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嘶鸣
繁体版

第十七章 疾走川黎过昆宛 恰逢谶言暗语人(3)

    次日,天还未亮,李玄戈便急匆匆来找姬雪,不想帐内早已空空。想来姬雪早已离开了,心中不免失落,目之所及,怅然若失,立在原地呆呆地望着。过了好一会,不远处便有一些嘈杂的声音传来,似乎是有人在吵架。此处离帅帐不远,声音大约是从那边传来。李玄戈从小耳聪目明,听力极好,只要能听到声音,谈话内容基本也能听出大概。

    于是他侧耳倾听起来。

    说话的有两个人,起初只是在协商,其中一人说:“我大哥围困宛城数月,兵力已折损过半,急需补充,请朱将军即刻发兵驰援。”

    听他所说的话,这人便是刘七无疑了。

    那被称为“朱将军”的人说:“刘将军在前方苦战的确劳苦功高,但你也知道,我们曾遭遇瘟疫,人员折损过半,如今实在抽不出多余的兵力。”

    两人各执一词,都不肯退让。

    外面的李玄戈听得清清楚楚,方知刘七此次回来是求援的。

    只听刘七说:“宛城已经被围数月,山穷水尽,将军此时发兵必是一击必中,若是拖延,恐怕夜长梦多。”

    朱将军:“朝廷四十万大军正在攻打昆阳,此时如果分兵宛城,昆阳一旦告急,那将如何自处?”

    刘七急道:“昆阳有我三弟把守,以他的能力,守上十天半月不成问题。我们现在要尽快拿下宛城,有了宛城,与昆阳便可互为犄角,抵抗朝廷大军将事半功倍!若是朝廷分兵救援宛城,那我们数月的攻城将前功尽弃,望将军以大局为重......”

    刘七言词恳切,“朱将军”却不为所动。

    朱将军:“朝廷大军到达昆阳数日,并不见来驰援宛城,想来朝廷是想先取昆阳再取宛城,你们尽可以先攻下宛城,再增援昆阳。”

    刘七急道:“即便我们攻下宛城,那也是疲惫之军,如何增援昆阳?”

    “朱将军”想了想,说:“这样,你带一千人马驰援宛城,余下兵力伺机而动。”

    刘七气不打一处来。

    一千人能做什么?

    但他还是强忍下了怒气,悲哀地说:“无论将军是否出兵,我们都将奋力攻城。如果我们拿下宛城,请将军不要忘记,宛城是我们舂陵军打下来的;如果我们不幸战死,那么,也请将军莫要后悔,因为,你们同样也无法保全!”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出了营帐。

    刘七清点了一千人马,即刻要启程。

    李玄戈前来送行。

    英雄惜英雄,英雄重英雄,英雄总能在沉默中懂得彼此的心意。

    “七兄,保重!”

    “小兄弟,保重!后会有期!”

    两人话不多,眼中都藏着无限伤感。

    刘七率领着一千骑兵,有如一骑绝尘般消失在了群山之间。

    当刘七来到宛城,刘縯不禁皱起了眉头。

    “就这点人马?”

    刘縯很不满。

    刘七苦笑道:“已算不错了,我与他争执了一日,才勉强答应给一千。”

    刘縯又皱起眉头。

    显然,这点人马杯水车薪。

    “不过,这些人马都是我精心挑选出来,都是可以以一当十的精锐。”刘七在刘縯耳边悄悄说道。

    刘縯才点点头,吩咐刘七道:“传令下去,今日暂停攻城。”

    进而又分析道:“城中已经绝粮多日,百姓已经易子而食。岑彭严尤之流之所以能坚持道现在,是因为他们坚信朝廷一定会发兵救援。然而,如今朝廷倾巢而动,却没有援军来宛城,显然,朝廷并不想救宛城,至少,首要之事并不是救宛城。你现在就让人潜入宛城,务必在明日之前把我方才的话散播到宛城的每个角落。今日,将牛羊全宰了犒劳将士们,也让宛城的士兵们看看,让他们知道,投降者非但不杀,还有肉吃。”

    说完这番话,又凑近刘七耳旁小声说:“悄悄准备,明天夜里攻城。”

    刘七道了声“诺”,便安排去了。

    第二天夜里,刘七带着那一千精锐悄悄溜到西门,因为西门守军最薄弱。

    宛城能坚守数月,一干守将不可谓不尽心竭力。守城之初,守将严尤除了在每个城门安排将士,还留下了一支备用军,城墙每日有士兵巡逻,一旦发现哪个城门缺口扩大,立刻调用备用军支援。这种灵活的用兵方式,在粮草武器充足的时候发挥了巨大作用,城外的汉军竟耐不得它分毫,攻了三个月,城外尸体堆积如山,城内却稳如泰山。

    可渐渐地,城中粮食减少,直至消耗殆尽,箭矢用完了,兵刃也钝了,城门也就渐渐空虚起来。现在宛城已被打得残破不堪,却连修补的材料都没有。不但工事无法修补,将士们的体力更是虚弱到不堪一击,每日忍饥挨饿,完全没有了先前的战斗力。

    刘七那一千人则不同,不但是军中精锐,更是养精蓄锐已久,何止是以一当十!当刘七的人爬上城墙时,守城的士兵虽然看见了,但却无力还击。几个还能动的士兵上前阻挡,被刘七等人一剑解决。于是,刘七很快扫清了西门,带人一路杀到了南门,打开城门放刘縯大军入城。

    至此,宛城城破,一干守将,甄阜战死、岑彭投降、严尤逃往昆阳城外朝廷军。

    刘縯入主宛城,一边收拾残局,一边整肃军队准备驰援昆阳。

    可战场还没清理完,一道指令从淯水边传来,让他即刻回程,说有要事相商。

    刘縯本想收拾好残局即刻驰援昆阳,但朱将军的指令他也不能不考虑,若不遵守,两军产生嫌隙却是大不利。更何况,他刚拿下宛城,正是树立威望的时候,也该让他们看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首领。

    思虑一番,他决定回去。

    刘七见状却阻止道:“大哥切不可回去,那朱将军并非良善之人。他这指令来得未免也太巧了些,我们刚打下宛城就让我们回去,这其中必定有诈,请大哥三思。”

    刘七的话有几分道理,但刘縯觉得,“朱将军”此刻应该不敢把他怎么样,毕竟,他们未竟之事还得靠他来攻城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