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首辅
繁体版

第48章 酒楼第二波营销

    随着味轩的火爆,客人都以到味轩吃饭为荣。有各家请客吃饭,生意往来的都去味轩,不然说不够档次,外地来的客商也是首选味轩。

    县城就这么大,生意都被味轩占了,其他同行心里就不乐意了,各人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手段开始显露。

    这些酒楼的掌柜都是老江湖,对于好的东西还是有分辨。马上有人行动,在店里做了菜单样式推广出来。

    对于酒楼的旋转圆桌,大家都认为这个吃菜方便,很多酒楼直接到天工坊购买。最近好几家酒楼也开始升级装修,天工坊倒是照接不误,而且还贴心的给出指点,怎么装修更好,完全没有同行竞争的忧虑。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对于后厨的工具还是有人弄了出来,都找到铁匠铺定做。但是菜谱没有,做出来的菜还是差点。以至于这段时间味轩多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各个酒楼的厨师。

    很多同行都认识,大家在味轩碰到了,都心照不宣,都是来吃饭的,掌柜看到也不点破,还热情推荐各种菜肴。这批客人也不客气,什么菜都给先来一份再说,毕竟这个不是自己出钱,这个可是公费体验。

    后厨的师傅听到这个消息,在后厨调侃道,“王师傅你可以小心了,点你菜的是你以前的老搭档,可不要掉了面子。”

    “姚师傅,点你的菜可是你同门师兄弟,这可不能让师兄弟挑出理来。”要说这些师傅还是不赖,很多人吃过几次后还真琢磨出来怎么做,味轩的菜谱在各个酒楼都有仿品了。

    大家都觉得不错的柴笋后来发现就是本地生产,而且大量存在,不要钱,很多酒楼也在研制,但就是苦味不知道怎么去掉。

    于是很多酒楼开始渗透,出高薪准备挖味轩的师傅。但令他们意外的是师傅都一口回绝。这个让各个酒楼的老板不解了,难道钱给少了,但都下了血本,厨师还是不为所动。

    后来了解到,味轩的老板直接给了两成红利给经营人员分配,这下各个老板不淡定,这么弄让很多老板犹豫了,分红可是长期的。后来有些老板研究后觉得味轩的老板厉害,这样绑定确实高明。

    这段时间各种收买,掌柜也清楚。而且还有师傅来专门给掌柜说明,掌柜了解到这些信息,更是感慨小东家的高明,没有这个红利绑定,怕是这些师傅都跳槽走了,酒楼虽然火了,但未必保得住。

    这个时候杨越决定可以进行下一步动作了。

    和陆成商量后,推出了会员制和送外卖的服务。会员制推出后,各家更是惊掉下巴,还可以这么赚钱。县城有钱人还是不少,尤其是各个商户,平时请客吃饭太多,冲个会员一来节省,二来也是身份的象征,很多人直接要冲金卡,但金卡被限制了只有10张,先到先得。

    政策宣布金卡就没有了,很多人选择银卡。这几天掌柜尽忙着收钱了,经过几天活动,酒楼发现这段时间比去年一年赚的都多。尤其是很多书生,都跑去冲卡。很多人现在一到味轩,首先就是拿出自己卡,直接订餐,吃完了也不用管,省事方便。

    外卖活动一推出最受欢迎的是那些深宅大院的人,平时他们不容易出门,这个年代尤其是女子讲究相夫教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们却是美食的拥戴。而外卖的推出,既解决了店铺餐位的问题,也解决她们吃饭的问题,一经推出,马上又在县城火了一把。尤其是穿着味轩的工作服的外卖人员,成了县城一道风景线。

    不过外卖还带来一个好处是,泡菜大量销售,很多人在家里专门备上一坛,当作开胃菜,也可以做为一个家常菜。县城各个酒楼也研究过泡菜,各家也做过不少试验,就是口味差了那么一点,他们当然不知道主要在盐上面,这个大家都不知道。

    味轩这段时间的火爆是让杨越没有想到的,后厨忙不过来了。杨越赶紧再招了一批人,让掌柜培训味轩的作业方式,通过和陆成商量,直接把两边的店铺都买下来,专门弄了个外卖窗口。

    看着味轩的赚钱,也有眼红上门找麻烦的,这个时候陆义民的身份就起到了作用,而且陆家和县令、县丞、衙役的关系都不错,平时也请铺头什么来吃个饭,喝喝酒。杨越找到铺头出面,上门敲诈勒索的都被请去吃了牢饭。不过味轩的税收可是从来不拖欠,成了县里的纳税大户,县令是更加高兴。

    对于味轩的各种层次不穷的经营手段,各个商家都在学习,不是同行的也开始借鉴。很多大的货站,客栈都跟着推出会员制度,很多人还进行创新。有的客栈还搞出了生日礼物的套路,陆成听了感慨道:哪里都有人才啊。

    杨越最近也有一个幸福的烦恼,省城很多商会都邀请杨越前去做客,要进行交流学习。

    原来很多省城的商家研究了味轩的销售方式,觉得他开眼界,特意邀请杨越过去进行交流。杨越开始没有想着去交流,不过经过陆成劝说还是决定去了。陆成认为未来随着发展,味轩也好,天工坊也罢,都要走出县城,到时要和外面的各个商户打交道。

    不会老局限在富平县这么个小地方。而且出去交流也可以多建立商业渠道,我们的东西要卖出去,很多货物还需要找别人购买,能够找到优质好货也是为以后做铺垫。

    杨越认真考虑了一下,决定去做各种交流。自己做行商,现在和岭南的客商都有往来,大量的货物不能指望小县城消化,但省城不一样,自己多少货,省城的商户都可以一口吃下。多取交流。多认识一些客商,对以后商业有很好的助力。

    陆成在想,这么个势头,自己要不要弄个什么培训学校出来,专门教授营销手段,搞个什么会,每个人入会都交一大笔会费,少了还没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