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状元郎,谋划盛唐
繁体版

第九章 天灾无情

    “邓刺史心系百姓,为国尽忠,本王定会亲呈陛下,抚恤忠魂。”

    李琩安抚在场的秦州官员,激励众臣戮力同心,共渡此难。

    “刘司马,朝廷为百姓筹措的钱粮也在路上,正在快马加鞭的向秦州运送,近日便到。”

    “你们现在将官府移至何处?”

    刚刚平复了心情,刘志永思索了片刻,将眼下的情况简单道出。

    “因地震损毁严重,臣等探查几日,终于找到一处暂且安全之地。”

    “暂将官府迁至成纪县,朝廷的钱粮也可暂且安置此处,然后分发给各县灾民。”

    “好,事不宜迟,那刘司马就先带我等去往成纪县吧。”

    话音刚落,寿王李琩翻身上马,示意秦州官员带路。

    萧嵩、李询纷纷上马,张尘十分头疼,自己的骑术几斤几两,还是有点数,勉强的翻身上马。

    “王元融,你负责将宣慰使车马护送到成纪县,注意安全!”

    “属下遵命。”

    身着青袍的年轻人,来到车驾旁,负责护送车驾侍从。

    “走!”

    一声呼喊,李琩一马当先,紧随刘志永向成纪县而去。

    因地震严重,道路受损,张尘本就马术一般,一路颠簸不断,胃中翻江倒海。

    “身体放松,双腿不用夹那么紧!”

    身侧传来萧嵩的声音,张尘渐渐调整自己的姿势,终是感受到了骑马的乐趣。

    不多时,众人抵达成纪县。

    “大王,秦州治下有成纪、陇城、上邽、伏羌、清水五县,现在陇城、上邽、伏羌受灾严重,成纪县和清水县暂且还好。”

    如实上报受灾情况,刘志永取出各地奏报,递给李琩阅览。

    “那这样,本王去上邽,李翰林去伏羌、张翰林去陇城,至于老丞相年事已高,就近在成纪和清水县安抚百姓吧!”

    一番考虑,李琩将老丞相留在成纪,决定让几位年轻人去往危险之地,抚恤百姓。

    “大王身为宣慰使,怎能去往如此凶险之地,万一有任何差池,老臣如何向陛下交代?”

    听闻此言,萧嵩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毕竟寿王地位尊崇,有个三长两短,后果难料啊。

    “老丞相勿须再劝,本王心意已决,刘司马留下这两县三日之粮,其余的分为三份,由本王和两位翰林分别带往三县,赈济百姓。”

    不容置疑,李琩自然不能同意萧嵩的建议,毕竟安邦定国,民心所向,怎可退却?

    见李琩如此雷厉风行,刘志永及几位同僚纷纷领命而去。

    “那老臣先去视察民情,告退。”

    早已猜透李琩心思的萧嵩,劝阻无用之下,只能先行离去。

    仅仅一天时间,刘志永将仅有的赈灾粮食按照各县户数,分配合理,交由李琩等人。

    “方黔、吴玹,你二人跟随李翰林前去伏羌,注意安全!”

    “张成业、苏坤,你二人随张翰林前去陇城,一切小心!”

    吩咐好手下,刘志永与录事参军成秀亲自护送寿王李琩。

    三部人马各自出发,张尘与张成业、苏坤带着数十名侍卫,护送着粮食向陇城出发。

    “张兄,按照这个速度,我等大概多久才能到陇城?”

    因为护送粮食,众人行进并不快,张尘慢慢的熟悉了骑马技巧,想问问能否快点。

    “张翰林,大概还需半日吧。”

    “那咱们还能再快点么?”

