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河
繁体版

第三十六章 他乡遇见故知

    商会大厦位于老城区英雄北大道,满红、清梅的车辆,从省城新区导航开往老城区。途径省城大桥,桥是拉锁式大桥,只见大桥中间竖立着两个高大的桥门,一根根粗壮的拉索将桥门与大桥紧紧相连,行成巨大的拉力,恍如两位大力水手在大江之上拉着一块巨大的甲板,车辆在甲板川流不息。大桥两端,一南一北,北面是两头石狮,威风凛凛,恍如狮子一声吼,便要吼出气象万千,吼出省城的姹紫嫣红。南面是两只石猫,一黑一白,但凡有小孩乘坐车辆经过大桥,都指着石猫会情不自禁地说:“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据说,这两只石猫的创作灵感来源便来自这句话,鼓励省城人大胆地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搞生产,齐心协力活经济,只要合规合法,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牛鼻子。每当经过大桥,人们似乎都没有太在意石狮、石猫的具体形象,反倒联想到了省城人改革开放以来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如今,大桥两侧是滔滔的江水,大桥两端是林立的高楼,进城、出城,新城、老城,全凭这座桥了。商会大厦就在大桥的南端,刚下桥不久,就可以看见“商会大厦”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大厦造型独特,远远看去犹如一颗巨型子弹耸立在英雄北大道。汽车下了大桥,过两个红绿灯,右拐进了一个院子,院子门口写着“鹭河之家”几个大字,临近大院门口的大楼就是商会大厦,大厦后面还有一栋宾馆、一个叫巴渝风的足疗店、一栋体检中心、一个装潢工程设计公司等等,院子虽然不大,但设计得紧凑有序,院子内的墙上写着“鹭河商会,鹭河人的心灵家园”“苦干实干,为苏区振兴而奋斗”的标语。车辆停在商会大厦楼下,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前来迎接:“两位就是清梅书记和满红吧,我们刘会长等候两位多时了,这边请。”

    不一会儿,两人来到7楼,此时,刘会长已经站在门口等候。

    见清梅和满红来,刘会长热情地上前迎接,与清梅、满红一一握手。

    “欢迎两位家乡人来商会指导工作啊。”

    “刘会长,我们是来学习的,刚刚去了您的鹭河饭店,真是太震撼了。”

    “您过奖了,我只是想在省城多宣传宣传我们的家乡。”

    满红见了刘会长后,觉得刘会长很面熟,刘会长说到鹭河后,满红更加确信他就是那位和曾父亲大山一起打工的福林,只是没想到福林几年前离开鹭河后来到了省城,更没有想到福林摇身一变,成了省城鼎鼎有名的大企业家。

    “福林叔?”满红轻声地和福林打招呼。

    “满红,是我呢,想不到我们在省城见面了吧。”福林笑呵呵地说。

    “福林叔,您怎么来省城了啊?”

    “满红,清梅书记,说来话长,快到办公室坐坐。”

    福林热情地招待满红、清梅入座,招呼商会秘书处秘书给两位泡茶、倒茶。

    “刘会长,您认识满红啊?”

    “何止是认识啊,我和满红的父亲可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呢。”

    “刘会长,真是太巧了,想不到在省城能遇到家里人。”

    “清梅书记,您和满红来之前,志远主任都和我说了,我听说你们来,心里可高兴了,本来要陪两位吃午饭,可是不巧,上午省工商联的领导到商会来调研了,只好失陪了。我和志远主任说,无论如何要请两位到商会来坐坐。无巧不成书,我遇到贤侄了。”

    “刘会长,您产业做得大,可要多关心家乡的发展啊。”

