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仙人
繁体版

第十章 福祸相依

    不知又过多少岁月,又有一日,一颗悬浮的光球来到了山谷,灵机感应之下,谷中鲜花纷纷化作滋养之机没入了光球中。

    画面到了此处戛然而止,紧接着充斥于脑海中的是如同滔天洪水般的不甘情绪,那波涛汹涌的情绪所携带的冲击力不停冲刷着陈道宁渺小的意识,他如同一叶扁舟在暴风雨中时刻即将倾覆。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陈道宁猛然睁开双眼,眼中露出骇然。

    “还好那巨龙的意识在时间流逝中消散了,否则我恐怕会被那巨龙借尸还魂,刚才我甚至一度失去了意识。”

    陈道宁惊魂未定,看向眼前山谷早就没了先前飞行时的快意,全然是一身受惊而出的冷汗。

    “这生物生前究竟有多么恐怖,死后过了这么久都还残留着如此可怕的情绪,要是我刚才没有扛过那情绪的冲刷,此时可能就已经真的死了。”

    “不过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

    陈道宁只感觉自己此时才思泉涌,脑海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不可计数的灵感乍现,许多问题甚至不需要细想便能得出答案。

    连同感知能力比起之前何止强了十倍。

    “但我现在究竟是何种状态,是梦,还是真实发生?”

    “如果是梦的话,这梦未免也太过真实了。”

    陈道宁看向远方,依旧是红天黑地,但当他转头看向另一方向时,远端天际突然出现一抹金光。

    刹那间,一股不可言说的煌煌天威席卷而来,瞬息之间陈道宁只感觉自己如同被气化一般瞬间化作了飞灰。

    紧接着他的意识又回到了现实中。

    此刻正是卯时,旭日破晓,天边一道金光升起。

    屋内,陈道宁顺时睁开双眼,眼中闪过极其细微的红光。

    再次睁眼,他眼中的世界和昨天已然有了天地之差。

    他望向屋内陈设,发现空气中多出了许多颜色各异的细小光点,时不时有一些光点随着他的呼吸从口鼻被吸入体内。

    闭上眼睛,自己的身体在脑海中纤毫毕现,他甚至能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血液在体内流动,能看到那些被吸入体内的光点随着呼气又从口鼻中飞出。

    脑海中昨夜记忆历历在目,陈道宁吸了口气难以置信:“难道昨夜的境遇根本就不是在做梦?”

    接下来几天,陈道宁每天都在研究自己的新收获,同时也在尝试找到如何再次进入那个世界的方法。

    他发现自己就像开了天眼不仅能内视自己,还能根据外人的面色、表情神态、眼神,自然而然察觉到对方的心思,这种能力近乎于观其诸事如照己身。

    唯一的遗憾就是自从哪天进入那方世界后,直到今日也没能再次进入。

    意识中那颗白色圆石现在已有些萎靡不振,其上所散发的白色毫光也越来越淡。

    “想必是自从吸收了香菊身上缕白光后到现在也没能得到补充的原因,最主要那白光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产生也还没有了解清楚。”

    院子里,陈道宁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如今已然可以内视的他理所当然有了新的尝试,例如根据体内血液的情况改善食谱,看能否增强血气。

    又或者尝试能不能将空气中那稀薄的颜色各异的光点吸收到体内,陈道宁下意识认为那可能是极为重要的东西,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灵气。

    有此奇遇考功名这种事情自然就不能放在首位了,好好研究这世界真实的情况才是最主要的。

    因此就连老翁将家中财产清点完毕,陈道宁也没有说要动身去往长州。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往往一个微小的改变,就会让原本所有的安排变样。”

    “不过……这光点究竟是什么物质,难道说必须有配套的功法才能利用?”

    “我如今虽然能够内视,却似乎看不到经脉之类的东西,只能看到体内的血气,是境界不够,还是方法不对?”

    上一世的陈道宁对医学知识或多或少也有一些粗略了解,什么五行五气,八纲辨证之类的大致也知道其原理,只不过从来没有具体的研究过所谓的练气,只当是杜撰内容,现在有了这方面的需要才知道什么叫引路无门。

    正当陈道宁思忖,一旁香菊端来茶水:“少爷您要的参茶来了。”

    陈道宁接过参茶一饮而尽,顿时感到体内气血如得助力般有了些许变化。

    “大柱,我要的医书可有医郎中愿意出手?”

