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艰路
繁体版

第31章 原来是同一个专业

    【往生】

    江湖,这个词最早出自《庄子·大宗师》,后来被引申出来很多意思,在董利军看来,江湖就是人与人的交际社会,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自从那天傍晚在晒谷坪成功镇住了村里的一众小孩儿,董利军在这个由村里小孩组成的江湖开山立了柜,当天晚上没人敢上前挑战,据传是因为多位场村中高手小孩当时不在场,因此在此后几天,这些小孩或主动或被动,纷纷前来试了一下董利军的斤两,换成白话就是连续几天,董利军找到那些在言语上不服自己的人,进行了多场1V1甚至1V多的PK,结果成功坐稳了本村孩子王的宝座,在村里,尤其是在晒谷场,董利军说一不二,当然仅限十三、四岁以下的孩子,超过这个年龄的早被家里大人撵到田里干重体力活了,一时之间村里流传着董利军的传说:

    “兰英婶婶家的傻孙子现在不傻了,还有一把子好力气,村里的孩子都打不过他。”

    这是某个村里孩子他娘说的。

    “茵茵姐姐的大儿子现在可了不得,听他妹妹说,现在都开始学初中的课了。”

    这是某个从董俪嘴里套过话的年轻一辈劳动力说的。

    “妹夫好福气,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真是让人羡慕,今天中午带孩子来我家吃新米饭,让我见见严家出的麒麟子”这是住在大门左侧大舅舅说的。

    要说这个大舅舅还真是了不起,忘记他是学什么的了,反正是大学毕业以后就去了美国留学,读完博士后拒绝了大公司的聘请,回到国内工作,然后又应邀去美国工作了几年,后来又回国在羊城的大学当教授,是十里八村最牛逼的存在,在记忆中没有跟他打过照面,按照老幺的情况,那小子现在还是一个刚满半岁的孩子!

    夏收干的是重体力活,家家户户在饮食上都还不错,吃饭的时候,大舅舅亲自来家里请老爹老娘带孩子过去吃饭,董秀胆子小不肯去,董俪一蹦一跳的跟在父母后面,董利军正想和这个舅舅亲近亲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到了大舅舅家,桌子上的饭菜已准备妥当,大舅舅有两兄弟,还有一个妹妹,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大舅也是30多的人了,却是没有结婚,二舅舅,也就是大舅的弟弟,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家里唯一的女儿也早已出嫁,加上大舅父母一家七口人,两个小孩不上桌,加上董世文和严茵茵以及董利军,刚好坐满一张八仙桌,至于董俪,没有资格上桌,端着碗和二舅舅的两个孩子在一旁边吃边玩,一阵客套之后,大家纷纷动筷,这时代的农家菜可真是好吃,绿色纯天然无污染,柴火菜油新稻米,董利军大大方方地吃了几大碗饭,既没有不好意思,也没有扭捏,一旁的大舅舅看在眼里,心中给董利军这份沉稳加了一分,同时也对严茵茵这个大妹妹管教孩子的方式赞许有加,毕竟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人,教孩子教得好,就连一旁和自己侄子侄女一起边玩边吃饭的董俪都很有规矩,吃饭时很注意,脸上不沾一粒饭,地上不洒一粒饭,相比之下自家的侄子侄女就要差了一点。

    大人们边喝酒边闲聊,董利军则在一旁听着,多是一些家里收成、公社里一些政策什么的,估计老爹也是通过参加夏收秋种了解农村基层的情况,说着说着就说起了大舅的学业和毕业后的打算,大舅没有说太多,估计是还没想好,从大舅的口中董利军得知大舅竟然和自己学的是同一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可是在国内相当前沿的科学,难怪后来去了美国后又回国当了大学教授,关键是这样的话,董利军就能在某种程度上和这个大舅有了对话的资格,看来需要在现实世界里查一下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计算机发展情况了。

    夏收时天气酷热,中午一般要下午三点左右才下田干活,吃完饭以后,大舅和老爹老娘没有离席,二舅妈端上切好的西瓜给大家边吃边聊天,董利军有其他目的,也没有离席,终于等到了三位的话题转到今年高考,应该是大舅问起了今年公社出了多少大学生,这个数据老爹有,然后老娘就说起了高考题目的难度,但是没有提及董利军做高考试卷的情况,一旁的董利军心里砰砰直跳

    “大舅你赶紧说老娘参加高考的事情吧。”

    果不其然,和老娘谈了高考各科试卷的难度以后,大舅再次为老娘没有参加高考去读大学扼腕叹惜

    “茵茵你没去读大学可惜了,以你的成绩完全能考上一所好大学,虽然现在的工作也不错,但是上了大学完全能够有更好的工作,就算调到县里一中当老师也是好的。”

    一旁的老爹心中有愧,没有出声,老娘伸手摸了一下董利军的头,用略带惋惜又有一些自信的语气回答族兄

    “现在的工作也挺好,以后就让孩子们帮我实现读大学的梦吧。”

    这不能够忍了,董丽君决定出击

    “建平舅舅,今年高考的题目很容易,我都能考上大学,要是我妈去考,那一定不在话下!”

