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0猎耕生活
繁体版

第2章 男人的承担

    “财不可外露。”刘土旺敲了几下烟枪叹道,“还以为兄弟一场能有不同,哪里知道只是和他们提了一嘴,竟然闹成这样。”

    “爹,我明天就去镇子里看看有没有买家,卖个一百块钱还是有机会的。”

    见刘土旺疑虑消了,他就往林文茹那边去了。

    大伯二伯走后,林文茹也不作声,开始剁猪草,然后搂进撮箕里,送进猪圈里喂食那两头哼唧叫着的黑猪。

    刘启明停在她身后,就这样看着,也不说话。

    两人都沉默着,心里头都藏着事。

    林文茹沉默也是有原因的,嫁给刘启明,虽然谈不上是个最好的托付,日子紧巴巴的,但确实也算是过得温饱不差。

    令她意外的是,刘启明会像今日这样替她出气,又待在她身边看着她,这让她有些不太适应。

    以前刘启明是不会在乎她的心情的,更不会有什么护着爱着的行为。

    甚至刚才把她护在身后的那一瞬间,她感觉自己都有些羞噪。二人也算是成婚一年多,娃都有一个了,但这种心情她还是头一回。

    “锅里还有野菜糊糊热着。”林文茹屏了下呼吸,也没回头看,她以为刘启明跟着自己是肚子饿了。

    刘启明叹了口气,他沉默是因为林文茹没有他这经历两世记忆的心情,当然理解不了他的感受。

    1981年7月8日,在那年刘土旺把家里的余粮借给了大伯家。林文茹责怪他为什么没去阻拦,二人因此大吵一架后,她赌气第二天回了父母家里,山下的凤县。

    后面凤县连降大雨、暴雨和大暴雨,1981年7月23日,凤县发生了举国难忘的洪水意外事故,林文茹就在那场事故中永远离开了他。

    二人就这样天人永隔,或许是冥冥中注定,给了刘启明一个机会,回来弥补这人生的遗憾。

    刘启明上一世的人生,从结果上来看,并不算失败。

    林文茹生的儿子很听话,也很孝顺,但是因为这场事故,他的人生也永远不可能完美。

    既然他都重活一世了,他当然要阻止这一切,他也没什么大志向大理想,他只想弥补前世的遗憾,好好陪着老婆孩子。

    掐指一算,还剩一年时间,在那天到来前,他要考虑好怎么通知政府的人,才不会显得出格出奇,否则在这个严肃的年代,很多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他可以在林文茹回娘家那天拦住她,但这里是他的故土,能阻止那场灾害,他当然会尽力想办法。

    正当刘启明准备开口说话时,一个留着锅盖头的小娃娃,刚学会走两步路。

    摇摇晃晃向他冲来,紧紧抱住他的大腿,露出两颗可爱的乳牙,含糊不清地说:“爹,要抱抱!”

    刘启明低头看了下,看着脸脏脏的,他拿手擦去小娃娃的鼻涕,抱起来一看,这小崽崽白嫩之中透露着一点憨厚。

    刘启明很难把他和前世那个中年热衷于钓鱼、为了钓鱼甚至能和媳妇吵架、沉默寡言的黑脸怪联想到一起。

    “怎么不说话?”林文茹忙活完,走过来皱着眉,“愣在这干嘛,把孩子给我,去吃啊。”

    “文茹,我不饿。”刘启明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把孩子交给林文茹,“那竹荪你放哪了?”