    “清梅书记,您见外了,算来我离开鹭河有三年多了。这三年就像拍电影一样,现在想来,想都不敢想啊。那一年,我离开了县城,大山哥和嫂子留在了县城。离开县城后,我不想让他们担心我,我就再没有和大山哥和嫂子联系了。不过,我离开县城后也的确吃了不少苦。那年,我先去了广东,后来听说翠霞来了省城,我犹如飞蛾扑火,不顾一切,也北上来了省城,终于,我和翠霞在一起了。翠霞在一家足疗店作足疗师,为了不和翠霞分开,我在足疗店作服务员。翠霞每天上钟到很晚才下班,有时候还会遇到顾客的骚扰,我说翠霞,我不喜欢你做足疗师,不喜欢你天天给人洗脚捏脚,咱们换份工作吧。翠霞说,你看不起我了?你觉得我做足疗师给你丢脸了?我说,怎么会呢?我自己还是个服务员呢?翠霞说,我不做足疗师,你养我啊?我说,好啊,我养你。翠霞笑着说,你拿什么养我,你刚来省城,自己还养不活自己呢。在足疗店干了一个月,我辞职不干了,我去街头摆摊卖烧烤。翠霞没有说同意和不同意,只是偶尔带客人来烧烤摊消费。我说翠霞,你少喝点酒,喝酒对身体不好。翠霞说,不喝酒,你的烧烤摊怎么赚钱。后来我才知道,客人给翠霞钱,翠霞陪客人喝酒。有一天晚上,翠霞喝醉了,我要去扶翠霞回家休息,有个醉汉举着拳头对我说,翠霞是他的女人,要是我再上前,他就要揍我一顿。我才不管呢,我拿起一瓶啤酒就砸在了他的头上,他的脑门鲜血直流,醉汉的朋友一拥而上,要将我打到在地,我拳脚并用,不给他们机会。此时,城管来了,我推开醉汉,扶起翠霞,推着烧烤摊,撒腿就跑。我和翠霞躲进了一条狭长的巷子里,将城管撇开了。我问翠霞,那人说的话是真的吗?翠霞说,那乌龟王八蛋的话你也相信。我说,如果我相信呢?翠霞伤心地说,那你就是笨蛋。我见翠霞要哭了,我就不往下说下去。其实我是相信翠霞的,可我又有些心里不安。我连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活着可真是窝囊啊。翠霞见我不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银行卡给我说,摆摊天天让城管追也不是个办法,去学一门手艺吧,你学好了赚钱了,再来追求我吧。我说,我俩不是好上了吗?翠霞说,从现在开始,我俩又没有好上了,除非你学手艺发迹了。我说,我不知道学什么。翠霞说,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啊,我看你经常看人家盖房子,你该不会是想当工程师吧?这个没有文化可做不成。我恍然大悟说,我不是想盖房子,我是想设计房子。可是我只做过小工,也没读过书,什么也不会。翠霞说,你去报个培训班学习吧,说不定学会了呢。后来,我去培训班学习了半年,白天学习,晚上摆摊。有一回,我在工地旁摆摊,一位工头拿着图纸和工友们说楼房的设计,但是没有一个人看得懂。我看他们一筹莫展,便跑过去偷偷地看了一眼图纸,我自告奋勇地说,我看得懂图纸。大家狐疑地看着我。工头说,摆地摊的,你懂个啥,我们这是盖大楼,不是搞烧烤,你给我滚一边去。我说我真会,不信你试试。工头说,我凭什么相信你。我说,相不相信,你试试就知道了。工头半信半疑地说,那你按照这个图纸,再给我画一张通俗易懂的图纸。我说,拿粉笔来,我这就在水泥板画给你们看。不一会儿,我在地上画好了张简易的图纸。工头说,简单明了,这就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我说,福林。工头说,福林,你摆地摊浪费人才了,到我们项目来工作,我给你的月工资,你要卖一年的烧烤。你愿不愿意。我说,我愿意,我愿意。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翠霞了,翠霞高兴地笑了起来,她说这是好事,但你不要以为这就能和我好上,离目标还远着呢。我说,翠霞,我这不是在进步吗?翠霞笑着点了点头。干了几个月,我当了项目经理,可是这不是我的目标,我最想干的还是设计楼房,如果省城有我设计地作品,那该多好。我辞去了项目经理的职务,自己干起了工程设计。省城要建新的高铁站,通过晚报和都市报面向全省征集了很多设计方案,省里都不怎么认可,唯独对我的设计方案感兴趣。他们把我叫去开会,让我在两个月之内优化设计方案。那段时间,我吃住在办公室,没日没夜地干,做好了方案推翻重做,再推翻再设计,直到甲方满意为止。干了一个多月,我感觉快撑不住了,脸都成蜡黄了,伙伴喊我休息,我说一定要在两个月之内完成方案,这是甲方对我们的信任,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如期完成了方案,获得了甲方的认可,我赚了第一桶金。接着,我们又中标了几个大型项目的设计方案。后来,我胆子越来越大,不仅搞设计还搞施工,就这样运气来了,总算咸鱼翻身了,这个院子的经营权也是我今年中标过来的,我得知很多鹭河人在省城,就牵头组织搞了这个商会,你们看旁边的巴渝风就是你们嫂子在打理。不好意思,今天碰到家里人了,话匣子打开了,一下子和你们说了这么多。”

    “刘会长,那是您把我们当家里人才愿意和我们分享您的宝贵经历呢?您这几年也不容易啊,但又有哪个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呢?”

