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首辅
繁体版

第16章 入学

    转眼过了10天,到了陆成正式入学的日子。苏氏赶紧将给陆成做好的新衣裳拿出来让其换上,又把在陆义民给编制的书箱给找出来,一家人小心翼翼供着的书和笔墨纸砚装进去。

    陆成看到这个竹制的书箱,书箱制作很精致,他爹是花了大功夫,给他做的这么精细。书箱是三层的,方便将笔墨纸砚分开放,还留有一处可以放吃的干粮和水杯。这个可是纯手工,在前世可是高端货。

    水杯也是用竹筒制作的,雕刻了一个小花纹,照汗青后的绿色看着趣味又典雅。

    陆成入学的物品都准备好了,陆义民就带着陆成,送他去学堂。在路上碰到乡民,有人招呼道:“老陆,这是送娃子去学堂。”

    “是的,让娃识个字,以后好有个好活路。以后看看可以去城里找个账房之类的活计做。”

    众人看着梳小髻的男童,心里一阵羡慕,这十里八乡能去读书的人可真不多。

    “你家可真厉害,以后出读书人的人家了,这以后要是考个状元回来,啧啧。。。。”

    村里人看着眼红,但自家孩子多,一年到头地里忙活养活一家老小就不易了,有些人心里想想是不是也送孩子去。

    “呵呵,就我这儿子还考状元,能有个功名我就烧高香了。

    这个儿子,靠着他这身板以后家里可能都养不起,这不为了他,全家咬紧牙关供他读。

    你们家的小子各个都能干啊,种田都是好手,我家小子不能比。”陆义民看着他们说。

    “那是,我家儿子给我生了大孙子……”“你们家可是人丁兴旺,你这以后有福气。”

    “我那小儿子还说以后娶媳妇孝顺我……”“那我等着吃你酒席了。”

    “哎,你家小子上次相的姑娘看上了没?我娘家就是那边的,那家姑娘可是勤劳能干,干活是一把好手,绣花也不错的……“一群人开始八卦其他村民的事。

    一会到了镇上,陆义民送陆成进了夫子家,嘱咐一下就回去了。来到门房,看到另外2个小孩也在那里等着,陆成看了看,估计是外村的,不认识。

    陆成对两人点了点头,老实站在门房处等候夫子召唤。

    一会门房开门,让3个小孩进去见夫子,给3个小孩嘱咐一下注意事项。

    到了李夫子面前,李夫子又将私塾的规矩一一讲给三人听,务必记住:学堂破晓开课,日昳散学;老师授课时要认真听讲,不可交头接耳,东张西望等等,“好了你们跟我一起去丙班。“

    夫子将三人带到丙班课堂。看着一间屋子里,课桌是矮几,小凳,一人一位。

    陆成看了下,课室不大,数了数加上他们坐了二十五个学生。陆成拣了个空位坐了下来,李夫子也就开始对蒙童授课。

    由于是第一天,李夫子也就先不教他们写字,而是教他们读书。

    私塾分为甲乙丙三班,像他们这种刚入学的是分在丙班,等学完三百千等这些蒙学书籍考核合格则可升入乙班,甲班是可以去考童生了。

    目前甲班就五名学子,乙班十五名,丙班最多有二十五人,这里多数人都是读一两年书识字。

    李夫子开始给丙班,拿出书本,启蒙摇头晃脑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下面跟着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陆成看到别人都摇头晃脑的背书,也还是学着这样,刚开始脑袋有点晕,摇着揺着感觉挺有韵律的,原来摇头是让读书是当韵律用的。

    不知道是由于两个灵魂的融入,还是内容比较简单,凭借着有前世的记忆他把这古代的文字和现代简体字联系起来,记得也是非常快。

    读了半天,到了中午,由于第一天来,陆成带了点吃食,没有回家。打开自己书箱,正准备吃饭的时候,后面一声叫到:“陆成,你也来学堂了。”

    陆成一看是李明,里长家的孙子,一年前就来来学堂,现在还跟着他们读千百三。

    陆成说道:“明哥好,我今天刚来。”

    “呵呵,以后在学堂有麻烦找我,这里我都认识。”这货估计在学堂就没好好学,感觉跟混社会似的。

    李明拿出自己吃的,给了一块糕点给陆成,说道:“尝尝,这可是我老爹在县城带回来,比家里的强多了。”

    陆成吃了一块,说到:“嗯,好吃,你也吃点。”

    李明拿起糕点,边吃边说道:“也不知我老爹怎么想的,我根本不是读书的料,非要让我来,不来就揍人,我也不敢不来。花那个钱还不如去县城吃好的。”

    “就是,我老爹也是。”旁边一个小童也说道。李明一听,知音啊,忙问道:“你哪个村的,我怎么不认识你。”

    “我是隔壁张家湾的,我叫杨成业,明哥以后多照顾。”陆成一看,这不早上和自己一块来的。杨成业也是自来熟。

    “没问题,以后有麻烦找我,我帮你。”现在的小孩都这么早熟,这么能混。陆成看着旁边两货马上勾肩搭背的样子。“呵呵,明哥,这个以后能不能帮忙做下夫子的课业。”

    李明一脸便秘的样子,“这个就不用找我了,我还要找人帮忙了,不过其他事找我。”

    不一会陆成了解到,这杨成业的情况。

    他爷爷当年做生意赚下家产,本来指望杨成业他老爹进一步,他老爹倒是读了几年书,但没有考取任何功名。

    后来继承家业,放弃了读书,专门去经商。后来在县城做生意,吃了大家族的亏,被人坑过一次,吃了哑巴亏,发狠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一定要自己儿子好好读书,将来有功名身份,不在外面吃亏。

    由于老家在这里,自己在城里要照顾生意,没有时间看管,想着先在老家读入门,让家里的老人先照看几年,等性子稳定了,读的有点基础,然后到县城去读。

    不过好像在县城玩野了,看这样子,他老爸的希望要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