    此言一出,桌上的三个大人都大吃一惊,老娘是没想到董利军会把做高考试卷的事情说出来,老爹第一次听说董利军在做高考试卷,大舅舅则是一脸震惊和狐疑,自己这个看起来很沉稳的外甥不是在说谎吧?于是一脸疑惑的看向老爹和老娘,董利军则适时地没再说话,严茵茵向来尊重自己这个堂兄,见堂兄看向自己,想着以后可能还需要堂兄给自己这个妖孽的大儿子提携一二,索性就不想隐瞒了,董世文倒是在瞬间想了很多,见妻子看向自己,立即明白了什么意思,轻轻颔首表示同意,得到了丈夫的赞同,严茵茵向堂兄说出了所有事情,把董利军现在已经开始学习高中数学和物理化学课本的事情以及做今年高考卷子的分数都说了,连跟着吴老师在练武的事情也说了,老娘倒是对大舅舅完全信任。

    估计是老娘这段时间无人述说实在憋得难受,竹筒倒豆子一般的诉说完,大舅不由倒吸了几口凉气,大学三年,自己也算是见过不少惊才绝艳的牛人,可是半年不到就从小学学到高中,可以说是生平仅见的逆天人物,没想到自己堂妹的儿子如此了得,于是现场就对董利军考教起来,经过了半个暑假的锤炼,主要是在现实世界的千锤百炼,董利军对大舅出的问题那叫一个对答如流,很快大舅就信了老娘说的话,不信不行啊,自己出的题有相当部分是今年高考的题,虽然没有纸和笔,但是董利军口述的几乎没有差错

    “这是我人家的麒麟子啊!”

    想到这里,大舅不由得全身哆嗦了一下,拍拍坐在一旁的老爹

    “妹夫,这个孩子一定要好好培养,长大后一定是国家栋梁,以后孩子学习方面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我一定鼎力相助。”

    顿了一下,大舅皱了一下眉头

    “他现在就已经学到这个程度,要进一步学习,得需要一个好的环境,要是在大城市里就好了。”

    说罢还一脸惋惜之色,不知道是大舅的话激起了老爹的雄心还是老爹本来就有这个想法,只听他斩钉截铁地说出几个字

    “堂哥放心,我砸锅卖铁都会把孩子好好培养出来!”

    见老爹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大舅就没再把话往下接了。

    聊天一般都是需要维持气氛的,老娘想打个圆场,把刚才有一点微妙的气氛调节一下,于是把话题转到了大舅的专业上

    “孩子还小,等再大一点再说,建平哥哥,你学的那个计算机是个什么东西?我也只是在报纸上看到一些,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听说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很快。”

    大舅舅情商也不低,估计是刚才说的事情可能是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情况,可作为娘家人,该说的还是要说

    “茵茵,孩子教育的事情要重视,目光要看远一点。”

    然后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回答了老娘的问题

    “我也是大学以后才逐渐了解计算机这个东西的,计算机这个东西是现在国外很厉害的一个技术,要说它是个什么东西?”

    大舅停下来思忖了一下

    “打个比方吧,它就是一个电力驱动的特殊算盘,外国人把我们中国的算盘学了过去,用电来代替人力,你知道的,电比人可厉害多了,所以计算速度快很多,我举个例子吧,据说当年我们造原子弹用了上千人算了半年的时间,才把造原子弹需要的计算量算完,如果用现在的计算机,估计一个礼拜就算完了,你说它有多快,这个学科在我们国内才起步,国外比我们先进很多,所以国家才开设这个专业,就是要尽快追赶上去。”

    说到这里,大舅又是一阵感叹国内这些年落后国外太多,董利军听到这里,突然灵机一动

    “大舅舅,你现在上大三了,大一的课本有没有在家里面?我也想看一下计算机是什么样的东西?要是觉得有意思,我以后也学计算机!”

    经过刚才的考教,大舅对董利军的言行举止有了一定的免疫力,对于这个天才外甥提出的要求自然是有求必应,老爹和老娘也没有和其他的父母一样客套说什么不要麻烦了,还略显期待的看向大舅,大舅起身去翻找大学的课本,片刻就拿来三本已经翻旧了的课本,坐回桌旁递给董利军

    “军军,这是计算机入门的几本书,你先看一下,要是觉得有意思,你再来找我。”

    董利军站起来装作喜滋滋的样子,双手接过大舅递过来的书,嘴里说着感谢的话

    “谢谢大舅!我一定仔细的读,有什么不懂的就来问大舅”

    然后翻看了几本书,一本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本是《数据处理和管理》,最后一本是《计算机通讯原理》,都是非常古老的计算机教材,估计自己花三个小时都可以把上面的理论知识完全记牢,董利军翻开《计算机基础知识》作势要看,老爹见时间差不多两点了,下午出工之前一般都要休息一下,就谢过大舅赠书,又和大舅父母打了个招呼,叫上董利军,一家四口打道回府,一路上老娘还叮嘱董利军,看书的时候要爱惜书,有什么不懂的要等到中午或者是晚饭以后才去问大舅,老爹则是点燃一根香烟走在最后,偷瞄了老爹几眼,董利军觉得今天老爹可能是被大舅的话影响到了,感觉有些心事,可拿不准今天和大舅的聊天是那方面触动了老爹,但愿是自己预想的那样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