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就是大明战神
繁体版

第十七章 蓦然回首,那人依在,灯火阑珊处!

    皇宫,大本堂。

    新的一天,新的开始,至少对刘伯温是这样。

    为此,他特意换上了官服,其实在大本堂教书,本就该穿官服。只不过刘伯温一心在野,因此在朱元璋的默许下,给诸王上课时都是穿常服。

    对此,刘伯温也很无奈,弘文馆学士一职,他不排斥,更喜欢教书。问题是这官职终归是吃皇家俸禄,所以,刘伯温没有挑选学生的资格,就这样,本着“有教无类”的圣人之道,他默默努力着,无奈所琢皆非玉,但在这崭新的一天,他想要的学生来了。

    “咦?夫子你穿官服了?”

    当然,不是说话的这个。

    刘伯温正襟危坐,看着入堂的朱樉,缓缓起身:

    “微臣参见秦王殿下。”

    “别别别。”

    朱樉赶忙摆手:

    “本王已进大本堂,父皇说过,在这里,只有师徒没有君臣,所以夫子断不能给本王行礼。”

    刘伯温不好意思一笑:

    “多谢殿下提醒,实不相瞒,微臣今日有点紧张。”

    “紧张?”

    朱樉面色一怔,紧接才想起今天是什么日子,大嘴登时一咧:

    “哦对,本王都忘了,九江要来咱们大本堂上课了,这样可好了,有九江在,我们都不无……”

    朱樉的“聊”字还没脱口,刘伯温的双眼就陡然微眯,好不容易才来一个好苗子,可不能让这群差生祸祸了呀,当即道:

    “秦王殿下,之前你让李九江帮你代写功课,一次足以,要是再来,微臣可真的没办法帮你隐瞒了。”

    虽然并未隐瞒过,可朱樉不知道呀,浑身立马一颤:

    “夫子放心,本王再一再二绝不再三,不对,连再二都不会。”

    “嗯,殿下请入座吧。”

    刘伯温这才放心,保持微笑的坐在椅子上。

    朱樉却是缩着脑袋,又钻到角落里的座位去了。

    不多时,晋王朱棡,吴王朱橚,楚王朱桢和齐王朱榑相继到来,依次落座。

    刘伯温见状,面上的期待越发浓郁,他已经从朱标那里得知李九江被选为了朱棣的伴读,说实话,有点忧心。因为据他所知,这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很好,而朱棣又是最闹腾的主儿,很有可能会把李九江带的不好好学习。

    可转念一想,《赤兔之死》惊才艳艳,写出它的李九江,必然定力非凡。更何况当朱棣的伴读,也不乏一种考验,如果李九江在朱棣的身旁,都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此子将来必有大成就!

    思及至此,刘伯温只觉得一股前所未有的激情充满全身,似乎这天,他回到了十八岁。

    也就在这时,不远处出现了两道身影,刘伯温虽年迈,老眼却不昏花,一眼就认出了左边那人正是朱棣,那么右边那人,毋庸置疑,绝对是李九江。

    “呼~终于来了!”

    刘伯温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尽管人已经不受控制的站了起来,只不过再定睛看去,大明朝的诚意伯就觉得有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因为李九江脸上的表情,似乎,有点生无可恋。

    李九江当然生无可恋,而且不是有点,他现在觉得自己就是《大话西游》里被唐僧唠叨死的那两头小牛妖,至于具体是哪个,区别只在于是上吊死还是剖腹死。

    “景隆你知道吗?过两年我就要成亲了,娶的人不出意外,应该是魏国公的大女儿,我已经很久没见过她,也不知道现在长得怎么样?而且还有个“女诸生”的诨名,想来很喜欢学习,跟我一点都不对付。不过我倒是听说魏国公的小女儿长得很漂亮,就是年龄有点小,唉,也不知道会便宜本王哪个弟弟?”

    “还有蓝玉将军,他又立了大功,活捉了北元的几个大人物,真是太厉害了,我什么时候也能像他那样领兵出征呢?难道真要等本王就藩顺天不成?话说蓝玉将军是大嫂的舅舅,我也是你的舅舅,大家同为舅舅,相比之下,我这个舅舅可太失败了。”

    “对了,说起来,我还没问你为什么要帮二哥代写功课呢?景隆,这可太不像话了,就算是代写,你也要帮我代写呀,咱俩什么关系?竹马竹马呐,你怎么能投靠二哥抛弃我呢?难道你以为二哥不会写的东西我会写吗?要真是如此,你可太小瞧我了!”

    说到这,见李九江只是机械的朝着大本堂走去,朱棣的眉头当即一皱:

    “哎,景隆,本王说了半天,你怎么不回应我呢?”

    “嗒”的一声响,李九江脚步一顿,望着眼前近在矩尺的大本堂,双眼缓缓湿润:

    “真是漫长的路程呐!”

    朱棣自是一愣:

    “漫长?开什么玩笑?我们才走了一炷香的时间。”

    “不,对我而言,已经是西天取经了。”

    李九江转头看着朱棣,要不是还保持着一丝理智,他已经放弃了弃武从文,将来就是要率领朝廷五十万大军打死这个王八蛋。

    好家伙,嘴是借来的着急还吗?

    “殿下,从现在开始,请不要跟我说话,我要进大本堂好好读书!”

    李九江满面坚毅,其实重点只在前半句。

    朱棣听懂了,面色瞬间苍白:

    “景隆你这是要跟本王绝交吗?”

    刘伯温却误会了,“啪”的一声响,大手一拍案桌,再也掩饰不住激动了:

    “好!!!”

    把李九江吓了一跳:

    “这老头什么毛病?”

    “别胡说,这是刘夫子。”

    朱棣赶忙提醒道。

    李九江面色一怔:

    “刘夫子?嘶,诚意伯刘基,原来他就是。”

    李九江好奇的打量着大本堂里的刘伯温,刘伯温却已经不需要打量,这个学生,他超乎寻常的满意。

    恨不得当场来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毕竟李九江刚才那句话太霸气了,没错,就是那句“殿下,从现在开始,请不要跟我说话,我要进大本堂好好读书”,正中刘伯温的下怀!

    为了好好读书,竟不惜与陛下的儿子绝交,这需要什么样的勇气?何等的勤学精神?本来刚才见李九江的表情生无可恋,刘伯温还担心李九江不想来大本堂读书,没想到,蓦然回首,那人依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