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恶人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 “其实东厂也是有好人的”

    狱吏站在诏狱外,隔着墙听到杨山海的话语,“刀儿啊,说不定老夫很快就要用到你了。”

    杨山海的声音森然带着颤抖,像是黑夜里某种不干净在叫唤,吓得狱吏打了个冷战。

    “刀儿,如有变故,老夫就要去见孩子他娘了。”

    这阴恻恻的话语再次传来,几个值夜狱吏纷纷缩了缩脖子。

    此刻,崇文门,东厂掌事太监张永来来回回在门前走着,这位太监四十多岁的模样,此刻眉头紧蹙。

    脚步来回走得很快,一旁百来个东厂番子候着,后方还有十余个宫门前的守卫,光是看着掌事的三祖宗来回走动,看得烦了也不敢说话。

    如今的东厂,刘瑾是掌印太监,也就是现在的老祖宗,而谷大用则是二祖宗,虽说张永是三祖宗,可这位三祖宗的实权更大,他掌握着东厂一万余人的穿衣用度。

    “怎么还没消息,人到底拿下了没有。”张永来回走着,又用手背拍着手掌,急得双手无处安放,又只好双手负背,躬着身子,继续走动。

    谷大用站在后方,低声道:“派出去多少人手。”

    张永忽然停下脚步,低声道:“五百人,也不知道够不够,要不要增派人手?”

    谷大用看着天边的明月忧心道:“足够了,杀一队锦衣卫和一个老头子,何必用太多人。”

    “也对,也对。”张永像是自我安慰般,又道:“听说看护首辅的就是那杨轻?”

    谷大用点头。

    张永冷哼道:“本来老祖宗还挺欣赏这个年轻人,没想到他竟和锦衣卫与文官走到一起,真是瞎了眼。”

    说话间,有脚步声传来。

    崇文门前的众人抬头看去,那人身影挺拔,从阴暗处走出来,站在了众人的面前。

    “杨轻?”

    见到来人,张永诧异道。

    杨轻行礼道:“原来公公还记得我。”

    “那是自然,您是陛下身边的红人,咱家自然记得。”张永诧异道:“你不是在看着刘健,怎么来这里了?”

    杨轻走到近前,尴尬笑道:“对呀,我怎么会在这里。”

    忽听箭矢的破空声传来,箭头闪过锋芒,直直射入一个东厂番子的咽喉处。

    人当场就倒了下来,血流如注。

    张永瞪着大眼,惊叫道:“来人!”

    紧接着又有箭矢的破空声传来,举着火把的东厂番子一个接着一个地倒下。

    杨轻忽拔出刀,拉起张永将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突然的变故,令宫前的侍卫纷纷拔刀而出。

    “杨轻!”张永大喊道:“你做什么?”

    刀刃贴着这个太监的脖子,杨轻拿着人一步步地后退,目光扫视着不敢妄动的东厂番子,“锦衣卫办案,拿张永问话。”

    后知后觉的张永终于意识到事情不对,连忙道:“快去告知刘公公。”

    现在他才醒悟过来,又道:“难怪咱家觉得不对,平时你身上都是不带刀的。”

    话音刚落,就有东厂番子想要走入崇文门。

    却见在这个时候,谷大用命人关上了崇文门,一众东厂太监入门不得,他们拍着门大喊道:“快开门啊!”

    又有箭矢不断从后方射来,有门前的东厂番子接着倒下。

    杨轻抓着张永一步步后退,沉声道:“谁都不许动,不然我现在就抹了他的脖子。”

    “都别动!”张永大声道,“都不许动,咱家还不想死!”

    就要冲上来的东厂番子纷纷止住了脚步。

    就连宫门前的侍卫也不知所措,一边是锦衣卫一边是东厂,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听谁的。

    牛三带着人适时走出来,喝道:“凡是东厂人手,皆放下刀兵,所有人跟着去北镇抚司问话!”

    张永身体哆嗦着,低声道:“杨轻,咱家与你无冤无仇,你何必这样。”

    杨轻低声道:“公公派人要杀刘阁老,连我都捎带上了,有没有想过我与公公也无冤无仇。”

    刚紧闭的崇文门打开了一道缝,杨轻向着门后的那个身影点头。

    门后的谷大用也点了点头,他对身边的人道:“今晚的事谁也不许说出去。”

    “谷公公放心,我等早就看刘瑾他们不痛快了。”

    谷大用笑着道:“谁说东厂没好人了。”

    ……

    此刻内阁首辅刘健的家门口,严嵩带着兵部的官兵还在与这群东厂番子厮杀。

    喊杀声忽然响起了一声高喝,“都给咱家住手!”

    众人闻声看去,就见街道口,张永跪在地上,他又大喊道:“住手!”

    眼前的厮杀终于结束了,张永脖子上还架着刀,一个个东厂番子也都停手,陆陆续续被官兵拿下。

    “杨轻,咱家都按你说的办了,你现在可以放过咱家了吗?”

    “有什么事,我们去锦衣卫的诏狱好好说。”杨轻提起张永,让牛三将他带了下去。

    严嵩丢了手里的刀,他抱拳道:“你来得及时,否则严某多半也要死在东厂番子手中。”

    杨轻笑道:“严编修辛苦了。”

    “时局如此,在下也是义不容辞。”

    刘阁老的门前,官兵已开始收拾战场了,一晚上的血战结束,天边出现了鱼肚白。

    小卓松了一口气,此刻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杨轻在门前坐下,接过严嵩递来的水壶,不停往嘴里灌着水。

    “得知锦衣卫今晚增派了人手,下官便走了一趟兵部,连夜请来了公文,调动了东便门的兵马,前来驰援,也好在杨千户能守住。”

    杨轻喝了水,又将水壶递还。

    严嵩神情低落,他将水壶放在一旁,缓缓道:“其实刘阁老也好,或是李东阳他们也罢,都希望陛下能够幡然醒悟,可将一切的重托就放在陛下的一个念头上,这难道不是书生之见?”

    杨轻靠着墙而坐,闭着眼没答话。

    “非常时局就要用非常手段,在下就去了兵部,请来了这些兵,若真有个好歹,恐……”

    正说着,见对方不答,严嵩侧目看去,杨轻竟然睡着了。

    忽觉得扫兴,他摇头一叹,走入院子去看阁老。

    “少爷。”小卓低声道:“睡在这里会着凉的。”

    杨轻缓缓睁开眼,“嗯,我们回家。”

    “好,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