    看了眼日头,已过中午,张尘心想深夜到达,也无法为百姓分发粮食了。

    “稍微快点应该可以。”

    看了看地图,张成业觉得应该没问题,便让车队加速。

    避过损毁的道路,走在崎岖小路上,张尘才知道有多艰难,不过看着日落余晖,知晓不远了。

    天色渐暗,众人终于遥遥看到了村落的景象。

    残垣断壁,地裂丛生,几乎没有一处完整的屋舍。

    “官家来了,我们有救了。”

    当众人行至此地,无数破烂不堪的麻布帐篷内跑出许多人,衣衫褴褛,将张尘数十人围再中间。

    面黄肌瘦、骨瘦如柴,更有很多人伤势严重,奄奄一息。

    如此凄惨的景象,让张尘心如刀绞,强烈的窒息感袭上心头,赶忙吩咐侍卫卸下粮食。

    “埋锅造饭,让能行动的都来此领粥,不能行动的分派侍卫去送。”

    吩咐了手下,张尘亲自帮忙卸粮,让侍卫就地砍柴,迅速埋锅熬粥。

    仅仅半个时辰,十数口锅中粥香四溢,让围观百姓激动不已,他们已经数日不曾饱食,此时早已气力空虚。

    “都别急,一个个领,人人皆有!”

    张成业安抚饥饿百姓,数人同时施粥。

    百姓们也是按捺心中的焦躁,一个个排队领粥。

    “您小心,注意烫!”

    张尘将手中的粥碗递给瘫坐在床的老太,心中五味杂陈。

    “官老爷啊,多谢您的救命之恩啊!”

    一旁的老丈叩头感恩,张尘赶忙将其扶起。

    “老丈啊,莫要如此,皆是陛下心系百姓,我等只是奉旨而来。”

    瞥了眼另一侧昏迷不醒的青年,张尘心中更加沉重。

    “苏医生,他的情况怎么样?”

    放下青年的手腕,苏坤眼中不忍,微微的摇了摇头。

    “脉象虚浮,气血两亏,可能……”

    “神医啊,你要救救我家林娃,他才二十啊,救救他吧!!”

    老丈听到苏坤的说辞,瞬间泪如泉涌,两腿一软,跪倒在二人身前,声嘶力竭的祈求他们救救自己的孩子。

    一旁的老太虽然早已双耳失聪,但看到丈夫如此模样。也是猜到了几分,泪水忍不住的滑落,掉落碗中。

    “老丈,您不必如此,我们必然尽力救治。”

    将老者掺扶坐下,张尘违心的安慰道,随后借口和苏坤取药暂时离开帐篷。

    又看了几处伤者,张尘如坠深渊,悲惨的景象不忍直视,苏坤也竭尽全力的在帮每一位生者延续生命。

    夜色渐深,在村里的山坡上,张尘独自坐在此处,望着璀璨的星空。

    “吃点吧,张兄。”

    苏坤拿着一碗粥递到张尘面前,两个时辰的医治耗尽了他的心力,大口大口的吃着碗中的粥饭。

    “没胃口,你吃吧。”

    每每想起此前的惨烈,张尘就难以平复,只想尽快接到朝廷的药草药石,就能多救一条生命。

    “现在的药草太匮乏了,不知朝廷的运输队到哪了?”

    “张兄,别着急了,生死自有天命。”

    见张尘真的不想吃,苏坤索性将另一碗粥也吃了,顺便安慰了身旁惆怅的兄台。

    “你们医者,也说天命么,若是全由天命,你为何要医治呢?”

    一个天命,让张尘大为震惊,不是说医者仁心么,若是不与天争,那还如何救治黎民?

    “张兄啊,你不会以为医者都是神吧?”

    猜到了张尘的几分心思,苏坤也能理解,毕竟看起来十六七岁的青年,初次见到如此惨烈的场面,能够保持不哭,已经很不错了。

    “额,是啊,是我误解了……”

    一语点醒梦中人,张尘幡然醒悟,不再沉眠于悲痛之中。

    “喂,我的粥呢?”

    “啥,你说啥,我就拿了一碗啊!”

    早已空空如也的粥碗,苏坤也是尴尬不已,只能打死不认!

    “你这家伙!!”

    摇了摇头,张尘哭笑不得,望着山坡之下,却看到一个人快速跑来。

    侍卫来到张尘面前,单膝跪地,大口喘气。

    “别急,怎么了?”

    看着眼前有些陌生的侍卫,张尘心中稍稍有些不安,难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张翰林,出大事了,宣慰使在上邽安抚灾民,不幸摔落山坡,昏迷不醒。”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