    经过这几天的尝试陈道宁最后还是发现药材对身体气血的反应最大,这些天他也安排了大柱去找郎中弄一点医书来看看。

    大柱在宅子周围转悠了一圈刚回到院子,听见陈道宁问话一拍额头“是有个郎中愿意拿出几本医书,不过说是申时就去他哪儿拿,要不我这就先过去一趟”

    看见陈道宁点头,大柱便在老翁那儿支了点银子用作置换医书的费用。

    在先齐,民间对书籍类看的很重,通常情况除非给得起价,否则大都不太愿意出手手中的书籍。

    早些年陈道宁也从未涉猎过医学方面的学识,要不是如今有需求,多半是不会去专门找寻医书的。

    大柱这边走出院子,因为陈家的宅子在镇上属于比较偏远的地段,寻常周边很少看见人影,不过他这次刚出院子便看见路对面大树下坐着一个老汉。

    那老汉年过七旬,身子骨硬朗,看样子是在树下歇脚,不过眼睛却总盯着陈家院子的正门。

    大柱颇感疑惑,挠了挠头“这人怎么看着面生,咱家前后也不是什么热闹的地方,平时连只也狗都瞧不见,怎么有老汉在这儿歇脚?”

    “这老人家,您在这儿坐着可是有什么事?”大柱热心肠走上去询问。

    那老汉瞥了他一眼:“不碍事,后生你去忙活,老汉儿坐会儿就走哩。”

    大柱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却也没多想,听那老汉不需要帮忙也就没放在心上,一个老汉而已,能有什么怪事,于是自顾的朝县里走去。

    他前脚刚走,老汉转头又将视线放到陈家宅子前,眼睛里闪过一丝奇异红光。

    入夜,陈道宁坐在书房点燃了一盏烛灯,他手里捧着本纸张已经泛黄的古书正在专心致志的翻动,不时眉头微皱。

    “让大柱去弄一些医书,这都是一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照常理来讲能叫做医书的读本或多或少都应该记载了诊治或医理的内容,但大柱弄来的这些却全是一些传记类的书册,说是医书也没大错,但内容有待商榷。

    “属实是因为内容较为夸张。”

    陈道宁此时手捧着的这一本,书里记载了一位名叫青皋的郎中,他七岁学医十二岁便开始替人看病,书中有很多常见病的药方,却没有任何一句解释了青皋是如何诊治,诊断依据是什么,就好像他天生就会看病,一眼便能知道该如何用药。

    而且书里写了很多非同寻常的治疗案例,其中有一段写到“韩王十七年秋,路经盈丰,遇一乡民,其状如牛,单手可举千斤巨物,吾观之,其身应染重疾,便寻得如下草药制作成剂,混入此人水袋中,仅三日瘦身七十余斤,身体恢复,已如常人。”

    先不说单手能举数千斤是否真实,就算没有这么大的力气数百斤那也算大力士了,这青皋也不征求别人的意见就用药将其治成了常人,这种行为怎么说,简直是不可理喻。

    诸如此类的例子书中比比皆是,其中不乏一些可以列入鬼神志怪的例子,什么除阴、借胎、镇灵之类药方写的是煞有其事。

    陈道宁自己就有奇遇,换作之前看见这种内容估计只会当个笑话,现在在看来虽然不太相信,但也不敢随意否定。

    只不过让他用里面的方子,他是不敢尝试的。

    一连看了几本所谓的医书,可以说是需要的一无所获,不需要的知识又奇怪的增加。

    “算了,还是多买点药材一点一点的试,收书这种事情估计不太靠谱,不过还是不能就此作罢,有人出手的话,还是让大柱去买来。”

    陈道宁站起身子握了握拳头,经过几天调养,他其实每天都有一些变化,不论是气力还是精神。

    只不过这种变化不是特别明显,需要日积月累才能显现出明显改变。

    现在的陈道宁每天似乎都有用不完的精神和力量,夜晚睡觉也是浑身暖洋洋的,早上起来精气饱满,略微尝试用全力出拳甚至能打出破空的声响

    虽然没找人对练,但他自认为收拾寻常三五个人不在话下。

    房间里,陈道宁躺在床上闭目凝神,口鼻中,他的呼吸起伏不断延绵不绝,仔细听,呼吸声中似乎有了某种节奏,而体内的气血也在呼吸引导之下像潮起潮落般来回激荡。

    意识中白色圆石一如既往如恒星自旋,莹莹白光似真似幻。

    陈道宁下意识凝神窥视,想要一睹其中奥妙,可就在他做出这个举动的瞬间,刹那间,世间万物好似停歇,一切声音开始在他耳边消散,他的意识逐渐被莫名的奇异抽离,仿佛变成一只跃出了水面的鱼,脱离河水负重变的轻盈甚至有了一种一念飞升之感。

    顷刻间,诸多惶恐涌上心头,难以计数的念头就像发芽一般疯狂滋长。

    陈道宁隐约感觉到了自己的身躯,就在距离他意识的不远处,然而同一时间又有一道念头告诉他只要愿意,他只需要一个念头就能摆脱那一具将他束缚已久的肉身飞入天地之间。

    房间里,陈道宁已经陷入深度的睡眠,他丝毫不知晓,此刻已是自己重生二十多年来最大的生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