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州伐谋志
繁体版

第12章 惩恶窃书(中)

    苏青虹原以为宗子不加理会,却不想立时饶了藏宝。只见藏宝瘫软在地,宗子拂袖愤愤离去。待宗子走远,藏宝闭目叫痛,纪娘上前查看,安慰两句,回头朝苏青虹笑道:“苏姑娘,不碍事,还能行。”随即搀起苏青虹,关切道:“我先送你去赵婆婆那,等会再叫人把宝爷送回去。”纪娘态度大变,苏青虹忙点头回应。二人朝前院慢慢走着,苏青虹见纪娘一直搀着自己,尚无放手的意思,多走了几步便恳道:“不烦纪娘,我能走。”

    纪娘笑劝:“不妨,姑娘你才来不过几日,庄里大小路不甚熟悉,此路我走得多,我领了你也不至摔倒。”苏青虹只好先惶惶受了,多行了三十余步,纪娘忽而问道:“也未知后来离了我屋子,宝爷和姑娘说了些什么?”苏青虹知这是在打探口风,想来应是不信宗子火患之辞。见藏宝对她的态度,她也未见得讨得到实情,实情我是决计不能托出,现下只能先搪塞过去。笃定后便道:“尽是说些孩童时的趣事,逗我开心。”

    纪娘闻言稍显迟疑,旋即笑道:“宝爷孩童心性,待人极好,姑娘若是以后有难处,寻不到宝爷,找我便是了,我给姑娘行方便。”苏青虹点头答应,二人一路接着寡言了几句,转过几处小景和围墙,穿过几道门和长廊,纪娘叩开一扇木门,开门正是赵婆婆,她交代了宗子训示与赵婆婆后便走了。

    赵婆婆迎进苏青虹,为苏青虹立了大功高兴,却见这姑娘未有任何喜色,知晓事情未显全貌,探出头看那纪娘走远,关了门,诚问苏青虹此事实情。

    诺大贞和庄,苏青虹只信赵婆婆,垂泪将前后一并托出,独瞒了在了堂夜撞宗子和归还玉鸟之事。赵婆婆悔道:“怪我,只教你些庄上的规矩,未嘱你提防他人。我原道那藏宝只是个嗅玉闻香、拈花惹草之辈,料不到他却如此出格……是了,应当早些想到,你媚骨横生,如此出挑,我却当你仍是个娃娃,险遭祸事,幸好宗子撞见,万幸万幸。你等我去取些东西。”说罢出门去了。少时便提着食盒来到房中,将几样点心和热汤端给苏青虹,让她吃点。

    苏青虹见是热食,奇怪入夜深了怎还有热食,赵婆婆释道,前院的厨房终日不断炊火,各院落厢房又有炭火温食,方便贵人们或者伺候的下人当值进食。苏青虹本无胃口,热食清香,赵婆婆劝了两句倒也依言吃了几口。见眼前女子吃过后惶色褪去,又嘱了苏青虹山庄内里诸事。

    人分高下,仆有贵贱。清平园里住着如苏青虹这种奴仆,是山庄里最为低贱的仆人,粗重活、难做事都派与了他们,而且出生寒微,无人背靠。如同小敏那样,不合管事人纪娘的心意,随意责罚打死都是常有的。赵婆婆这种住在前院,主要在前院伺候的,境遇好一些,虽脱不了纪娘的管束,但是一来日常总是在前院听人差遣,二来时日长了又与贵人们熟络,真要受到责罚,总还是有些许顾忌了。第三种就是贴身的仆人丫鬟,日日待在贵人们近前,由贵人们管着,兼而又能过手一些肥差揩油水,自然是最惬意的差事,藏宝就是这种。

    藏宝是生在上辽城里的弃婴,宗子母亲生性仁厚,捡到弃婴见其可爱,不忍弃置,带在身边收归照顾,她捡到弃婴时抬首正见宝蒸阁匾额,于是为弃婴取名藏宝,是为闹市藏珍宝,希冀如宝如贝,顺利长大。

    后不久,宗子母亲诞下麟儿,这便是宗子申扬。申扬五岁那年,失手点着了堂,其母当日在了堂读书,受到惊吓又吸入烟气,病倒不起,不日便去世,其时国君申元兴还只是储君,礼制未及,只能将其葬在山庄里。陛下每每念及此事,伤情不已,迁怒宗子,重修了堂后,再也不准申扬踏足了堂半步。

    之后,申扬虽为宗室长子,却极少被召入王城庆业与王室共同生活,大部分时日都呆在贞和庄,在此长大。幸而有同龄孩童藏宝作伴,两名孩童相伴成长,藏宝喜动,申扬喜静,非主非朋,亦仆亦友,终是超出主仆情谊,贞和庄上下也是忌惮此间关节,对待藏宝客客气气,仆人们尊称一声“宝爷”便是明证。却不想藏宝自恃尊贵,到处招惹女子还就罢了,现下却做出如此败行,是愈来愈过分。

    赵婆婆多嘱几句今后当心藏宝,又道:“还好宗子在,我见他从小长大,始终纯良,你也得念着他的好。他将此事借称火患,按他品性,想来更大缘由,是为止沸流言,保你名节。有他金口直断,再有怀疑,旁人也只认此事就是火患。咱们虽入贱籍,今后总是要离开此地,你保得清白,兼得俊俏,以后也更易寻得好去处。”

    苏青虹听罢,顺道:“这是自然,只是我一介弱质,恐怕也只能言语上对宗子称谢。”

    “当仆的,把事情做好,已是对他最大的感恩了——既是着你在我这呆几日,正好元尾喜庆不远,上次求纪娘不成,我就着此次元尾节,去求宗子让你跟着我帮厨,今后也能照应到。”苏青虹闻言感激不尽,在这山庄跟着赵婆婆最好。又转而问起元尾喜庆是何事?

    “元尾节乃是新年外,极为重要的节日,过了这天便立秋。咱们耙垄村那些乡间地方,也就知晓元尾节是元季最后一日,多烧两道菜,喝上自家酿的酒,已是节日模样。但这上辽城的元尾喜庆可是大为不同,既是王室在此,为彰天仪,历年都会操办出全城百姓满意的庆典。这也是咱们山庄上下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今年又会是特别的一年……”赵婆婆故意压声道:“历年都未出席庆典的陛下,据说今年会来……”苏青虹倒是未察有何异样,随口询了句“为何今年反倒来了?”

    “我也是听人提起,你万不可说与旁人。荣国大军在北方……又添新败,陛下正欲发兵亲征……今次亲征大军途径上辽城时,恰逢元尾节,陛下在这当口,与民同庆恐怕是定数了。”

    苏青虹笑道:“陛下要是参与,那一定会比往年还精彩。”

    赵婆婆亦笑道:“还有俸钱赏赐那只会更多。你也算是赶上了好时日。”

    二人说着元尾喜庆等等诸事,入了后半夜,苏青虹逐渐神定心清,在赵婆婆陪伴中,安然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