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亲征

    01

    听到下人这样说之后,我就赶紧把整理好的经义和废黜的诏令揣到了身上,跟着他一起走出文书房来到了大殿里。不过此时只看到新君王一个人穿着常服站在纱帐里,于是我就快步地上前对着他恭敬地行了个礼,接着把整理好的经义和废黜的诏令呈给了他。他接过去的时候并没有说话,而是对着灯光默默地翻看了起来。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抬起头对着我说道:“你整理和草拟的这些都不错,我这边没有什么意见了,明天会我安排下人把经义送给公主的。”

    “好的,如果有什么其他的事情,您也可以随时吩咐的。”此时我也赶紧这样对着他说道。

    “今天我之所以召见你,是让你这次亲征一同跟着前去,随时处理我安排的文书和诏令的。后天清晨时分会有下人带着你赶到城池的西门,到时候你就跟着他一块过去吧!”

    当我听到他这样说的时候,就想到这又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于是颇为激动地对着他说道:“好的,接下来一切都听从您的安排的!”

    “尽管我现在不方便外出,但还是让人告慰了一下老师傅的。毕竟他之前一直期望的朝廷变革,目前正在慢慢地进行着,尤其是他对经义的那些注解,我已经打算在你整理的基础上刊行教谕了。”

    “那这对于经义的研习和国家的治理是非常好的了。”此时我又感到了有些激动,因为现在切身认同并践行经义的人太少了,何况站在我面前的还是一个国家的君王。

    “你对这次的征讨有什么样的看法吗?”他听到我的话之后,就继续对着我问道。

    “如果老师傅还在的话,他肯定是说您这次必须要成功,绝对不能失败的。就我自己的看法而言,只要您带领足够数量的军队,打着正义的旗帜去平定这场叛乱,还有在公主的大力支持下,无论如何都是一定会成功的。”

    “是的,就像你刚才说的,这次我是必须要成功的,就像上次的征讨必须要失败的一样。”此时我看到他突然之间变了脸色,然后语气非常果断地说道。

    看到他这个样子,一时之间我没有多想,只是继续对着他问道:“那您怎么掌控亲征期间的朝廷局势呢?您就不怕朝廷上下有人趁机反叛吗?”

    他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严肃地对着我说道:“所以这几天我做了不少的事情的。”不过他并没有继续明说了下去,我只好试探性地说道:“就算这次有反叛的话,您也可以带着五万人的军队反攻回来的。”

    “我这次是不会给任何人反叛的机会的,我已经下令卫士们把那些赋闲在家的叔父们全部软禁了,不准他们走出庭院半步的;其次所有准备外放的大臣们也都继续拘押在刑狱里。除了我的母后和一些明确支持我的叔父和大臣们留守下来稳住朝廷的局势,其他的大臣们我大多都已经通知他们随行出征了。”此时他转过身来,继续对着我说道:“因为这次的征讨必须成功,所以我现在只能采取这样的措施了。”

    “如此看来的话,那您确实不用担心什么了,接下来就是准备出征并取得胜利了。”我也立即对着他回答道,接着又试探性地问了一句:“这次除了我,还有其他的人跟着一起处理文书和诏令吗?”

    “还有之前太子府上的文书,这次我让随行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年轻人,就让文书房里的那些人继续协助朝廷处理其他的事情吧!”

    “好的,如果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我就先回去准备一下了。”

    “可以,我已经安排其他的人顶替你的位置了,所以在亲征期间你也不用担心什么的。”

    听到他这样说之后,我就对着他恭敬地行了个礼,接着走出大殿回到了文书房。除了跟上次他的大婚典礼一样带上纸笔之外,我也没有什么其他需要准备的了,因为是跟着他随时处理文书和诏令,所以也不用担心人身安全的问题。不过我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这次的亲征最终能不能成功,也不知道公主最终能不能顺利地即位。就这样我坐在椅子上一直想到了天亮,等到白班的大人们前来完成了交接,我跟夜班大人就离开文书房各自回去休息了。

    02

    傍晚时分我再次回到了文书房,看到夜班大人正在跟白班的大人们一起聊着天。当我走过去靠近他们的时候,听到夜班大人对着白班的大人们问到:“明天是不是新君王带领军队亲征开拔的日子?”

