手中折扇,走出府衙大门。

    “哎!太子……”

    眼见太子离去,毕肃有些焦急,却不敢抗命。

    “派一些亲卫,暗中保护太子殿下,出任何问题,提头来见我!”

    太子身边虽然有几个武艺高强的侍卫,但毕肃仍是颇为担心,生怕出了任何意外。

    “属下得令!”

    ……

    吹拂着江南的微风,李瑛走在丹阳街巷,瞥见来来往往的贩夫走卒,以及各式各样的商铺,感到格外的自由。

    “东家,咱们莫要离府衙太远吧!”

    心惊胆战的四处观望,杨谦也是紧张不已,毕竟身边就四五个侍卫,这要是出什么意外,自己就算以身当刀,也要护下太子!

    “怕什么,这是江南之地,脱离战乱已久,开元以来,国泰民安,哪来那么多亡命之徒?”

    轻笑杨谦的胆怯,李瑛倒是并不畏惧,自己这几个侍卫乃是绝顶高手,武艺高强,若真有人想要取自己性命,那没有二三十之众,绝无可能!

    车水马龙的街巷,李瑛四处张望,寻觅着有趣新鲜的东西,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客官,这是最好的丝绸,您要不要拿一些!”

    瞧见李瑛锦绣华服,商贩心知必定是个贵人,忙热情介绍着自家的货品。

    “嗯,确实不错,和宫……”

    “和家里用过的相差不大。”

    险些说漏了嘴,李瑛抚摸着精致的丝绸,摸了摸口袋愣住了。

    “慎矜,你带银子了么?”

    口袋空空的李瑛有些尴尬,毕竟长居东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真是没有带钱的习惯。

    心中万分无奈,但杨谦却只能主动付钱,帮太子解围。

    看着侍从抗走的几匹丝绸,店家嘴都快笑的合不拢了,恭送李瑛离去,还嘱咐其多多光临。

    “东家,咱们该回去了!”

    眼看着日落西斜,杨谦渐渐担忧,身后还有两个抱着几匹丝绸侍卫,总觉得甚为不妥。

    “行了,逛过那边街巷,便回去好了!”

    本还意犹未尽,但李瑛也明白分寸,向着左侧的街巷走去。

    然而,就在刚刚转过街角的瞬息,一道黑影猛然冲出,将李瑛撞的踉踉跄跄,一屁股坐在地上。

    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杨谦来不及反应,只能凭借着本能冲了上去。

    “东家,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