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上的钟声
繁体版

第387章 四题策略

    宋明后来才了解到,何洪英第一学历是幼师,之后进修了中文专科。

    幼师那时并不学英语。所以,何洪英的英语也是初中水平。

    她从初中毕业到现在已经十年没有再接触初中英语了,恐怕已忘得差不多了。现在的英语也与十年前的英语不尽相同,单单词汇量都比十年前多了不少。

    英语基础差,她又自恃骄慢,不愿下功夫备课,不懂的地方又不愿意不耻下问,怕丢了脸面,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在情理之中。

    明知自己英语水平并不高,为什么还要教英语呢?

    一来是学校缺少英语老师。语数思政自然社会等学科,至少文字都是中文,教师都能教,无非教的好坏而已。唯有英语不好办,以前的老师大都没学过英语,根本看不懂。

    二来,当时因为缺少英语老师,小学还没有普遍开设英语课。何红英所在的双语实验小学,是桃源镇唯一一所开设英英语课的学校。

    但那时的英语课,基本就是一个噱头,只是教学生一些最简单的知识,写个ABC,见面Hello打个招呼,唱个英语儿歌。不用写教案,不考试。相对语数等学科而言,她们的英语教的随意轻松。

    另一方面,英语老师相对于语数等老师来说,可替代性差,所以地位反而比语文数学教师还高些。

    有人说他们这些小学英语老师,干着公主的工作,享受的皇后的待遇。

    所以,何洪英来到宋庄中学后,直接要求上九年级英语是有她的考虑的。到底是出于自负、虚荣,还是想来个开门红迅速树立个人声望打开局面,还是何洪英错误估计了初中英语的难度,依然认为英语相较其他学科更为轻松……这些都不得而知。

    总之,不管何洪英如何为自己辩护,九年级她是教不成了。

    宋庄中学,这么多家长来到学校,要求撤换一位老师,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这件事儿处理起来倒不麻烦,方晴继续接手了九1班,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离期末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也不值得在大动干戈给何洪英调课了。何洪英暂时接手了图书馆和实验室,也不再管理九年级的事务。

    过了两个月,何红英被调任桃源镇二中,由宋庄中学副主任升职为政教处主任。

    二中刘财厚校长又以政教处负责食品安全的名义,让何洪英监管着学校食堂的财务,负责收取学生的伙食费等事务,后来被人称为刘财厚校长的财神婆。

    宋明原本还想像去年一样,再成立一个冲刺班。但因为宏文学校的牵扯,使他难以顾全。

    现在所有的九年级教师都在忙着刷题,这也是常规操作。

    从准备一模至今,学生们刷题已经刷了一两个月了,师生普遍对刷题出现了疲劳和厌烦,刷题的边际递减效应越来越明显。

    在复习阶段,刷题是提升学生成绩的主要手段,但刷题和吃包子一样,存在着边际递减效应。吃第一个包子最香,第三、第四个最过瘾,第五个有满足感,吃第六个就不愿意吃了,再多了就可能吃恶心了。

    宋明觉得再这样刷下去,不止是低效无效的问题,还有可能出现负作用。

    学生们刷题已经不是吃第六个第七个包子的问题,而是吃了第几笼包子的问题,已经刷吐了。

    从一些学生刷题分数也能看出来,不少学生的刷题分数已经停止不前。

    有些题,学生一直做一直错,深受挫折。有的畏题如虎。

    随着二模的临近,学生的焦虑情绪,畏难情绪、厌学情绪,以及挫折感、无力感等不良情绪,也都在快速地滋生蔓长。

    宋明遨请陈元昌和冷素芬校长,一起召开了九年级会议。宋明在会上提出了四题策略--暂缓刷题,处理错题,精讲专题,放手讲题。

    宋明之所以要专门邀请陈元昌和冷素芬校长到场坐镇,是因为以往宋明提出一些策略时,总是有人反对,有人阴奉阳违,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推进实施,常常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

    有人反对很正常,问题是,他们反对的动机并不是这个教学策略的对与错,如果真是这样,宋明倒是希望反对的人越多越好。因为他们要是真的认为宋明的策略不对,他们就得采取措施证明他们的策略更有效。

    他们考虑更多的不是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应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

    他们反对的动机常常是出于习惯的惰性,他们会问,大家都在这样做,以前也是这样做,为什么这次就不这样做了呢?

