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艰路
繁体版

第28章 高考?!

    【往生】

    暑假已经过了一小半,凭着自己超强的记忆力,吴、张两位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已提前完成,物理和化学的暑假作业已完成大半,拿到高中的课本后发现,这时的高中物理化学难度也只是比初中的物理化学难一点,但是对董利军来说就是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毕竟自己上过大学,经过了完整初高中学习,加上现代世界网上下载下来的培训课程资料洗礼一遍,真心不觉得难,习题做起来感觉还行,至于数学,跟着老娘的进度,一点不觉得吃力,貌似老娘对高中的数学也是熟记于心。

    此时的高考就已经是7月的7、8、9三天,要是自己这会儿上考场成绩会怎么样?那几天董利军就有这么想过,不知道是不是应了这句话,7月下旬,老娘通过同学弄来了今年高考试卷,花了两天的时间,董利军把所有的高考试卷都做了一遍,过程平淡结局意外。

    老娘批改的试卷,看到成绩有亿点点激动,董利尔也很高兴,文科居然考了330多,理科则高一些,差不多360多,今年的高考没有英语,据说是要考外语类的学校需要单独考外语,其他所有的科目里,政治分数最低,可能是自己忘得差不多了,差不多刚过60,其实自己读书的时候政治还可以的,历史地理都是70出头,物理化学则达到了80分以上,数学接近80分,语文的刚过60,因为作为没敢写,为什么没写敢写呢?一方面是老师没启蒙,另一个则是关键因素——这个年代的作文很不好拿捏分寸,怕触到什么底线或者露出什么马脚,而且在家里作文评判也没有什么标准,于是干脆就不写了,即便如此,这分数也让董利军比较满意了,通过现代世界查高考录取分数线,这成绩能考上大学,对此老娘很是高兴,第二天早上还特意给董利军煎了两个荷包蛋作为奖励,然后叮嘱董利军不要和任何人说这个事情,董利军知道厉害关系,一边点头一边咬了下半个煎蛋进嘴里,表示自己真的是满口答应了,母子二人对视相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老董家夏天有一个习惯,午饭以后必须睡午觉,在现代世界这个习惯都一直都保持着,老娘这把董利军高考分数告诉老爹,有些奇怪的是,老爹沉默了好半天没说话,屋里陷入沉静中,让一旁准备入睡的董利尔有些诧异,在以前每次老娘把董利军的此类事情告诉老爹,老爹都会兴奋好久,说什么老董家风水好什么的,可今天这是什么情况?

    虽然偷听父母说话有违长者讳,但是今天这个气氛让董利军很好奇,等了好久才听老爹的声音传过来

    “还在怪我吗?怪我没有让你去参加高考。”

    董利尔这才恍然大悟,脑海中关于这个事情的记忆几乎已经消散了,隐约记得当年在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老娘是很想去参加高考的,可那个时候老娘顾及董俪才一岁多一点,再加上老爹的一些私心,最终老娘与心心念念的大学失之交臂,后来家里偶尔谈及此事,老娘还有点失落,当时自己知道这个事情后还有一点自责,现在自己是不是可以弥补一下老娘的这个遗憾呢?董利尔陷入了沉思。

    午睡过后,老娘把晾在外面的衣服收了进来,这是从外婆那里学来的,夏天的衣服薄,早上晾的衣服到了下午两点多以后基本上就已经干透了,再放到外面被太阳暴晒,衣服会不经穿,所以夏天家里的衣服一般都是在上午十点左右晾晒,下午两三点钟左右收回来,记得小时候,哪怕家里孩子多,姐弟三个也没怎么穿破衣服,打补丁的衣服都不多,大多数是洗得有些泛白但是都没破的衣服,直到前些年还有当年没穿破的衣服在家里三楼的旧柜子里放着呢,老娘的勤俭持家可见一斑。

    老娘一般收完衣服立马就会叠好放进衣柜,在叠衣服的过程中还会检查衣服有没有拆线,要是发现了就会及时缝缝补补,趁着这个时间,董利军凑了过来

    “妈妈,这套高考试卷要是你来做能拿多少分啊?”

    可能是这句话直击老娘内心,老娘的手指被针扎了一下,疼得连忙用嘴吸被针扎的地方,看这样子,不用再说什么也知道妈妈的心思了,董利军知道老娘的俄语非常厉害,哪怕是在几十年后,还能时常说一些简单的俄语,当年一方面是家里孩子的原因,另一方面估计是老爹担心老娘要是考了大学,会离开这个家,不同意老娘去参加高考,否则以老娘的水平,要是参加高考的话,重点大学十拿九稳的。

    恢复高考那几年,高考题目都不太难,等到八十年代才逐渐增加难度,现实世界里,自己八零年出生,老娘就更加没法去读大学了,最终是未能圆大学梦,现在有机会弥补了,董利军决心不让老娘再次遗憾

    “妈妈,现在高考题目还不太难,就是你复习复习,应该能考一个不错的学校,你看我都能考这么多分,你应该可以考更高的分”

    老娘悠悠的一叹

    “现在这么大一家子,你弟弟还小,我怎么能离得开这个家,再说要是我去上大学了,你爸爸一个人的工资也养不起这么一大家人啊?上大学这个愿望以后只能靠你们来帮妈实现了!”

