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危局:大明掌灯人朱见深
繁体版

第146章 摇铃过头的神医

    第二个大夫上到二楼,流程还是一样,必须先把脉,再开方子。周寿像是被人羞辱一样,再一次被问个明白,得出肾虚的结论,再开出“治肾虚”的方子来。

    到第三个大夫,周寿就索性破罐子破摔了,毫无隐瞒。大夫问什么,就说什么,还把自己尿频的问题,都说了出来。

    一早上,很快就收集到三个方子。张二麻把三张方子摆在桌子上,和周寿一起研究。药方很简单,二人一看就看出眉目,“一样啊!这一张,就两味药不一样!这一张,就剂量不一样!这一样啊……”

    “老爷,这不行!三个方子太少了,看不出水平来!还得再请!”

    “张二麻,你把我当成猴儿了吧?一大早,被人羞辱了三回还不够?还要再请人?非要整个京城都知道,我周寿不行、肾虚、脑子笨?”

    “老爷,这是皇上的差事,赶巧和老爷病症一样。这三家方子都一样,宫里的御医也一定是这么来,那皇上请张三、请李四,有什么分别?皇上要的是神医,神医才能开出神方子来!老爷,要是谁开出不一样的方子,我们就收手!”

    “屁话,要是一百个大夫都一样呢?你让我在一百个大夫面前丢丑?”

    “要是一百个大夫都开出一样的方子,那是好事啊!老爷的病就绝对确诊,方子直接抓,三副下去,药到病除!”

    “行了,别贫了!再请!皇上的差事,一定要办好!我这张老脸,豁出去了!”

    “是!我再去请!”

    下半天,又请了四个来,病情判断差不多,一共开出七个方子也都差不多。“怎么样,看出差别没?”

    张二麻说:“从方子的用药看,差别不大。但是这用药,讲究火候、分寸,也许就在毫厘之间见高低!”

    “你别也许了,分不出高手来,都是庸医!方子也不用送进宫了,我们还得继续找!”

    “是!那我再想想办法!”

    二人在二楼喝茶,生闷气!

    “二位爷,一个路过的铃医,要不要请上来?”茶馆的老板上来请示。

    周寿问:“铃医,什么是铃医?”

    张二麻说:“老爷,就是走街串巷,摇着铃铛,给人看病的游医郎中。”

    “那不行!罢了罢了!”周寿看不上铃医。

    “老爷,这个铃医不一般,铃铛都举过头顶了!小的一看,立马儿请了进来,就在楼下候着呢,兴许是有些手段。”

    周寿问茶馆老板,“怎么,铃铛举得高就牛了?”

    茶馆老板自信地说:“那可不!铃铛举过头顶摇,就是说没有他治不了的病!有通天的本事!二位爷,还是看一下吧?”

    张二麻也说:“是有这个说法,铃铛举过头顶的游医,可不多见。老板,请上来吧。”

    周寿这才信了,点头同意。

    不多会儿,一个翘着白胡子的老头,拄着竹杖,穿着单薄的青衫,挎着包袱,被茶馆老板客客气气送到楼上来。“二位,是谁要瞧病?”

    张二麻迎上去,说:“老先生,请坐,是我家老爷要瞧病。”

    这铃医的眼睛,有着极强的穿透力,盯了周寿一眼,周寿就感到不自在。他放下竹杖,解下包袱,拿出脉枕放在桌子上,自己再慢慢坐下。周寿自觉地把手腕放在脉枕上,自己闭上眼睛,等候切脉,但这铃医没有切脉,直接说:“精气不足,阳虚!”

    不把脉就说病,不按套路来啊!周寿睁开眼睛,指着自己的手腕说:“老先生,哪有不把脉就说病的?你们铃医都是这样看病吗?”

    “你这是小病,老夫看你脸色便知。脸色蜡黄,两颊无肉,眼里光弱,飘忽不定,说话中气不足,把不把脉,并无差别!”

    “你……你看错了!你再把脉试试!”周寿被说个底儿掉儿,很不服!

    老先生伸出手,手上的指甲有半寸长,三指刚触到周寿的手,周寿顿时感到冰凉,不禁缩了一下。老先生看了周寿一眼,周寿才恢复正常。老先生和其他医生一样,闭眼,少倾睁开。“错不了!小病!小病!”

    一边说,一边收拾了脉枕,拿出纸笔,准备开方子。

    “慢着!”周寿按住铃医的纸,说:“老先生,要是单开个方子,就不用费事了。望闻问切,这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你是一点儿也不遵守。我这病,你是如何断定的?”

    “老夫刚到楼梯口,那窗户的光就映在你二人脸上。老夫一看,就知道是你瞧病。再看你这穿戴,想必是大户人家,妻妾不少。加上你的行为举止,是个不知收敛的人,阳虚之病,跑不了!老夫不用把脉,也能断定!”

    “一派胡言!我是请你来看病,不是算卦!莫须有的推测,就是害人!”

    “万事万物,都有关联,这是天道!再说,老夫已把过脉,就是阳虚!你又何必讳疾忌医?”

    “二麻,把方子拿过来!”周寿很生气,把七张方子拍在桌子上,说:“看看,这都是京城里名医名馆开出的方子!你现在就开,要是不一样,我就把你这个假郎中送官,省得到处害人!”

    “哈哈哈,无妨,无妨!”铃医拿起笔,开始下方子。

    周寿手里捏着七张方子,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等候这个铃医开方子。

    铃医竟然开了两张。“你这人嘴硬,还不自律,能不能按时服药,还是两说。老夫给你开了两张方子,一张需要吃药,一张不需要吃药。择其一,都能治好!”

    张二麻拿起两张药方,一张递给周寿,一张自己看。

    周寿手上的药方,就十个字:一个人,一两银子,一个月!“哈哈哈,这也叫药方?”

    铃医说:“这当然是药方!你要是能坚持一个人住,一两银子花一个月。一个月后,你这病,自然会好。”

    “一两银子,一个月,病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我一定会被饿死!跟我玩生存挑战啊?我一顿早饭,一两银子都不够!”

    “老爷,你快看,不一样!”张二麻手上的药方,也发现了异常。周寿接过来一看,又把手上的药方拿来对比,大不一样。周寿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江湖铃医!周寿拿着药方,坐下来,客气地说:“还没请教先生尊姓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