    对,就是这样。很多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看到别人都这样做。至于为什么这么做,他们懒于去思考和论证。

    然后他们会本能的去反对排斥一切和他们的习惯不同的行为。至于新的做法比老的做法利弊权衡,只要这种做法不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这都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

    另一方面,大家又习惯于从上,对于上级安排的工作,她们也习惯于服从,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让怎么干就怎么干,不会过多地去问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领导让退耕还林全县就把庄稼地栽满林木,换了个领导让退林还耕就重新把刚长了胳膊粗的树都砍了烧火重新复垦。

    去年下了文件说要缩短学生在校时间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大家就把课程表上最后一节改成课外活动。今年又下了文件说要延长学生在校时间辅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减轻学生负担,大家就每天多上一个午自习和几个晚自习。

    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究竟应该缩短在校时间还是应该延长在校时间,没有人去和文件争论。也没有人去验证这种做法到底减轻了没有,减轻了多少。

    如果适得其反,这个文件要不要承担点什么责任,或者作个说明什么的,哪怕把责任推给下面的人都是歪嘴和尚把正经念歪了,大家也没人反驳。

    只是希望下次能把经交给嘴不歪的和尚去念。总不能每次都说成嘴歪的缘故吧?难不成这些人就是因为嘴歪了才去当和尚?

    因此,如果你想改变一下人们已经习惯做的事,又人微言轻,即便你说的都是真理,就算你能把鸡毛吹上天,也没几个人愿意听你的。

    就像韩运来曾经说过的那样,教授不带长,放屁也不香。所以有时候。要想快速推进工作,就需要借助行政的力量。你只许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不要去问为什么,也不用关心是对是错,做好做坏。

    而现在离二模还有不到十天的时间,必须加大推进力度,减少时间成本。

    事前,宋明把这些问题和想法,与两位校长和部分教师进行了充分沟通,大家集思广益补充调整,最后形成了四题策略。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老大难,老大难大。老大出马事不难。

    极大可能是因为有了两位校长亲自为宋明站台。所以这次会议后,大家令行禁止,雷厉风行。

    所有学科都停止了刷题,教师们都在指导学生,收集处理自己以前做过的错题。对学生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教师做成专题精讲精炼。

    老师们从繁重的批改试卷、讲解试题的压力下解放出来,同学科的老师坐在一起,围绕一些疑难问题,开展头脑风暴,想出了很多更为便捷巧妙的解法,很多好点子。

    如对于二次函数中的最值问题,他们找到了一个双零取中的方法,方法很简单,无论是在图像上或者在算式中,找到使y值为零的两个点,取其中点即可得最值。基本原理是二次函数的对称性。

    这个方法,使学生原本需要苦思冥想一二十分钟才还不一定能解决的问题,变成了一两分钟就能口算出答案。

    关键是这个方法应用很广,无论是销售利润等应用题,还是函数中任意三角形的面积等计算题,以及一些动点问题,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快速求出答案。

    教师们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落实放手讲题的要求,让学生自己把自己做过的错题难题讲出来。

    各个学科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讲解要求。数学和物理中提出了三讲,分别是讲思路,讲易错,讲考点。

    特别是讲考点。让学生。对试题进行了剖析。将蕴藏在试题中的考点,拎的清清楚楚,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试题的理解程度。

    为了减少学生的挫折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要精准定位到具体什么样的题可以尝试做一做,什么样的题可以放弃?

    而且这次,宋明要求让学生反向操作,不像以前那样求其上,得其次。而是每一科都要以以往多次考试的平均分,作为自己的定位,不拔高要求。这使得不少学生放下了心理包袱,变得自信阳光。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全体师生从单调苦闷的刷题中解放了出来,释放出巨大的学习热情。

    整个学习氛围也一改以往冬日般的沉闷焦灼状态,变成了盛夏般的热火朝天蓬蓬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