    的确!老妈说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便这个时代读大学国家有补贴,但也只有那么一点,和老娘每个月三十多块钱的工资相比,差太远了,而且家里还有一个不到半岁的嫩娃,让老娘不管不顾去上大学,实在是不太现实,老娘狠不下这个心!可是如果一直待在这个偏远的乡镇,不说老爹老娘,自己也得一步一步吭哧吭哧到大学才有可能接触到外面的世界,要是在以前,不知道梦中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关联倒也罢了,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还待在这里按部就班,实在让董利军心有些不甘!目前来看,让老妈考上大学貌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怎么解决上述问题呢?

    从弄猴票的时候开始,董利军不单想着如何通过梦中世界在现实世界弄钱,还一直想着怎样通过两个世界的关联,在梦中世界弄钱,可自己所在的横山公社实在太偏远,就连所在的县都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地方,哪怕是在现实世界的后世都是一个经济比较差的县,自己又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头老百姓,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弄钱?

    关于穿越后的发育,在网上曾经搜索出这么一个方法,说可以通过贩卖后世的信息来发财,当时是让董利军兴奋了一阵,可后来发现两个世界的关联并非完全一脉相承,尤其是食堂刘师傅儿子的事情让董利军意识到两个世界其实是充斥着变化的,让一颗刚热下来的心被一盆凉水兜头浇透,再说横山公社这么屁大点的地方,贩卖信息给谁呢?找一个和我一样大的小孩告诉他,40年以后他老婆偷人吗?还是找一个大人告诉他,40年以后他得什么病死的?就这些老婆偷人、谁谁谁得什么病死了的信息,在现实世界利要查起来也有些困难,自己老家实在是太普通了,未来的几十年来实在太平静了。

    有人说可以提前去抱某个马爸爸,实在不行牛爸爸的大腿也好,可是那也不是自己现阶段想做的,中国开始富裕起来其实是在两千年以后,改革开放的前20年都是在苦哈哈的摸索和做原始积累,没有几个过得舒坦的好吗,再说那也是十几二十年以后的事情,那个时候自己说不一定也是被后世别人喊作爸爸的其中一位呢!

    也有人说可以去买彩票、提前知道某年某月某日在什么地方挖出了财宝,自己提前去截胡!开什么玩笑,自己这么大点小屁孩,而且还是一个去年是脑残的小孩,今年就让我外出去干这事,不现实。这个时代交通是极其不方便,通讯更加是不方便,去一次县城都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不说大人同不同意,就是同意了你也出不去。

    思来想去,这一切困难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所处的地方不行,所以如果自己一直还呆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地方,想要有所作为是非常困难的,自己的时间很宝贵,如果还这么耗着,等个八年十年的,实在有些愧对自己两世为人,说起时间,董利尔又想起了那个糟心的时间问题,自己真的要把握住现在,真心期望一家人能早点过上舒心的日子!

    前面老娘提出来的几个问题,从目前来看,最大的问题应该还是家里孩子没人照顾!其次就是老爹的顾虑,在当时来看,有顾虑也不是没有缘由,那些年很多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为了回城抛家弃子,还有很多人考上大学后,转头就和原配离婚,老爹作为一个思虑那么周全的人,有这种担心也很正常,至于家庭的经济负担问题?倒也算是个问题!前面两个问题一时半会儿不太好解决,但是董利军打定主意,明年一定要让老娘去参加高考,去读大学,所以这两个问题就要在明年高考之前给解决掉!最后一个问题嘛?办法总比困难多,说句装逼的话,钱能解决的问题是问题吗?其实也不是装逼,而是经过仔细回忆,终于想起了一个可能的机会,果然穿越是普通人最大的BUFF,如果那个事情是真的话,最近应该就能解决最后一个问题,果然,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几天以后,一大家子人浩浩荡荡抵达外婆家,这是董利军在梦中世界第一次回外婆家,沿途看到一片片金黄的稻田和田间辛勤劳作的人们,他们脸上洋溢出发自内心对丰收的喜悦,董利军在梦中世界第一次感受到了金灿灿的稻穗带来的喜悦,同样是收获的季节,在现实世界的21世纪,感受不到如此由内心迸发出的喜悦,可能是不同时代,粮食给一家人带来的价值不同吧!

    外婆家的稻田即将开镰,大姨已经出嫁几年了,二姨在家招婿,和二姨夫结婚一年多,第一个孩子,也就是董利尔的表哥差不多一岁了,三姨还没嫁人,但听老娘说,有人在说媒,四姨才十三四岁,一家人都算强劳力,村里田地多,差不多每人一亩三分田,全家人加起来差不多十亩田,这时候都是种水稻,完全靠人工劳作,十亩田要收割、脱粒、晒干、入仓、交公粮,然后犁田、耙田再到晚稻拔秧、插秧,劳动量着实不小,老娘在家没有田,但是体恤父母辛苦,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趁着暑假回家帮父母干农活,在现实世界,董利尔直到大学暑假,还会被派到外婆家帮忙干农活。

    算来也有一个多月没有看到几个孩子了,外婆很是高兴,外公和家里的阿姨以及二姨夫也很高兴,一下子来了两个劳动力,能分担不少农活,别看董世文和严茵茵是单位上的,干农活都还不错,尤其是严茵茵,未出嫁的时候,在生产队干农活就是一把好手,至于董世文,也是农村出身,虽然在部队多年,干农活的手艺倒也没有丢,就是有点喜欢干一会农活,休息一会儿,为此还被妻子经常嘲笑。整个公社都知道他们夫妻二人暑假回娘家帮忙干农活的事儿,也因此给两人在公社干部群众中加了不少印象分,当然这个时候公社里有工作的人,农忙时帮家里干活也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情,只不过多年坚持如此的也算凤毛麟角了。