    “是的,我们只能希望这次的征讨能够顺利了。”一位白班的大人叹了一口气,然后对着他说道。

    “尽管西方国家和边境部落的情况仍然不甚明朗,但是我估计问题并不是很大,毕竟这次的亲征和跟上次的征讨明显不一样,而且得到了朝廷上下大部分的支持的。”夜班的大人颇有些确定地对着他说道。

    “如此看来的话,那这次的亲征确实就没有什么问题的了。”听到他这样说之后,我也赶紧附和着一起说道。

    “只是不知道这次需要多长时间了,要是再像上次那样僵持了下来,估计最后的情形就不太乐观了,所以新君王这次最好是速战速决了。我听说之前招募的流民并没有加入军队,只是充当了民夫运送粮草的,而且这次几乎是把武备库里面的兵器都搬空了。”白班的大人们一边感慨着,一边对着我们说道。

    “这个倒是不打紧的,如果这次的亲征成功了,估计也能带回来不少的煤炭和铜铁,到时候再进行冶炼锻造就可以了,总之这次又不能像上次那样空手而归吧!”此时夜班大人笑了一下,然后对着他们说道。

    “但愿如此吧,不过还是希望这次的亲征尽快结束了,不然不知道戒严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了,民众还是要赶紧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的。”一位白班大人又叹了一口气,然后对着我们说道。

    于是大家对他的话都表示了赞同,在跟我们完成交接之后,白班的大人们就离开文书房各自回去休息了。接下来的夜晚,又是因为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夜班大人也就继续躺下休息了,考虑到明天还要赶到城池的西门,后半夜我也趴在文书上睡了起来。果然整整一夜都没有下人前来安排事务,一直等到天色微亮的时候,一个下人才猛地推门走了进来,把我跟夜班大人瞬间都给惊醒了。当我们站起来打着哈欠的时候,他就喘气地对着我说道:“新君王现在让你立刻跟着我前往城池的西门,其他的事情会有别人继续处理的!”

    我只好赶紧带上了纸笔等物品,对着还在迷糊的夜班大人道了别,随即跟着下人匆忙地走出了文书房。当我们来到王宫大门外的时候,就看到很多辆马车正在门口停放着,不少人应该也是从这个地方出发前往城池的西门了。下人带着我穿过一些华丽的马车,走到了一辆类似之前坐的囚车面前,然后拉着我直接坐了上去,又让车夫立即朝着太子府赶了过去。过了半个时辰左右,我感觉到马车慢慢地停了下来,不过下人在还没有停稳的时候就跳了下去,又对着我大声地说道:“你就在马车里等待着,我现在去把太子府的文书喊上一块出发的。”

    接着我就看到他转身一路小跑进了太子府,车夫也缓缓地把马车调了个头,我只好坐着马车里静静地等待着。过了一会儿,我就看到下人掀开了帷帐,身后站着一个带着纸笔等物品的年轻人,不过他整体上看着要比我老练多了,估计新君王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给他处理文书了。不过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之前好多次在太子府都没有见到过他。因为马车的空间比较小,我就提前往内侧挪了下位置,当他们都坐进来的时候,我确实感觉到又狭窄又拥挤了起来。下人放下帷帘之后,就对着车夫大声地说道:“现在赶紧走吧,要尽快赶到城池的西门那边的。”

    于是车夫就立即扬鞭驾驶着马车赶了过去,一路上大家都沉默着没有说话,下人也没有相互介绍我们,我们只能看着对方或者马车的其他地方默不作声。透过被风吹起来的帷帘我还是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地方,就是之前参加老君王葬礼时的祖庙和送别老君王棺椁时经过的道路。大概颠簸了半个时辰之后,我们听到马儿的喘气声突然平缓了下来,接着马车也慢慢地停了下来,此时下人就对着我们说道:“现在赶紧下车吧,你们要提前在这里等待着新君王了。”

    03

    我们跟着下人走下马车之后,看到马车刚好停在了城池西门的城墙边,城内的广场上已经布置好了出征仪式的设施,不知道上次的征讨新君王有没有举行过同样的出征仪式。广场的周围都是一些卫士、乐队和大臣们,但是看他们穿着的衣服,位阶并不是都很高,而且也没有看到军队和民夫们,不过城门两侧的建筑前开始慢慢地挤满了民众。正当我还在疑惑着的时候,下人跟太子府的文书已经走到了前面,我也只好赶紧跟了上去。当快步地来到城门右侧的时候,下人就把我们带进了一处人群,接着一起站立等待着新君王的到来。

