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首辅
繁体版

第15章 李夫子

    村里教书的只有一位老童生。叫李翰文,据说当时非常聪明,家里长辈期望很高,取了这个名字。

    李夫子年轻时候就考取了童生,家里比较富裕,但后来一直时运不济,连续考了很多年,连秀才也没有中。

    后来心灰意冷在村里办了个学堂,一来保个生活,二来不死心,还是想继续考。

    逐渐把家业也没了,田剩的只有一点口粮地了。自己种不来,就租给村民,收点租金过活。

    村里再有要读书的,都拿李夫子的事情教育家里小孩,不要去读书。当然,大家都只是背面说,没有人当面说。

    这天陆成跟着陆义民来到李夫子家里,给门房说了一下来报名读书,门房让两人等一下就进去通报。

    俩人在门口等了一会儿,门房出来开了侧门。

    “行了,你们跟我进来”门房招呼道。“谢谢”陆义民赶忙道谢。

    三人进了门穿过回廊,随着门房进了堂屋。

    “老爷,这俩人人小的带来了”门房对着厅里行礼说道。

    看着头戴纶巾,身穿蓝儒衣裳,脚蹬长靴的中年男子,几人知道这就是李夫子。

    陆义民学着从里长学来给老爷见礼的动作向夫子行礼“夫子好,我们是村里陆义民家,今日带小儿前来启蒙求学”。

    陆成也跟着行礼“夫子好”。

    李夫子看着堂下小儿,相貌清秀,眉眼间看着透着一股机灵。夫子问道:“可识字。”陆成恭敬的回到:“不曾经识字。”

    “嗯,这样那就进丙班,开始基本的识字学习。最近同时会来几个学生,10天后一起入学。中午下学回家吃饭再来课堂继续上课。”李夫子点了点头道。

    “随我来”李夫子起身往学堂方向走去,三人紧跟而上。周夫子将陆成带到孔子神位前,让他对着孔子神位拜了三拜。

    陆成拜完孔子后,又向李夫子行拜师之礼。并赠送带有寓意的芹菜、桂圆等束脩六礼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干瘦肉条以及二两银子。

    李夫子在收下束脩后,回赠三字经,并且告诫“你入学后当勤勉学习。”

    “是,学生谨记”陆成行礼道。拿着三字经心里就后悔买的书,不知道夫子还送书,心疼自己那几百文钱。

    李夫子又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痣。因为“痣”与“智”谐音,寓意着孩子从此开启智慧,目明心亮,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之后陆成在夫子的指导下,学写人生的第一个字——“人”。

    一行人来到堂屋,李夫子交待所需书籍“我这倒有手抄的启蒙书八百文,外面买也行……”李夫子沉吟道。

    “启蒙书我们在旧书店买了,以后其他书在夫子这里买。”陆义民赶忙说道,生怕惹夫子不高兴。

    李夫子说道:“买了旧书没事,以后好好读书就行。你们准备好备好笔准墨纸砚。”陆义民赶忙点头同意。

    一切安排妥当,告别夫子,俩人在门房的引领下出了李宅

    陆义民身上还带着五两银子,两人转道去了镇上书铺,看着来往皆是读书人,少数几个和他们一样带着孩童。

    “进去吧!”陆义民以前觉得这文雅的地方,他这老农民一辈子都不会来,看了看新纳的千层底鞋,不是重要事都是不穿的,一般他们农村人都是穿草鞋,鞋边也干干净净地,心里还有点忐忑,深吸了口气牵着陆成,缓缓走进书铺。

    “老陆,这需要什么”掌柜看着也是附件人,大家其实都认识。

    “我们这才刚入学,想着买点笔墨纸砚”。

    “那你来对了,一套文房四宝三两银子,适合启蒙用,都能用好久,价格十分实惠,书院里先生布置作业,都需要用到这种纸,这纸可不错”。

    “掌柜有没有便宜点的”。

    “这……上个月发的一批里,有些保存不当被虫蛀了纸,这里还有这些,被虫蛀了,看着不美观,但不影响使用,这一刀本来三百文的纸现在一百五十文,用来练字正合适。”

    拿出来边角位置被虫蛀了不同地方虫孔的纸。

    “当然,答题做学问还需要好点的纸,来还有这种稍微有点泛黄,但不影响使用,这种多是启蒙的用这种纸,一刀300张一百九十文钱”掌柜拿出一张稍微泛黄,纸质有点粗糙。

    两种纸质量不同,陆成看着不影响写字,本就是农家读书费钱,能省点是点“爹就买那一百五十文的,读书花钱能省点是省点”。

    犹豫了一会儿,陆义民选择买那一百五十文的纸“行,帮我尽量选好点”。

    “好嘞,没问题,你们要来多少,我们这存货可不多了,前头也有几个学子也买了几刀回去。“掌柜说。

    “拿来三刀这种虫蛀的纸,一刀那一百九十文的,还有笔墨你也帮我们推荐便宜好用的,我们农家没啥钱”陆义民咬咬牙想着买多点,都用的上。

    “好嘞,这种笔墨纸砚,这砚台磕了一角不影响使用价格比没缺角的便宜,这笔兔毛做的,墨条,读书人这些都需要消耗,一条这种最便宜的,磨墨的时候带着一股味,不重,三十二文一条,做工普通没什么雕花,我建议是买个两条”。

    “那这就按你说的买,帮我们算算多少”陆义民开口说。

    “好,来,诚惠总共三两八钱四十二文,您给个三两八钱四十文好了”掌柜说

    从书铺出来陆义民没想到读书书居然这么费钱,还是买了有瑕疵的,不然更贵,启蒙就让很多农家承受不起,从拜师到买这些,都够他们家舒舒服服生活两年了!

    农家婚丧嫁娶,人情往来,还要存一笔钱以防万一,这谁能读的起书,里长看着富裕的家庭,长子在县城做账房先生,家里还有四十亩地,这么多年也就一个孙子上了私塾。

    陆义民小心的把书和笔墨纸砚,小心放好,这都花了快五两银子了。

    “成娃,你可要好好读书,”陆义民一边走一边拉着儿子说。

    陆成现在才知道,这个时代读书居然是农家奢侈品。“嗯,爹,我知道了,入学后我会好好读书的。”

    回到家里,“他爹,咋样,夫子收了没?”苏氏看到陆义民焦急问道。

    “收了,夫子说,10天后入学”陆义民说。

    “我儿这么聪明,人长得端正,有礼,就是个读书人的模样”苏氏高兴地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