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艰路
繁体版

第32章 江湖人江湖事

    【往生】

    高手往往都是寂寞的,寂寞得让董利军每天傍晚都想去找人练练手,为了确认是不是每天都有进步,就连续几天都找同一个人练手,村里的一众小孩虽然觉得这样对于陪练的人不是太公平,但是也不想自己成为下一个陪练,和当前陪练走得比较近的小孩儿纷纷劝他要与老大和谐相处,否则以后在村里小孩的江湖中,不会再有立足之地了,陪练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以后,尤其是董利军又一次找上了他准备例行的练手之时,瞬间想通了,面对缓缓伸过来的手,严思平不躲不避直接摊牌了:

    “军军放过我吧,我再也不敢说你是傻子,再也不敢欺负董秀和董俪了。”

    见自己以力服人终于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也有鉴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一个主动要求和谐的人动手不利于自己的江湖地位和威望,董利军松开抓严思平的手,决定改为以理服人

    “早这样多好啊,大家都是亲戚,不要老是今天欺负这个,明天欺负那个,你看我就不喜欢欺负人。”

    严思平见董利军松开了自己,估摸着今天不用再被原地甩飞到谷堆了,轻轻松了口气,可董利军的以理服人没有那么简单

    “为了防止你再欺负别人,这几天你必须一直跟在我身边,直到我确定你不再欺负别人为止”

    说到这里,董利军还有些自豪地在暗夸奖自己“大伙都来看看,我董利军身为晒谷坪话事人,多么为大家着想”严思平无奈,只得答应下来。

    待在老大的身边其实有不少好处的,在遇到觊觎者前来挑战时,肯定不能事事要老大亲力亲为,在成功把几个不长眼的挑落马下后,严思平收获了周围一众小孩的赞许,虽然有些小伤,比起一众羡慕嫉妒恨的目光还是值得,当然也有坏处,今天就有不少孩子请董利军无偿鉴定自家刚摘下的瓜果味道,作为老大的身边人,必须有一定的领悟力,不能让老大过于劳累,严思平为此受累品尝了好多瓜果,搞得回家后感觉饭菜都不香了,这种鞍前马后的生活也很有成就感,不然怎么说要紧跟领导步伐呢!

    董利军已经把祠堂墙高两米以下的地方都探查了一遍,还是一无所获,搞得自己都有一些意兴阑珊了,要不是当年听到的消息以及就此推论的结果让自己笃信消息的真实性,董利军都要放弃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盖一栋带会客厅且左右各有厢房三层楼房,连建带装修,没有个二十万下不来的,再加上一辆东风140卡车,也要差不多十万,董利军打死也不相信,那时候村里谁家能拿出那么多钱来,唯一的解释就是严思平家有不明来源的钱,这几天利用身份的便利,大致打听清楚了严思平家里的情况,家里除了他还有两个姐姐,这与记忆中的情况相吻合,应该没有搞错对象。

    严氏一族里,严思平的爷爷与外公同辈,老人家一共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严思平这一支是嫡系一脉的分支,严思平爷爷的爷爷就出生在祠堂的第一进,在那一辈的嫡系子孙中排行第三,村里的老人都管他叫严三太爷,是当年协助族长管理账房的,据说严三太爷精明能干,要不是排行第三,甚至有可能接任族长,就是这样的人,完全具备知晓族中秘事的可能,董利军大概计算了一下时间,这位严三太爷估计是民国初年开始掌管家族财政事务,那个时候正值国家动乱之始,严氏族人为防日后不测,在那个时候为子孙留下复兴之资也合情合理。

    祠堂这条线受阻,董利军决定尽快走一下严思平这条线,小子也算三代单传,家里受宠的很,其他人家的孩子十二三岁的时候,早就被赶到地里和大人一起干活了,唯有他躲在家里干些晒稻谷,打猪草的轻松活,仗着身强体壮在晒谷坪称王称霸,但是董利军很喜欢这类孩子,单纯,可爱,眼见夏收已进入后半段,董利军觉得严思平已经有些享受在老大身边的感觉了,就开始和他交心,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怕领导走肾就怕领导走心,通常领导要和下属交心的时候,不是让你送死,就是让你垫背,如果你不信,请参照曹阿瞒与运粮官王垕。

    董利军给已故爷爷胡编乱造了一些故事,又把老爹在部队的一些趣事对严思平讲了一通,那是既接地气又高大上,然后叮嘱严思平要读好书,以后才能到大城市里过日子,为了更加能把大城市里的生活具象化,就把大城市里溜冰、打台球、唱K等一些大概十几年后才有的东西吹嘘了一遍后,严思平觉得自己老大对自己简直太好了,就也把家里一些事情讲了很多,开什么玩笑,领导都和自己讲祖上的一些秘闻趣事了,自己不表示表示,怎么能紧跟领导步伐呢。