    此时天色也大亮了起来,尽管已经到了初秋的时节,但是夏季的炎热并没有远去,而且从西门往城外望过去的时候,也没有看到草木有凋零的迹象。由于知道新君王这次即将出城亲征,城内的广场上充满了莫名亢奋的气氛。在我们等待的过程中,看到越来越多的卫士们聚集到了城墙上和城门边,然后就是一辆接着一辆的马车赶了过来,一批接着一批的大臣门又都走了下来,无论是穿着什么颜色官服的,都站到了礼仪处的大人指定的位置。尽管他多次大声地让大家保持安静,但是在场的人们却都置之不理,只顾着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这次即将进行的亲征。

    大概半个多时辰之后,我们终于听到礼仪处的大人大声地喊道:“请大家保持肃静,新君王和王后即将驾临!”接着乐队就开始演奏起了乐曲,这比我们在大婚典礼上听到的更加激扬,应该就是天下之中国家的军乐了。此时我就想到尽管没有听过我们国家的军乐,但是应该也是照搬他们的军乐作为模板的。随即我们就看到一辆装饰威严的马车赶了过来,缓缓地停到了礼仪处的大人的身边,很快穿着一身戎装的新君王就意气风发地走了出来,接着环视了一下周围的人们,不过大家并没看到公主一起跟着走了下来。

    在新君王的马车离开之后,礼仪处的大人就引领着他走到了一处位置。接着我们看到一辆较小的马车赶了过来,在停稳了之后才看到公主从里面走了出来,不过她并没有穿着一身戎装,而是跟以往一样的常服,也是在礼仪处的大人的引领下,来到了新君王的身边站立着。接着我们又看到其他的一些马车陆续赶了过来,新君王的一些叔父和大臣们也都相继走下了马车,径直地朝着新君王和公主走过来并站到了他们的身边。

    等到所有人都站好了位置以后,乐队也就逐渐地停止了演奏,于是礼仪处的大人就大声地宣布亲征仪式正式开始。在他的指引下,新君王带着公主、他的叔父和重要的大臣们依次祭祀了天地山川,然后自己走上高台对着在场的人们说道:“我们这次的亲征,是要解救之前征讨的将士们的,是要解救你们王后的国家的。西方国家和边境部落不服从签订的征讨协议和朝廷的诏令,不仅公然地反叛了我们,还杀死了王后的父王,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容忍的,也是绝对不会容忍的。现在没有人知道将士们的具体情况,你们的儿子、兄弟或者亲人或许正被他们残酷地蹂躏着。我们这次的亲征,就是他们的一线希望,就是践行解救他们的承诺,我们不仅是可以成功的,也是必然能够成功的!”

    他的话音刚刚落下,周围的人们就群情激奋了起来,立刻爆发出了阵阵的呼喊声:“亲征必胜,平叛必定,解救必成!”随即我又看到无论是卫士还是民众们,很多都开始痛哭流涕了起来,并且不断地高声喊道:“新君王英明!新君王万岁!”但是当我看到新君王他们的时候,却发现他的叔父和大臣们,都是相当地冷静和克制,也没有任何激动的表情。在场的人们躁动了许久之后,新君王才挥了挥手让他们安静了下来,又继续大声地说道:

    “这次是我亲自带领军队出征,绝对不会犯下朝廷之前犯下的错误,我们一定要大获全胜地归来,带回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在亲征途中我会随时指示朝廷落实之前新颁布的政策,当然我的叔父和一些大臣们也会严格督促的。我们不仅要在亲征的事务上取得胜利,还要在朝廷的事务上取得胜利——因为朝廷不仅是我的,也是你们每个人的,你们的存在就是对我和朝廷最大的支持!”

    听到他这样说之后,周围的人们又是爆发出了阵阵的呼喊声,不过我看到他的叔父和大臣们依然是默无表情。接着他让在场的人们又躁动了一会儿,然后继续对着大家说道:“这次的亲征就要辛苦各位将士和民夫了,总之我们要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这次你们的王后也会跟着一起前去,我让她见证一下西方国家的反叛和我们坚决平叛的态度,让她见证一下我们如何惩处反叛者,并给西方国家带来一个清明的朝廷。我们的义务和荣耀就在于此,我们要恢复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因为我们的国家才是天下最为强大的,最为诚信的,最为仁义的和最为光荣的!”