    “听说现在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了,你们快和我说说家里的情况。”

    青梅一五一十地将鹭河发展黄元米果文化产业以及杨书记大刀阔斧在鹭河搞农村改革和如火如荼搞乡村建设的情况和福林说了。

    福林听了频频点头,时不时露出兴奋的笑容,激动的时候不时端起茶杯请满红和清梅喝茶。

    满红在一旁认真地听着福林和清梅交谈,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清梅书记,这次来省城是办什么事情吗?”

    “刘会长,实不相瞒,刘屋想做大集体经济,发展黄元米果产业,我这次来是到省城跑市场和筹集资金来了。”

    “发展黄元米果产业需要多少投资?”

    “我们想在刘屋建黄元米果加工厂,添置机器设备,少说也要百来万吧。”

    “现在村里有多少预算呢?”

    “村里办公经费少得可怜,要办厂几乎不可能,所以我想着到商会来引进资金,以合作的方式将这个产业做起来,没想到在商会遇到您了。”

    “怎么盈利呢?”

    “加工厂建起来的同时,我们建立合作社,鼓励村里的困难群众入社,这样一来,我们加工厂的原材料就可以得到保障。鹭河上了规模的加工厂只有一家,其余都是家庭小作坊,市场竞争力差,我们跑了省城很多商家,他们都有意愿进购我们的商品,只要我们的加工厂建起来,就不愁没有销路。满红回乡创业的项目也是黄元米果,而且干得很不错,我和村里的刘书记就商量着,将来加工厂建起来了就由满红来打理,让他团结群众一起创业,带领更多村民脱贫致富,一起奔向小康。”

    “清梅书记,我是刘屋人,为家乡发展出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工厂的事情,我全力支持,你们回去做个精确的预算方案出来,需要多少资金我来投资。”

    “刘会长,您真是太痛快了,我们回去就尽快做好方案再发给您。”

    “就这么定,你们什么时候回鹭河?”

    “我们等会就回去。”

    “不着急嘛,来了省城还没到我家里做客呢,我们客家人可是最好客的,到我家里吃了晚饭再走不迟。”

    清梅和满红相互看了看后点头说:“既然刘会长这么热情,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随即,福林带着清梅、满红走出了商会大厦,只见一辆崭新的高档轿车正在门口等候,见他们出来,司机小跑过来帮忙开车门。三人一起上了车,车缓缓开出了主城区,来到了城市的后花园。之所以说是城市的后花园,是因为省城对主城区近郊做了统一的规划,打造成了休闲旅游度假区,建了许多高档小区和别墅群,福林就住在了后花园一个叫春天里的别墅区。

    车子行驶了约半小时后,穿过一个类似凯旋门的大门,便进入了别墅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圆形状的大喷泉池,喷泉中央是古罗马士兵驾马车的雕塑,士兵脸上的轮廓凹凸有致,清晰可见,栩栩如生,士兵驾驶的马匹前蹄上扬,如仰天长啸,又如奋力奔跑,整个雕塑动静相宜,宛如一副生动的中世纪行军图。经过喷泉后,是两条幽静的道路,路两边是两排别墅,别墅墙呈暗红色,看上去十分静雅。整个别墅区十分安静,没有嘈杂,没有喧嚣。不一会儿,车子停在了别墅固定的停车位。

    下车后,福林带着清梅、满红参观他的别墅。别墅一楼有个大院子,院子里种着石榴、李子、杨梅、金桔等果树,院子里有小桥流水,假山亭榭,虫鸣鸟叫,福林说这才是他真正的后花园。三人在院子里的亭子里小坐,亭子是福林平时饮茶、读书、会客的地方,只要福林回来了,亭子旁边随时站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落座后,姑娘端上刚刚泡好的红茶,福林请清梅、满红品茶,说这是正宗的正山小种,味柔微甜,入口后抿着嘴细细品味,便有回甘之感。清梅、满红按照福林说的去品味回甘,果然沁人心脾。坐了一会,福林带着两人去参观他的别墅,从顶楼往下逐层参观,顶楼设有茶室、书房、琴房,三楼是主卧、会客区、照片墙,二楼是老人小孩生活区,一楼是客厅和厨房,负一楼是储藏室、KTV、健身房,整个房子布置得精致有品位,令人大开眼界。尤其是储藏室,珍藏了世界各地的名烟名酒,古玩字画,翡翠陶瓷等,令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福林热情地介绍,清梅和满红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不已。

