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政
繁体版

论将第四

    吴子说:“文武兼备的人,才可以胜任将帅;能刚柔并用的人,才可以统军作战。一般人在评论将领的时候,往往是只看他的勇敢,其实勇敢对于将帅来说,只是具备了若干条件里的一项罢了。光有勇敢必定会轻率地与敌人交战,轻率地与敌人交战就不会考虑到利害关系,这是不可取的。所以做将帅的应当谨慎的地方有五点:第一点叫作‘理’,第二点叫作‘备’,第三点叫作‘果’,第四点叫作‘戒’,第五点叫作‘约’。所谓的‘理’,是说治理众多的军队如同治理少数军队一样;所谓的‘备’,是说部队一出营门就好像看到敌人一样保持高度警惕;所谓的‘果’,是说面临敌人而不怀有生存的希望;所谓的‘戒’,是说虽然打了胜仗但还是如同初战时那样慎重;所谓的‘约’,是说法令简明而不烦琐。接受作战的命令而不推辞,打败敌人之后才有返国的念头,这是将帅应遵从的礼仪。所以从出征那一天起将领就应该下定决心,以战死沙场为光荣,没有苟且偷生的耻辱。”

    吴子说:“凡用兵有四个关键:一是掌握士气,二是利用地形,三是运用计谋,四是充实力量。三军之众,百万之师,部署军队的轻重缓急关键在于将帅一人,这就是掌握了“气机”;道路狭险,大山要塞,十人防守,一千人也通不过,这就是掌握了“地机”;善于使用间谍离间敌人,派遣轻装便捷的部队反复骚扰敌人,分散敌人的兵力,使敌人的君臣之间互相埋怨,上下之间互相责备,这就是掌握了“事机”;战车的轮轴插销做得坚固,船只的橹、桨做得适用,士卒熟习战阵,马匹熟练驰骋,这就是掌握了“力机”。懂得这四个关键,才可以担任将帅。另外,他的威信、品德、仁爱、勇敢,都必须足以表率全军,安抚士众,威慑敌军,解决疑难。发布的命令下属不敢违犯,所到的地方敌人不敢抵抗。得到这样的将帅国家就会强盛,失去这样的将帅国家就会危亡。这就叫作‘良将’。”

    吴子说:“鼙鼓、金铎,是用来威震耳朵的;旌旗麾帜,是用来威震眼睛的;禁令刑罚,是用来威震心理的。威震耳朵的信息来源于声音,因此声音不可以不清楚;威震眼睛的信息来源于色彩,因此色彩不可以不明确;威震心理的信息来源于刑罚,因此刑罚不可不严格。这三件事如果不能够确立,即使拥有全国的军队,也一定会被敌人打败。所以说:将帅所指挥的方向,士卒们莫不遵从命令而行动;将帅所指挥的目标,士卒们莫不前进而拼死。”

    吴子说:“作战的要领是:一定要先探知敌人的将领是谁,并充分了解他的才能。根据敌人情况,采取权变的方法,不费多大力气,就可取得成功。敌将愚昧而轻信人,就可用欺诈的手段来引诱他们;敌将贪利而不顾名誉,就可以用财物来贿赂他们;轻率变更计划而没有谋略的,就可以骚扰他们,让他们疲惫不堪;上级富裕而骄横,下级贫穷而怨恨的,就可以用挑拨来离间他们;进退犹豫不决,其部队无所适从的,就可以用威势来吓跑他们;士卒藐视他们的将领而又有回家的愿望的,就可以堵塞平坦道路,开辟险阻的道路,用截击的方法来消灭他们;敌人进攻的路线平坦,撤退的道路艰难,就可以引诱他们前来而攻击他们;敌人进攻的道路艰难,撤退的道路平坦,就可以逼近而攻击他们;敌人处于低洼潮湿的地方,水道不通,大雨连绵,就可以灌水来淹没他们;敌军驻扎在荒芜的沼泽地,草木长得很茂盛,又经常有狂风,就可以放火来消灭他们;敌军若长久驻扎一地而不移动,官兵懈怠,戒备疏忽,就可以偷袭他们。”

    武侯问:“两军对阵,不知敌将的才能,想要观察、了解他,有什么方法吗?”

    吴起回答说:“令职位低下的人率领轻锐部队去试攻敌人,务必败退,不要求胜,来观察敌人。如果敌人的一举一动,指挥有条有理,追击败退的人时假装追不上,见到战利品时假装没看见;像这样的将帅,是有智谋的将帅,不要和他交战。如果敌人喧哗吵闹,旗帜纷乱,士卒行动自由,兵器横七竖八,追击败退的人时唯恐追不上,见到战利品时唯恐得不到,这是愚昧的将帅,敌军虽多也可以把他擒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