    “角落那箩筐里。”

    刘启明赶紧把这些竹荪拿出来,排在一排,然后拿棍子串起来,拿到通风处晾晒干,这竹荪乃是“菌中皇后”,如果不能立即食用,就要进行晒干处理,稍微保存不妥当,就会自动腐化。

    在野外的自然环境里,竹荪从长成到开始腐败才1小时,野生竹荪是相当少见的,采摘之后3小时内不进行晒干处理,也会自动腐化。

    刘启明一边串起来晒干,一边给林文茹讲解。

    林文茹惊讶了下,以往刘启明不说懒,但很少那么主动考虑周全,甚至还主动干活。

    今天居然破天荒会自己主动把这些都考虑周全,她也不会拦着他,但是看着他好像顺眼了很多,洗刷了一年来的印象。

    刘启明也不会指望她现在就懂自己的心情。

    他很清楚自己家现在的状况,前世家境好转也是因为这箩筐竹荪,让一大家子人喘了口气。

    但挣的这笔钱,是靠运势换来的,这样的运气不可能常有。

    土地到户政策从1978年开始实施,过去两年也不算彻底落地,刘启明记得很清楚,等到1982年1月才全面明确落下来。

    而在刘家沟落地,是1981年4月初,刘启明对这一天记忆也很清晰。

    但知道得再清楚,没把握住机会也是白搭,何况距离那天还有些时间。

    往后要维系整个家庭营生,不能再指望去生产队里攒工分了。

    先打猎撵山,秦岭山脉深林密集,资源丰富,山里有无数的山货、飞禽走兽,只要手脚勤快,就能让妻儿吃饱穿暖。

    发育起来,等包产到户之后,再搞农耕。

    和林文茹不同,刘启明小时候没读多少书,也就是和乡里几个知青玩得近,才识了不少字。

    前世林文茹走后,他选择了走出山村,赶上了改革经商的浪潮,挣到了一些钱,过上了也算是小有所成的生活。

    虽然重活一世,可以选择更精彩的生活方式,但是眼下这种安逸稳妥的感觉,才是他真正喜欢的,人不就图一个轻松惬意。

    何况他活了两世,更明白有些成就是局势给的,如同林父林母的人生起起落落,并不是自己能选的。

    碰生意在这年代,很可能就触了投机倒把的陷阱。

    眼下还是要扎根在这山脚,把名声打响了,用现代化的方式撵山务农,也能致富。

    “启明,你这是瞎弄的吧?”林文茹看他手脚麻利,狐疑道:“你啥时候接触过竹荪呢?”

    “我以前就干过收山货。”刘启明脱口而出才知道说错话了,这花了这么多年的条件反射,很难改。

    林文茹发现自己不懂眼前这个男人,问道:“你收过山货?啥时候?”

    她很清楚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刘启明除了生产队的工作拿工分,就没干别的活,哪里收过山货。

    最初自己确实是看上了他的脸蛋才应下这门亲事,婚后虽然平淡,但也什么后悔可言。

    可偏偏是今天,他是真反常了,说的话,做的事,都老练了很多。

    正当林文茹还在愣神的时候,刘启明的母亲张苦莲回来了,背着一箩筐的红苕、红苕藤。

    看着媳妇和儿子在这后院里发呆,感觉到莫名其妙,她将红苕放下,到堂屋去找刘土旺。

    张苦莲问道:“咋了,我就出去一上午,回来像是两人就僵在那了。”

    刘土旺笑道:“明娃子转性了,肯管他屋里事了。”

    刘父刘母聊着聊着,刘启明突然拉着林文茹的手,穿过堂屋,回到房里的床边坐下了。

    刘启明变得做事都认真了很多,他很珍惜这当下的新生,林文茹的理解很重要,但那也只是以后好好过日子的自然结果。

    他不会很在乎当下她的态度,只是该说的他还是要说:“文茹,我们会过上好日子的,我会把咱们的家庭担起来。”

    林文茹心砰砰跳着,脸上不在意问道:“好,那我问你今后怎么个打算,还去生产队吗?”

    “暂时不去了,攒的工分还不够给你和娃子补营养。以后先干一段时间专职撵山,我跟爹学过几年。”

    林文茹有些手足无措,就坐在床边,她的心跳得比当年结婚洞房还要快一些。

    刘启明说着,就在床上躺下了:“我先午睡一阵养会神。下午,我去山里打点猎物回来。等竹荪晒干了,就拿到镇上找人卖了。”

    随着刘启明的呼吸逐渐粗重,看着他入睡了,林文茹才从那股羞意中缓过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