    董利军和严思平聊着聊着自然就顺着话头扯到了严三太爷身上,村里的老人有口口相传这位强力人物的事迹,严思平自然与有荣焉,没口子地说起家里关于严三太爷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严三太爷娶了几房小老婆,跑马帮遇到土匪和为族里修缮住所去南岳请高僧做法事遇到神仙等事情,林林总总说了一两天,董利军听得津津有味,这里面有的听人说起过,有的是第一次听说。例如跑马帮的土匪就是第一次听说,看来这边严三太爷路子挺野的,至于去南岳请高僧来家里做法事遇到神仙的事情以前就听说过,说什么神仙赐宝,董利军是不信的,最多是从庙里请了几位得道高僧来做水陆道场,给几件东西开光什么的,可这些信息貌似还没有什么头绪,看来自己还要继续和严思平交心才行。

    这日是夏收后用新米做饭祭拜祖先的日子,各家各户都早早备上酒菜和新米饭,按次序来到祠堂排队,祠堂里的鞭炮响个不停,要在以前,董利军是不愿意来的,闹哄哄的有什么好去的,可是现在祠堂里有董利军要找的东西,那么多人去祠堂,说不一定能听到什么自己不知道或者没有注意到的信息呢,所以就屁颠屁颠地跟着外公后面一起去了祠堂,果然人很多,基本上是各家各户的顶梁柱,排到进祠堂的就提着做好的酒菜祭品从左门进,祭祀完了就从右门出,没有排到的就在一进的大堂里闲聊,来祠堂的小孩子有不少,不过也基本上是男孩子,见董利军来了,孩子们纷纷过来和老大大招呼,董利军在村里的地位已经比较高了,孩子的打闹在大人看来都不值一提,但是大舅舅对自己的看重,族中不少人已得到消息,大舅舅是什么人,族中读书第一人,他都看重的人,族中各位也要另眼相看,虽说是外姓人,指不定日后还要靠眼前这小子光大门楣呢,一群小孩簇拥在右门看祠堂里祭祀的人在做事,董利军则是仔细倾听周围大人的闲聊:

    “建和家的肉好大一碗”这位边说话边咽口水的人,看年纪自己估计要叫舅舅。

    一位看样子和外公平辈的爷爷指着正在祭祀的另一位爷爷辈老人说“正平哥哥家还杀了一只鸡啊,一会要去他家夹一筷子菜来吃”

    “建新这小子插根烛都不会插,往香炉两边的耳朵上插就可以了,偏偏要插在香炉里面,烫死你个傻小子”一位爷爷辈的老人对一个舅舅辈的人在指指点点。

    另一位爷爷辈的接过话头“这个八仙桌有些年头了,是不是换个新的,香炉这么重,别压塌了”

    “就这么个小香炉,有多重啊,还怕把香炉压塌?”一个舅舅辈的人有不同意见。

    这时外公给这个舅舅辈的人普及了族中秘闻“你别看这个香炉小,那可是当年在南岳开过光的宝贝,七八十斤重沉的很,所以每过七八年就要换一个杂木做的八仙桌,免得压塌了摔坏香炉!”

    舅舅辈的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严三太爷当年从南岳请来的宝贝就是它呀!”

    外公对族中旧事看来知道不少,指着悬挂在上方“天地君亲师”匾额说

    “这副匾,还有一对烛台,都是当年从南岳请来的,后来烛台不知道怎么丢了,现在就只剩下香炉和匾了,可不能弄坏了,要是没保管好,那是对祖宗的大不敬,要受惩罚的!”

    看来外公对祖先是非常敬重的,不知道要是得知自己这些天差不多把祠堂都翻了一遍,会不会抽自己这不肖子孙,董利军在一旁如是想。

    终于轮到外公了,董利军跟着外公进到祠堂,外公先快速摆上菜和米饭,又拿出杯子倒上自酿的米酒,然后抽出九根线香点燃,三根插到香炉里,三根给董利军,吩咐董利军手持香等着,然后把剩下三根香插到右门门框的一个小竹筒中,再返回教董利军持香作揖,还叮嘱董利军虔诚祷告,感谢祖宗保佑自己聪明伶俐,原来外公是来还愿的,得列为先祖保佑,自己家大外孙才变得聪明伶俐,估计外公在祖先前求过保佑自己大外孙,董利军心中感动,用最标准庄重的动作,恭恭敬敬地行了礼,然后把手中香小心地插到香炉中,就在插香的一刻,董利军发现香炉的质地和刚才外公说的有很大出入,香炉一看就是铁的,炉壁很薄,这么点大的香炉,怎么可能有七八十斤重,不由心中一动,这个香炉不会有什么特别吧,自己在祠堂找了好辛苦,却忽略了在眼前晃悠的香炉,难道就是所谓的灯下黑,董利军一边想着这个问题一边跟着外公走出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