    晚上六点,开饭了。福林邀请清梅、满红入座,桌上摆放着省城地道的特色菜,还有省城的特产白酒。福林摇了摇手中的白酒说,两位中午已经品过客家菜了,晚上就换个口味,尝尝省城的特色菜。菜已上齐,福林喊了一声:“翠霞,吃饭了。”

    只见翠霞踏着高跟鞋下了楼,这回清梅和满红终于见了翠霞的庐山真面目。翠霞长发披肩,脸蛋圆而红润,皮肤嫩而白皙,五官精致好看,她穿着紧身的红色T恤,婀娜多姿,令人赏心悦目,如果光从容貌来看,完全看不出翠霞已过四十了。

    见翠霞来了,清梅和满红都起身打招呼,福林招了招手说:“都是一家人,坐吧,坐吧,不要太拘束了。”

    翠霞见状快速走来说:“清梅书记,满红,请坐,请坐,吃菜,吃菜。”

    翠霞坐在福林旁边,福林拧开酒瓶要给清梅、满红倒酒,清梅婉拒说:“刘会长,我们等会开车上高速就不喝酒了。”

    满红说:“家宴是最高的待客礼仪,在省城遇到福林叔和翠霞婶,真是太高兴了。”

    福林说:“满红喝点?”

    满红说:“福林叔,我开车就不喝了,等我们的加工厂建好,等您回来开业的时候我们好好喝一杯。”

    福林说:“那也成,那我一个人喝。哦,对了,大山哥和嫂子还好吗?”

    福林不经意问起大山和兰花的消息,满红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低着头支支吾吾了许久。

    “满红,你怎么了?大山哥和嫂子在鹭河还好吗?”

    被问起父母的情况,满红一时没有控制住情绪,眼泪情不自禁直落了下来。

    清梅见状轻声地说:“刘会长,大山叔和兰花婶走了。”

    福林听后捧着酒瓶许久没有说话,他走到满红跟前拍了拍满红的肩膀说:“满红,坚强一点,干出一番事业,让你父母为你感到骄傲。”

    说罢,福林叮嘱保姆拿来两副碗筷放在桌子上。福林小心翼翼地往两个碗里倒酒,也往自己碗里倒酒。

    福林站起来端着一碗酒对着两只碗说:“大山哥,嫂子,想不到我们上次一别竟成了永别了,可是我们在广东打工、在县城包工程的事情都仿佛发生在昨天啊。那时候你们对我好,从不让我吃亏。有什么好事都想着我,要不是跟着你们在工地上做了这么多年,也没有我的今天啊。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两三年的时间,你们却丢下我们走了。今天满红和清梅书记来了省城,我才知道这个消息,要是早知道哥嫂生病了,我肯定要回鹭河来看望你们啊。只是从来没有想到会这样,一直以为我们来日方长,却没想我们后会无期了。我这心里痛啊!大山哥,嫂子,请原谅我之前的不辞而别,今后我一定会照顾好两位侄子,你们就放心吧。”说完,福林端起杯子咕噜咕噜把酒给喝完了。翠霞上前劝他放宽心,既然哥嫂都走了,那就更要好好生活,过好当下每一天。满红也上前宽慰福林,福林却犹如受了打击一般,整个人无精打采,心情好似跌落至了冰点。

    晚饭过后,福林和翠霞要留清梅、满红到省城住一晚。清梅执意要回去,她说:“刘书记还在等咱们的消息呢。”满红和福林告别。福林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回鹭河了好好干,现在的农村可不比以前了,只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一定可以干出一番天地的。哥嫂要是在天有灵,知道你这么努力,一定会为你感到高兴。”满红点了点头,踩着油门将车开出了春天里。

    清梅、满红走后,福林对翠霞说他想一个人出去走走。说完,他叫司机驾着车到城里买了两盏浮灯,随后来到了江边。福林点燃浮灯放在了江面,浮灯顺着水流缓缓漂动。福林往江里撒了些酒,坐在岸边喃喃自语,望着浮灯随江漂远,脑海里全是和大山、兰花曾经在一起的情景。浮灯渐行渐远,福林脑海中的记忆越来越模糊,直到浮灯消失不见,他依然久久不愿离去。远处传来一阵歌声,歌曲唱道:“一壶老酒,让我回回头。回头啊望见,妈妈的泪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