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花魂
繁体版

第38章去湖州

    当晚,御史谢景回到家中,吴氏将谢衙内在街上被苏轼欺负的事当谢景说了一遍。

    谢景愤然道:“真是岂有此理,连我儿都敢欺负,正好宰相大人让我上奏折弹劾苏轼,明天面见圣上,非参他一本不可。”

    谢景连夜写好弹劾苏轼的奏折,第二日便面见圣上递了上去。官家看完奏折,大怒,将苏轼调往湖州做知州。

    消息传到怀远驿,苏轼欣然接受,收拾行李,准备去往湖州任职。

    谢衙内在得知苏轼被贬去湖州做知州后,心中大快,但是又想一想:如果这样轻易放过苏轼,那就太便宜他了,这绝对不符合本衙内的性格。谢衙内眼珠转了几转,计上心来。

    李慕谷这一日正在那里静坐,闭目养神,忽然感到有些心神不宁,当即袖传一课,心道:不好,苏大人要出事。

    李慕谷来到花若溪住处,花若溪正在和素灵说着话,见到李慕谷来,忙让座。

    李慕谷说道:“苏大人被贬到湖州当知州,这事花娘子知道吗?”

    花若溪瞪大了眼睛说道:“不知道啊!”

    李慕谷说道:“都是因为那日在街上救你们两个,得罪了谢衙内,谢衙内的父亲是当朝御史,就在皇上面前上书弹劾苏大人,说苏大人的不是,皇上震怒,就将苏大人贬为湖州知州。”

    花若溪痛惜道:“原来是这样,是我们连累了苏大人。也不知道我们能做点什么,才能挽回苏大人的官职。”

    李慕谷说道:“我们都是布衣百姓,能有什么资格左右朝廷的官员任命呢。可是眼下苏大人就要大祸临头,谢衙内打算在途中派刺客,暗杀苏大人。”

    花若溪大惊道:“这可如何是好。”

    李慕谷说道:“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一路尾随苏大人,暗中保护他。”

    花若溪点了点头,事不宜迟,赶紧收拾好东西出发。

    苏轼离开汴梁,同僚为其送行,当苏轼看到同僚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哈哈大笑说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只带了管家,骑着马去往湖州。一路上的风餐露宿自不必说,还好,这一路上倒也平安。

    这一日,苏轼感觉快要到湖州了,于是问管家:“家宰,我们是不是要到湖州了?”

    管家回答道:“回老爷,再有一天的路程就到了。”

    苏轼欣慰的点了点头,管家牵着马匹,终于在日落时分,赶到刘家湾这个地方。找个客栈住下,小二将马匹牵到后槽加草添料好生喂养起来。

    吃罢晚饭,苏轼来到太湖边上,看见波澜壮阔的太湖水,心情大好。这时,刚好有一个小船靠在岸边,艄公穿着斗笠站在船上。

    苏轼说道:“家宰,我欲登船游览这太湖美景,你去问问那个艄公,可否愿意载我们一程。”

    管家说道:“天晚了,坐船恐不安全,我们还是明天再坐船吧。”

    苏轼说道:“不妨,我见那湖中,点点渔火,甚是美丽,去看看片刻便回。”

    管家见说不动苏轼,只好走到艄公跟前问道:“船家,你这船还出吗?”

    艄公回道:“出。”

    苏轼与管家上得船来,艄公摇动船桨,渐渐的向湖中划去。苏轼回首岸边,看万家灯火,不禁又变得豪情起来,站在船头十分的有兴致。

    就在此时,艄公从后背悄悄抽出两口剑来,目露凶光朝着苏轼走去。苏轼正在欣赏美景,不曾提防,管家在身后站着,一回头看见艄公提剑前来,大惊失色,喊道:“你要做什么?”

    还不等管家把话说完,锋利的剑尖已经刺进他的胸膛。艄公紧接着一脚将管家踢下船去,紧接着又举剑向苏轼刺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然白影一闪,花若溪已经站到苏轼身旁,手中赤霄剑光华灿灿,挥剑挡住艄公刺向苏轼的剑。那艄公知道花若溪手中宝剑厉害,不敢直接与花若溪的剑相碰,急忙回剑刺向花若溪的手腕。花若溪手腕一抖,避开艄公的剑尖。这时花若溪已经把苏轼完全的护在身后,此时苏轼已经被吓得浑身发抖。

    此时,花若溪厉声质问道:“何人这么大胆居然敢行刺苏大人。”

    艄公也不搭话,只是一味的用剑急攻花若溪。花若溪有所顾忌害怕伤到苏轼,所以不敢放开手脚去攻击那艄公。几十招过后,花若溪暗思这样太过于被动,不如用法宝对付他。花若溪想到此刻,左手从腰间解下葫芦,抛向空中。那艄公知道葫芦厉害,赶忙急刺一剑,然后向水中跳去。

    花若溪也不去追赶,忙过来看苏轼是否有受到伤害。苏轼生平哪里见过这阵势,实在是给吓破了胆。见那艄公跳水而去,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时他不禁的悲从中来,大哭道:“可怜我那管家,跟了我二十多年,不曾想今日却落得如此下场。”

    花若溪说道:“苏大人,人死不能复生,我们现在还是想着怎样回到岸上要紧。”

    苏轼强忍悲痛,对花若溪说道:“感谢花娘子的救命之恩,要不是今天花娘子及时出相救,恐怕我早已成为那艄公的剑下之鬼矣。”

    花若溪说道:“苏大人不必客气,这不过是奴家分内之事罢了。”

    花若溪一边和苏轼说着话一边努力的去用桨划船,由于花若溪从来都没有划过船,只见那船并不向前走,只是在原地打转。正在花若溪弄得焦头烂额之际,忽然见到一条小船划了过来,划船的人正是李慕谷。李慕谷将两船并到一起,花若溪和苏轼弃了那条船,来到李慕谷的船上来。

    李慕谷对着苏轼说道:“见过苏大人。”

    苏轼看了看李慕谷说道:“我认得你,你不就是那个在御街卖卦的,都称你为‘神算子’的。”

    李慕谷说道:“正是小人。”

    李慕谷又对着花若溪说道:“我猜想花娘子不善划船,所以在湖边赁了一条小船,赶紧来接你和苏大人。”

    花若溪心下暗思:这人怎么能什么事都想到前面那。花若溪只要一想到此,越发觉得此人深不可测,自己遇到这样的人究竟到底是福是祸那?

    花若溪和李慕谷将苏轼送回客栈,花若溪在苏轼房间旁边又要了一个房间,时刻关注着苏轼房间的动静,深怕那个艄公再来行刺。

    话说野利遇乞在船上行刺不成,他知道苏轼有花若溪保护,想杀苏轼已经是不可能的,只好再想别的办法。

    第二天,苏轼命人将管家打捞出水,给予其厚葬。然后到湖州府衙上任,上任初始,千头万绪。苏轼在地方为官,一向爱民如子。一面要清理前任所余留的案件,看看有没有什么冤假错案,一面还要每日坐堂受理老百姓的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