    听完他的这些话,周围的人们变得更加躁动了起来,又是接连爆发出了阵阵的呼喊声。一时之间我都分不清自己身处何方,只能感觉到自己被音浪裹挟着荡来荡去,根本无法平稳地站立在原地。我试图抓住一件可以让我停住的东西,但是越抓却越感觉到摇摆不定,当我定睛一看的时候,才发现是太子府文书的手臂,他也是一边高举双手挥舞着一边对着新君王大喊着英明万岁。我在稀里糊涂的情形下,也不由自主地举起了双臂,跟着大家一起呼喊了起来。不过我很快就清醒了过来,赶紧放下手臂看了一下周围,然而大家还都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并没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停了下来。

    大概过了好长时间,躁动的人们才慢慢地平息了下来,此时我看到不少人已经是泣不成声了。接着新君王就拔出了剑,挥舞了一下对着在场的人们说道:“我现在宣布亲征正式开始,所有参加的人员立即准备出发,努力去践行我们的承诺!”随即大家又开始大声地欢呼了起来,当礼仪处的大人上前引领他走下高台的时候,他就把剑给收了起来,然后摆开大步地走向了马车,一边走着一边还对着卫士和民众们招手,大家的情绪就再次被点燃了起来,又是开始不断地高呼着英明万岁。

    新君王走到马车边掀开帷帘坐上去之后,礼仪处的大人就让公主、他的一些大臣都跟着坐上了马车,然后就是其他的下人和卫士们跟着马车缓缓地走出了城门。接着就是他的其他叔父和大臣们,也在礼仪处的大人的引领下坐上了马车,朝着王宫的方向缓缓地走了过去。除了城防的卫士们,在场的人们都是一直高声呼喊着欢送我们离开。当我们左边的队伍开始走动的时候,下人就让我跟太子府的文书赶紧跟了上去,他自己则是匆忙地走到新君王的马车旁边了。等到最后的一批卫士们走出了城门,我回头看到城门缓缓地关闭上了,很快值守在城外的卫士们也陆续跟着走动了起来。

    04

    当亲征仪式结束的时候,已经临近了中午时分,但是新君王并没有让大家就地休息和吃饭,而是一直向西行进了起来。尽管一路上我看到了不少流民之前蔽身的痕迹,但是并没有发现成群结队的流民,应该是都涌向朝廷设置的施粥点或者被招募成民夫运送粮草了。刚开始的时候,出城的道路状况还是不错的,两侧的草木也是郁郁葱葱的,偶尔还能听到一些轻快的鸟鸣声。但是行进了不久之后,我就发现跟当初前来出使的时候一样,道路的状况开始变坏了起来,还能听到前面马车不断地颠簸和吱呀的声音。

    尽管现在已经是初秋时分,但是中午的天气仍然十分炎热,很快我就看到无论是前面还是后面的队伍都是气喘吁吁的了。但是新君王并没有让大家停下来休息的意思,我们只好一边喘着气,一边从水袋里倒出一些水,用单手捧着洗了把脸,来缓解一下浑身的燥热和难受。毕竟我从去年下狱以来到现在,半年多的时间从未远行过,加之整日坐在房间里处理文书,体力也渐渐地感到不如从前。就这样走了一个半时辰左右,我看到前面的队伍终于慢慢地停了下来,接着就有人大声地喊道:“现在到了城池三十里外军队休整的地方,大家可以暂时休息一下的”。当我以为新君王是让大家驻扎过夜的时候,此时刚才的下人一路小跑了过来,对着我和太子府的文书说道:“新君王让你们立即过去,准备开始草拟诏令文书了!”

    听到他这样说之后,我们立即跟着他一起走了过去,很快就看到新君王的马车停在一处跟校阅场样式差不多的营地前,栅栏的旁边也都搭建了不少的帐篷,其中靠近北边栅栏的是一处最大的帐篷,门口也都站满了健壮的卫士们。下人带着我们走了一段路之后,就来到了这个最大的帐篷里,此时我们看到帐篷内布置地非常着简单,除了一些必要的桌椅之外,就没有其他的物品了。接着又看到新君王和公主,还有络腮胡的将领和其他的将领站在一起,谈论着军队的安排和行进问题,我们就赶紧对着他们恭敬地行了个礼。新君王看到我们走了进来,就立即指着桌椅高声地说道:“你们就坐在那个地方,现在按照我说的开始草拟给军队的诏令文书。”

