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政
繁体版

文启

    文王问太公说:“圣人治理天下,有哪些原则必须坚守,不能丢失?”

    太公回答:“何必怕有所丢失,也无须吝啬,天下万物都能获得;何必吝啬,也无须怕有所丢失,天下万物都会聚合。政令的实施,要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化,就像时间的所在,人们感觉不到它正在推移。圣人能坚守这一原则,无为而治,那么天下万物也就受他潜移默化,哪里会有穷尽?必然循环不已,终而复始。圣人的那种无为而治的原则,一方面要从容不迫、悠闲自得地去体会,一方面又要努力思考研究,反复探索追求;一旦求得并参悟了其间深刻的道理,不可不把这一原则深藏于心中;既然心中深藏这一原则,不可不在施政中加以推行;既然已在施政中加以推行,那就不必再予以宣扬。天地不自我宣扬,所以能使万物生长;圣人不自我宣扬,所以能功业辉煌,名扬天下,流芳百世。

    “古时的圣人立俗定法,把人们组成一个个家庭,把许许多多家庭组成一个个国家,把许许多多国家组成整个天下。分封德才兼备的贤人为诸侯,建立万国,自己并不直接治理,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大纪”。贤人们治理国家,发布和宣扬各种政令,实施教化,顺应各地的民俗,使沾染恶习的人们改邪归正,神色举动都有所改变。天下万国虽然风俗不同,互不相通,但人们都安居乐业,敬爱自己的君上尊长,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大定”。唉,真是可叹!圣人为君治理天下,务求清静无为,贤人为君治理国家,务求纠正不良的风俗,愚人为君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反而与人们争利。作为君上,如果烦苛多事,人们容易触犯法网,刑罚就会不胜其多,刑罚不胜其多,人们就会心中忧惧,人们心中忧惧,就会流离逃亡。于是上下都不得安生,一直持续许多世代,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大失”。

    “天下人们去恶向善之心如同流水一样,阻塞它,就会停止不行;开导它,就会畅通流行;使它保持安静,就会澄清明彻。唉,真是神奇啊!圣人看到变化的开始,就能预测变化的结果。”

    文王又问:“怎么才能使人们安静,天下安定呢?”

    太公回答:“天自能显示其运行的常规,人们也自能顺应天道而从事经常的生业,如果能同天下人们一起保有这种经常的生业,天下也就安静无事了。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应天道人心,其次就是对人们实施教化。人们受到教化就能服从政令,所以说天道无为而治,而能使万物成长,人们不用给予他们什么,也自然能够富足。这就是圣人治理天下的德政。”

    文王说:“您讲的这些话正合我意,我要日夜牢记,念念不忘,用作治理国家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