    于是我们赶紧走到了桌子旁边,太子府的文书也没有谦让,自己直接就坐了下来,我只好站在旁边帮他展开了纸笔。接着就听到新君王对着我们说道:“让先行出发的前军一万五千人日行至少一百二十里,夜晚不能在沿途的驿站休息,只能在挨近驿站的旷野上休整,他们的军情文书必须每日一报,十二日之后务必在西方国家城池二十里外的地方驻扎,并且每日都要进行袭扰,以此疲倦西方国家防御的军队;我们所处的中军两万人日行至少一百里,不用顾及我和公主的感受,每日的行军途中可以休息一次,十五日之后一定要抵达前军驻扎的营地,并在他们在等待我们两天的情形下开始进行攻城;后续的军队一万五千人日行至少八十里,十八日之后务必抵达西方国家的城池,然后一起加入我们的总攻,告诉他们我们最多等待三天的时间,迟期的话一律按照军法处置。运送粮草的民夫们半日必须行进六十里,将粮草送到指定的驿站之后立刻返回,以此轮换着运送粮草来补充亲征的物资。”

    当新君王口述的时候,我跟太子府的文书就一个站着和一个坐着地草记了下来。在他最终都说完了以后,太子府的文书就在我们草记的基础上草拟了三份,然后让我呈给他和公主审阅。他们接过初稿看了一会儿,就提出了一些意见,让我们直接加了进去。太子府的文书把修改的诏令正式誊录了一遍,就分别装进了三个军情袋里,新君王也随即安排下人送了出去。在处理完这些文书之后,我们就主动退到了帐篷的门口,但是新君王并没有回避我们的意思,而是继续跟公主和将领们谈论起了军队的问题。

    在他们高谈阔论的期间,我们也断断续续地知道了一些军队的安排。这次亲征的五万人中,依然有三万人左右的流民士兵,不少还是参加过上次征讨边境部落的。天下之中国家的精锐军队只抽调了两万多人,其中的一万人跟随着自己的前军在清晨时分就已经出发了,另外的一万人——就是络腮胡的将领和其他一些将领带领的,在中军护卫着新君王、公主还有大臣们一起行进;剩下的三万人则全部都留在城内和王宫里稳定着朝廷的局势,新君王是可以随时向他们发布诏令进行调动的。至于招募的民夫们,则是让他们务必保障军队的粮草供应,我听到新君王明确表示至少要消耗太仓五年的储备量,因此这次的亲征上至他和公主,下到士兵和民夫们,都是可以尽情吃饱肚子的。在知道这些信息之后,我就觉得他为了这次的亲征真是下了血本了,毕竟上次征讨其他的边境部落,天下之中国家才总共出兵了五万人,就像他自己之前说的,这次的亲征无论如何只能成功而不能失败了。

    正当我出神地想着的时候,新君王又突然对着我们说道:“你们两个人走在队伍的什么位置?”

    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旁边的下人就对着他说道:“他们两个人在大臣们和内务队伍的后面跟着的。”

    新君王听到之后,并没有过多地停顿,而是对着下人说道:“让他们跟在我和公主的马车附近就可以了,不用太在意什么的,你先带着他们下去休息和吃饭吧。一会儿我们就要继续出发了,今晚要赶到最近的驿站驻扎休息的。”

    听到他这样安排之后,下人就带着我们走出了帐篷,接着来到了新君王马车旁边的队伍中,让我们跟主管他和公主膳食的下人们待在了一起。此时我看到大家都是人手一块干粮,一边吃着一边小声地闲聊着,于是下人就对着我们说道:“这是新君王安排给每个人下发的,因此你们不用担心伙食的问题,现在就坐在这个地方等待着吧,我去给你们取些干粮过来。”

    我们点了下头又赶紧坐了下来,不一会儿下人就带着几份干粮走了过来,在给我们分了一些之后也坐下开始吃了起来。大概过了一刻钟左右,我就看到新君王和公主,还有络腮胡的将领一起走了出来。新君王和公主分别坐上马车之后,络腮胡的将领就站到他们的马车旁边,对着大家大声地喊道:“现在大家立即准备出发,前面的队伍先行开拔,我们护卫着新君王和公主跟在后面,剩下的队伍就继续跟着一起行进吧!”

    此时大家都慌忙地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干粮残渣和灰尘,然后匆忙地开始了整装列队。接着我就看到一部分军队从栅栏内走了出来,大概又过了一刻钟左右,新君王和公主的马车也缓缓地走动了起来,于是我们也赶紧跟在了他们的后面。当我们这批人都走过去的时候,剩下的军队也从栅栏内慢慢地走了出来,接着紧紧地跟在了我们的后面。就这样我们中军的两万人,浩浩荡荡地朝着西方国家的城池行进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